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绝世女神 > 第159章 非法继承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承乾在东宫后花园为称心立坟,树碑,塑像,祭祀大哭,日益颓废,连续多月不上朝。

    李世民得知此事,非常恼火,彻底产生了废除李承乾皇储的念头,这天升朝,他坐在朝堂,面对文武百官,说:“太子之事,想必诸位有所耳闻,按照目前的情形看来,太子不堪重任,为了江山社稷,朕必须册立新太子。”

    李泰站在一群皇子们中间,一听父皇李世民的话,暗自惊喜,虽然李世民没有点明册立谁为新太子,但他心有自有明确的对象,只因说话含蓄,没有点明而已。

    这次,自己揭发李承乾迷恋娈童有功,在李世民面前着实表现得不错,李世民想立新太子的对象不是自己,还能是谁?

    文武百官暂时没有说话,想等待更明确的答案。

    李世民心中早有答案,故作沉思状,沉思片刻,说:“众位爱卿以为,谁是新太子的人选?”

    文武百官中,魏征和长孙无忌早就黑了脸,准备爆发怒火了。

    李治从众皇子中走出,站在大殿中央,向李世民一鞠躬,说:“父皇,四皇子魏王李泰年少有为,这次揭发了太子宠恋娈童之事,使父皇出手铲除了娈童称心,为朝廷清除了大患,儿臣以为,魏王可继任皇储之位。”

    李世民的表情深沉,他没有明显地表现出高兴,只是点点头,说:“嗯,立魏王为太子之事,值得考虑。”

    李泰一听,兴致高涨,甚至得意忘形,皇储之位,非自己莫属,放眼其他皇子,还有谁能与自己争锋?

    哪知,一石激起千层浪,群臣议论纷纷,引经据典,都说不可不可。

    文武百官中闹得最凶的有两位,一位是魏征,另一位是长孙无忌,魏征当过李承乾的老师,自然站在李承乾一边,认为李泰是非常继承人,而支持李承乾是合法继承人,只有李承乾维护皇储的地位不变,将来当皇帝,魏征自然跟着他沾光,怎么会赞同李泰这种非法继承人当太子?

    长孙无忌生于594年,河南洛阳人,是长孙皇后的兄长,早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策划过玄武门事变,功高盖世,历任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封赵国公。

    在大唐开国功臣中位列第一。

    他是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人的舅舅,因野心勃勃,希望最无能的外甥当皇储,将来好控制无能的皇帝,自己获得更多的特权,在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三人中,李泰最有能力,李承乾最无能,所以,他强烈维持李承乾的太子地位不变。

    魏征和长孙无忌,各打各的小算盘,取得了一致性,都希望李承乾维护太子之位不变,反对李世民立李泰为新太子。

    在群臣一阵议论后,魏征率先挺身而出,昂首面对李世民,掷地有声地说:“陛下,就目前太子和魏王比较而言,太子一时沉迷于酒色,魏王积极进取,似乎更适合担任太子,但从长远利益上考虑,废长立幼,万万不妥。”

    这话一落,群臣就像炸开了锅,反对得更厉害。

    魏征接着说:“古人云:废长立幼,取祸之途。老臣试论之,赵武灵王宠爱后妻,废除前妻的长子赵章的太子之位,册立后妻的小儿子赵何为太子。大儿子不服,起兵攻打小儿子,失败后,逃到赵武灵王的宫中,赵武灵王不忍心看着小儿子杀掉大儿子,就命令小儿子退兵,小儿子不卖赵武灵王的帐,派兵包围了赵武灵王的宫殿,杀死了大儿子,赵武灵王被小儿子围困在宫中,断粮断水,吃光了树叶,树皮,树根,最后连草都没得吃了,吃泥巴又不行,唉,活活饿死,惨兮惨兮。”

    群臣一听,哄堂大笑。

    魏征总结出结论:“赵武灵王废大儿子,立小儿子,反而被小儿子杀死,这就是废长立幼的下场。陛下难道还要干废长立幼的傻事?干傻事者,蠢货也。”

    李世民一拍御案:“魏爱卿,此一时,彼一时,赵武灵王这事是这样,但你如何能断言彼事也是这样?朕立李泰为太子,你能肯定李泰会派兵包围朕的宫殿,然后,朕吃光了树叶,树皮,树根,最后连草都没得吃了,活活饿死。你敢这样断言?”

    李泰站出来,指着魏征说:“姓魏的是神经病,胡言乱语,父皇何不叫人持打狗棍将这条疯狗打出朝廷?”

    魏征不怕被骂为疯狗,继续引经据典:“立长不立幼,这是礼法的规定,废长立幼,不但引起纷争,还导致亡国,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文武双全,小儿子胡亥昏庸无能,秦始皇希望大儿子即位,可是他一死,赵高篡改了他的遗嘱,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帝,导致大秦帝国毁于一旦;隋文帝有二子,长子杨勇贤良,二子杨广奸邪,隋文帝受了杨广的蒙骗,废除杨勇的皇储之位,立了小儿子杨广为太子,导致隋朝灭亡;汉末刘表为荆州之主,听从夫人吹枕边风,立小儿子刘琮为荆州之主,结果曹操大军一来,未经一战,刘琮投降,把大好荆州供手送给曹操;袁绍是颜值控,以貌取人,见小儿子袁尚长得帅,临死前,将王侯之位传给小儿子,引起大儿子袁谭不满,袁家爆发了内战,曹操趁机灭掉了袁家。”

    说到这里,他缓和了一口气,接着说:“曹操吸取教训,虽然喜欢小儿子曹植,一度想废掉大儿子曹丕,但打消了这一念头,得以维持曹魏江山的稳定。陛下如果希望李唐江山万年红,当坚持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贤的宗旨,不可废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可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不变心,任他娘的龙卷风。”

    李世民听了魏征这番长话,鼓突着双眼,恨不得冲下朝堂,用霹雳旋风霸王腿扫爆他,碍于面子,敢怒不敢言。

    这时,开国第一功臣长孙无忌从群臣中站了出来,说:“陛下,魏丞相句句有理,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魏丞相比陛下大20岁,可为陛下之父,陛下怎能不听父言?”

    长孙无忌的话一落,大臣们的进言声有如苍蝇嗡嗡作响,千篇一律反对李世民立李泰为太子。

    李世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皇帝的权力并不是最大的,当群臣联合起来,一致反对皇帝,皇帝的权力等于零。

    如果皇帝不把皇权当成天,在群臣反对的时候,敢于使皇权归零,那么,他就是明君。

    李世民正是这样的明君,面对长孙无忌侮辱自己的言论,也没有生气,一拍御案,大声说:“你们比朕牛,朕服了你们,废立太子之事,以后再议,退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