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绝世女神 > 第134章 天才美女的隆中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乐宫里,常常无乐。

    武照为了报答晴雯,紫鹃,阿太常常照顾自己,决定请三人吃鹅肉,以求快乐,就命令阿太宰杀老道士赠送的那只白鹅。

    阿太不肯,说:“小姐,你还是留下白鹅当坐骑吧,杀掉它,多可惜啊。”

    武照说:“有什么可惜的,杀了它,我再写一幅飞白书,换一头牛回来,你给我杀了它。”

    阿太只好将白鹅宰杀了,晴雯和紫鹃负责烹调,武照和晴雯,紫鹃,阿太一起吃鹅肉,吃了好几天,总算快乐了一回。

    这种快乐是短暂的,武照很快又投入到练习书法中,转眼过了半月时光,临川公主出嫁,嫔妃们纷纷向临川公主送礼。

    武照以为得到了机会,从几十幅飞白书中挑出最满意的一幅,又派人献给李世民。

    李世民得到飞白书,派人召武照入皇宫。

    武照满心喜悦,以为李世民欣赏自己的书法,会召自己侍寝,谁知,去了之后才知,李世民召集了所有的五品才人和贵妃们在一起。

    在五品才人中,徐惠显得像鹤立鸡群,武照成了一只不起眼的小鸡。

    韦贵妃向众人介绍徐惠:“这位妹妹叫徐惠,芳龄十五,是湖州人士,礼部员外郎徐孝德之女,是新来的才人,大家要好好照顾她。”

    杨淑妃在一旁接着介绍:“徐惠妹妹从小是女神童,出生五个月会说话,三岁会画画,四岁背诵《论语》,五岁背诵《诗经》,七岁会写诗,八岁会作赋,九岁会弹琵琶,十岁会跳舞,以琴棋书画,歌舞弹唱,美貌道德,名扬四海,皇上听说她的鼎鼎大名,故召她入宫。”

    武照暗想,普天下没有一块土地不是天子的辖地;四海内没有一人不是天子的臣民。皇帝至高无上,对任何女人具有掠夺权,看谁漂亮,看谁有才,就召之上床,皇帝看中的女人可能有貌,可能有才,可能才貌双全,眼前的徐惠就是才貌双全的女人,是天才美女,自己哪里斗得过她?

    她越想越不快乐。

    果然,武照来了这么久,李世民居然没有看她一眼,直接走近徐惠,说:“你就是徐才人,从小是女神童,长大是天才,朕对你倾慕已久,在此,众人济济一堂,你何不一展才华,让……”

    说完,他看了武照一眼,说:“让武媚娘开开眼界。”

    武照简直气晕了,只见徐惠轻提裙摆,柔美地下跪,脱口吟诗一首:“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岂能来?”

    李世民大笑:“古人千金难买美女一笑,君王一纸诏书岂能把你召来,徐才人架子好大。”

    徐惠说:“不是臣妾架子大,是陛下架子大。”

    李世民又是一阵大笑:“哈哈哈,朕架子就是大,架子不大,怎能做你的靠山,从今天起,这里就是你家,今晚你来陪朕。”

    韦贵妇识趣地遣散众人。

    当晚,李世民在御榻上闭目养神,招徐惠进来。

    徐惠缓缓来了,经过一番打扮,秀发盘成云朵髻,髻上插着双蝶钿钗,身穿礼服,脸如明月,唇似胭脂。

    李世民招呼她坐到自己身边,寒暄两句,又聊了聊江南风土人情。

    徐惠回答得体,声音甜美,态度谦恭。

    李世民很是满意,问:“才人从小拜读诗书,如何看待当今科举考试?”

    徐惠回答:“臣妾虽是女儿身,无缘参加科举考试,但关心科考,愿谈一二。陛下初定天下,重视文治,采用分科取士的方法,选拔官吏,破除士族门阀垄断权力的弊端,寒门学士因此鱼跃龙门,入朝为官,将新鲜空气注入一潭死水,国家面貌,焕然一新,社稷车轮,滚滚向前。”

    李世民大笑:“好,说得好,才人不愧是天才,这番言论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请才人继续讲。”

    徐惠又娓娓道来:“皇上又广施教化,增筑学舍,广招生员,派遣文学博士传道授业解惑。四方蛮夷如高丽、高昌、吐蕃、契丹、百济、新罗、扶桑之流,皆相继派遣子弟,奔赴长安入学,少则千人,多则万人。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陛下以《论语》精髓化育四方,可谓超凡入圣!”

