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绝世女神 > 第177章 凌烟阁功臣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民当政,启用了多名宰相,初时,由杜如晦和房玄龄担任宰相,杜如晦于630年死亡,由温彦博顶替他的职位7年,温彦博死后,由魏征任左丞相,魏征死后,岑文本任左丞相,房玄龄一直任右宰相。

    房玄龄见李世民在魏征逝去后,心情一直很沉重,就开导他,说:“人死不复生,陛下应该朝前看,不必怀旧。”

    李世民说:“春风轻轻吹过,飘动朕的衣裳,岁月远去已不再复返,日子匆匆走过,使朕感到忧伤,朕记挂前尘往事,那一片景象缤纷,唉,忘不了,朕忘不了十八学士。”

    房玄龄知道,当年李世民为秦王时,曾在府内设置学士馆,招揽名动天下的十八学士入府,这是李世民爱惜人才的举动。

    现在,他听到李世民提起十八学士,深有感触地说:“陛下,十八学士如今大半逝去,薛收、薛元敬、李守素、杜如晦先期皆已病逝;苏世长溺水而亡;陆德明老死;李玄道,蔡允恭,颜相时,姚思廉后期病逝。如今还活着的人除了老臣之外,还有于志宁、褚亮、孔颖达、许敬宗、盖文达、苏勖。”

    李世民感叹着说:“朕只见到你,难见其他人,唉,朕又想起了于志宁。”

    房玄龄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空气清新了,风暖和了,陛下不如出门散散心,到于志宁的家里走走,怎么样?”

    李世民说:“于志宁是太子的老师,现在太子已不像太子,朕去于志宁的府上,恐怕他不好意思?”

    房玄龄说:“陛下去看看他,也顺便了解了解太子的近况,不使太子过于消沉,岂不甚好?”

    李世民同意了,第二天,便乘龙辇到达于志宁的府宅前。

    这时,房玄龄已提前到了,事先通知于志宁、褚亮、孔颖达和阎立本到门外迎接。

    李世民望见四人在门外等候,就从辇车上下来,随四人入府,到达于志宁的花园中。

    于家花园占地十亩,园中鲜花怒绽,松青竹绿,池亭台阁,独得其妙。

    于志宁将众人引进花园中的一座琴亭内,琴亭一侧,一位侍女焚香而立,飘然操琴。

    李世民与众人坐在亭子里,细辨琴声,说:“此曲是《高山流水》,与园中春景相融。朕观景听琴,赏心悦目。”

    阎立本又想卖弄画艺,说:“陛下,老臣想画一幅《天子听琴图》。”

    李世民说:“阎爱卿,要画就画《十八学士图》。”

    阎立本命令侍从铺开画纸,备好笔墨,拿出秒画的水准,几乎在一秒钟内就画出一人,差不多用十八秒钟,画好了《十八学士图》。

    众人一看,画中颜色未干,十分鲜艳,人物栩栩如生,十八位学士各具特色。

    褚亮感叹说:“睹画思人,画中尽显苏世长的音容笑貌,可惜,他在十余年前就溺水身亡了。”

    众人闻言,无不感伤,昔日的十八学士中十一位死去,活下来的只有八位,人生一世,如同草木一秋,短暂得令人伤悲。

    李世民说:“魏征病逝,朕的怀旧之情日增,人生如昙花一现,大家如果感伤生命短暂,只会活得越来越累。朕今日想通了,不必为过去伤怀。人生之福在于大家有缘相聚。”

    于志宁说:“陛下,臣当年投奔太上皇,后转入陛下麾下,得以与陛下相识,如今三十年矣,今日与陛下赏景,实在幸运。”

    众人在亭子里赏景听琴聊天,不觉已近中午。

    于志宁说:“陛下,到了吃中饭的时间,请随臣进厅堂就膳。”

    李世民说:“天气甚佳,不如传膳过来,大家就在亭子里一边赏景,一边用膳。”

    于志宁安排仆人在桌子上摆上佳肴,另外亲自到室内取出一坛美酒,捧入亭子里,放在桌子上,说:“这是魏征丞相生前最爱喝的酒。”

    李世民看着酒坛,流出眼泪,说:“魏爱卿已逝,美酒犹在,只会徒增伤感,于爱卿,你还是把酒送回去吧,朕不想饮。”

    于志宁手足无措,房玄龄向于志宁挥手,示意他将酒坛送走。

    于是,于志宁捧着酒坛,回到府上,再返回来招待大家。

    李世民吃了几口菜,环视一圈,说:“唉,朕不要大家怀旧,自己却缅怀起旧事,魏征一去不复返,朕一遍遍怀想他也是枉然,大家都不必恋旧,喝酒。”

    席间,李世民喝了几杯葡萄酒,显得非常兴奋,对于志宁说:“吃完饭,大家不妨留下一些墨迹,今日就以对面小山为题,或题诗或作赋,尽兴而已。”

    大家很快吃完了饭,房玄龄、于志宁、孔颖达、褚亮都以《奉诏咏小山》为题,挥写一首七律。

    大家写完后,又在李世民的身后,看李世民作赋。

    只见李世民的赋名为《小山赋》,其词曰:何四序之交运,转三阳之暮时?风辞暄而入暑,树替锦而成帷。风暂下而将飘,烟才高而不瞑。才有力以胜蝶,本无心而引莺。卿夕玩而朝临,足畅怀而荡志。

    李世民写完,众人细细品味,颂扬一番,李世民笑了:“此赋是应景之作,好玩而已,大家能图一时快乐即可,大家玩赏一日,已得快乐,该散去了。”

    阎立本一听,赶紧抓紧时间拍马屁,将一张大纸向天上一抛,在巨幅大纸落下之前,画笔在纸上狂草一幅《天子与群臣赏春图》,大纸在几秒内落在桌子上,一幅巨画已成。

    大家一看,画中李世民坐在中间,其他四人列于他的两旁,画中人物十分传神。

    李世民看了阎立本秒画而成的《天子与群臣赏春图》,感慨万千,说:“大唐建立至今,功臣死去甚多。朕喜欢《十八学士图》,请阎爱卿画一幅《功臣图》悬于凌烟阁内,供天下人瞻仰。诸位以为如何?”

    房玄龄说:“陛下此举棒极了,在凌烟阁内悬挂功臣画像,供百姓瞻仰,这是一种教化手段,可提高百姓的爱国情操。”

    阎立本又找了拍马屁的机会,说:“陛下,老臣愿画《功臣图》。”

    李世民大喜,说:“如此甚好,房玄龄,你列举出功臣名单,阎爱卿,你负责画图,褚遂良负责完成画中题诗。”

    众人欣然领旨。

    房玄龄回到府衙后,命令吏部列出了二品以上官员的名单,第二天上朝,将名单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看了,说:“你怎么列出这么多人?其中许多人官至一品,但并不是功臣。”

    房玄龄说:“臣不知道怎样取舍?”

    李世民说:“建立大功的人即是功臣,你列出的名单中没有秦叔宝的名字,此人为国家力战,竟然伤重不治,他就是功臣。”

    房玄龄说:“是是是,臣没有列好名单。”

    李世民把名单递给房玄龄,说:“你重新拟出名单。开国有功者,治国有功者,都可以上榜。”

    房玄龄接过名单,回到府衙,又花了几天时间,将从建国征战到贞观年间的重要人物筛选了一遍,从中挑选出三十六人,亲自誊写了一遍,然后将新名单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这次接到名单,仔细看了,很满意,执起朱红大笔在上面勾勾点点,然后说:“你和杜如晦都是朕的得力助手,天下人传说:房谋杜断。这就是说,你善于出计谋,杜如晦善于作决断,你正是朕的功臣,应该写上你的名字。”

    说完,他将房玄龄的名字添在名单册上,最后,经过仔细斟酌,上榜的功臣一共有二十四名。

    这二十四人分别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公谨、程咬金、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秦叔宝、张亮、侯君集。

    二十四名功臣之中,杜如晦、虞世南、魏征、殷开山、刘政会、屈突通、张公谨、李孝恭、柴绍逝、秦叔宝、段志玄,都已逝世。

    房玄龄看了李世民增删的名单,说:“陛下还要下诏,将二十四功臣的名单给阎立本。”

    李世民说:“朕来草拟诏书。”

    说着,他在御案前挥笔疾书,一气呵成,挥写成《图功臣像于凌烟阁诏》。

    李世民诏书中阐明了自己将二十四人列为功臣的原因,房玄龄、杜如晦属于立国和治国的栋梁之臣;虞世南、萧?属于学识渊博的重臣;刘政会、屈突通、秦叔宝、尉迟敬德属于南北征战的武将功臣;魏征属于犯颜直谏的治国能臣。

    诏书草成,即颁布下去,阎立本和?遂良二人得到了诏书,阎立本根据诏书内容绘画,褚遂良为二十四名功臣题写赞语。

    阳春三月,阎立本画成了宽八尺、高一丈的巨幅画像,共二十四幅,将画像贴在白布上,白布用木框撑起。

    褚遂良在二十四幅画像下的留白处,写下缤纷的赞语。

    随后,二十四幅画像被悬挂在凌烟阁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