    李世民微笑,说:“好,才人一展高论,让朕感觉耳目一新!左右侍从,拿酒来,朕要与才人边饮边聊。”

    宦官闻声,端来金樽美酒。

    徐惠给李世民倒上一杯,与李世民对饮。

    李世民饮酒入豪肠,吐豪言壮语:“朕解兵甲,开办学校,重视儒生,网罗贤才。不论是读经学士,还是深闺女子,都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乃至妙笔生花,故才?秀女云集,百家争鸣,犹如百花齐放,足以定国安邦!”

    接着,他翻出一卷《诗经》,展开卷轴,问:“是齿如瓠犀,还是齿如含贝,形容女人的牙齿更好?”

    徐惠莞尔一笑,说:“齿如含贝是形容牙齿洁白,齿如瓠犀主要是形容牙齿整齐,所以齿如瓠犀形容女人的牙齿更好!”

    李世民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不是你的写照?”

    徐惠低下头,不说话,只顾给李世民斟酒。

    李世民与她对饮了一杯,说:“徐才人敢不敢谈策论?”

    徐惠说:“请陛下出题!”

    李世民说:“近来突厥派使臣来长安迎亲,朕暂时没有答应,你认为,欲使西北边境长久安定,是应该打战好,还是和亲好?”

    徐惠沉吟良久,方才作答:“自古两国之交,要么战,要么和,不外乎这二策,其根本在于国家是否强盛,中原大国虽然兵强马壮、政通人和、文德昭彰,但是地域辽阔,从而导致鞭长莫及,所以外夷蛮邦时常在边境觊觎中原国土,一旦看见王师出动,就逃之夭夭,而边境苦寒之地,又难以屯田固守,王师常常劳而无功,徒然消耗国财,故窃以为,和亲比战争好。”

    李世民越听越高兴,说:“才人高论,已三分之二接近诸葛亮的《隆中对》。”

    徐惠又说:“求和不是屈辱妥协,陛下雄兵百万,已立于不败之地,但要安抚百姓,长治久安,必须与邻邦修好,唇齿相依,方为上策!《易经》曰: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如果陛下以和亲政策安抚夷蛮,以文德收服远人,则华夏与蛮夷达成和谐统一的局面,使贞观之风延续到千秋万代!”

    李世民大喜,说:“徐才人所言已完全接近《隆中对》,巾帼不让须眉,你就是朕的女诸葛亮啊。”

    徐惠说:“陛下谬奖,臣妾初奉圣驾,一时兴起,妄议时政,实在贻笑大方。”

    李世民说:“徐才人奉命策论,切中时事,怎谈妄议?朕已考完策论,再考你的诗赋!班昭的姑姑班婕妤扬名千古,徐才不妨以班婕妤的不幸遭遇为题,赋诗一首!”

    徐惠说:“班婕妤博学多才,擅长吟诗作赋,以文才得宠,可惜汉成帝喜新厌旧,移情于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她因此惨遭冷落,自怨自哀写下《自伤赋》。”

    李世民点点头。

    徐惠说完了班婕妤的遭遇,就在纸上写下一首《长门怨》: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李世民读罢,说:“这首诗写出了班婕妤的悲怨!朕向来不以歌舞而废诗书。徐才人,你通过了诗赋考试,朕将通知礼部录取你为甲科进士!”

    徐惠无限惊喜:“当真!”

    李世民立即抱住徐惠,将她按倒在御榻上,吻住她的嘴,降下皇家雨露。

    她微张着嘴,温驯地接受他的亲吻,吸取雨露的甜蜜。

    李世民加重了吻的力度,身体像泰山覆压下去,倾斜着往下压,似乎要将她压匾,从她的身体里压榨出全部的甜蜜。

    两人初次交合,完全扭结在一起,处于极度和谐的胶着状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