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绝世女神 > 第275章 战前决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民的大军在蓟州驻扎到第三日,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入营拜见李世民,汇报了上次失败的事,李世民命令他换一条水路,从另一方向进攻高丽。

    君臣二人密谋了大半天,张亮告辞出营。

    公元645年冬天,张亮统领四百余艘战船,驶向卑沙城。

    卑沙城,又名黑山城,坐落在辽东黑山中,高丽人于公元404年修建了这座城,城依山势而筑,绵延约五公里,城内峡谷蜿蜒,城外四周悬崖绝壁,如果在城中安营,进可攻,退可守。

    张亮带领领四万水军,打算突破黑山城,为李世民的东征打开第一道缺口,与李世民的六万陆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李世民在张亮走后,下令鸣金擂鼓,召集众将,三通鼓响后,老将们齐集于帅帐,女将武照也在帐下听令。

    大帐内,李世民扫视着众将,说:“准备了多日,该出战了,用兵大事,非同儿戏,需斟酌而行。”

    众将异口同声说:“请陛下下令。”

    李世民看着李绩,说:“你是陆军主帅,先说说,我军该从哪里攻打高丽?”

    李绩指着帅帐内挂着的一张军用地图,说:“老臣以为,我军从蓟州出发,向北推进,进驻营州柳城,再向东推进,渡过辽水,攻下高丽的银城。”

    说着,他在地图上指出了银城的位置。

    武照和众将看见了地图上的银城在闪光。

    李绩又说:“攻占银城后,我军一路向南前进,直捣黄城,辽东城,白岩城,安市城,然后与张亮的水军在金城城下会师,最后,水陆大军十万,直取高丽的国都平壤,活捉盖苏文!”

    李世民听了,点点头,问:“李绩的战略甚合朕意,诸位有什么看法?”

    程咬金吵闹起来,说:“这算什么狗屁战略,照老李的说法,我军从北往南,一路上要攻下的城池不下十座,这要耗费多少粮草,多长时间,照这样打下去,我军到了平壤,粮草所剩无几,战马只剩下几匹,将士们早已精疲力尽,敌军一反击,我军呜呼哀哉了。”

    许多老将听了程咬金的话,深以为然,不住点头,李世民感到很为难了。

    李绩看着程咬金一脸漆黑,严厉地反问:“程黑脸,你说我军该怎么打下去?”

    程咬金走到地图前,用手向地图上一戳,说:“渡过辽水后,我军先攻打辽东城,白岩城,金城,不必管张亮的水军,再从金城出发,直奔平壤城下,不出五日,就攻占平壤,杀了盖苏文,盖苏文是国王,国王一死,高丽国内诸侯就乱成一团糟,群龙无首,自然望风而降。”

    李绩嗤然一笑,说:“平壤是高丽的国都,城墙又高又坚,花岗石砌成的墙体高十五丈,城内外驻军将近二十万,我方陆军只有六万,以六万攻打二十万,你以为是演戏啊,如果久攻不下,我军元气大伤,平壤以外的高丽军有了增援的机会,到时候,敌军从四面包围我军,我军有全军覆没之险。”

    最后,李绩加重了语气:“程咬金,你岂能担当得起全军覆没的责任?”

    程咬金翻着白眼,说不出话来。

    这时,众将既觉得程咬金的说法好笑,又不同意李绩的战法,相互争吵,意见不一。

    李世民也无计可施,看见武照,眼睛一亮,说:“武媚娘,你是朕的女诸葛亮,说说你的高见。”

    李绩不等武照说话,大声说:“陛下,武媚娘是你的妃子,你怎么可以把妃子带入军中,还要我军听从她的狐媚之计。”

    李世民说:“李爱卿,花木栏不也是女英雄?朕能用你,为何不能用她,只要她说得有理,你管她是男,是女?”

    李绩大怒:“来人,将武媚娘打出营帐。”

    李世民大声说:“慢,李爱卿,如果武媚娘说得有理,你也不听,为什么不给她说话的机会?”

    李绩只好停止驱逐武照。

    李世民示意武照开口。

    武照说:“我查过史书,高丽人凶悍,十分好斗,一旦动武,往往心存必死之志,非杀退对方不可,我军与这样的军队对垒,取胜不易。”

    说着,她又指着地图说:“这张地图画得并不详细,没有标明山地,高丽国内,少平原而多高山,山路险峻,山林险恶,常人难以翻越,我军如果深入高丽境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行军难的问题,至于运送粮草,就更棘手了。”

    李绩闻言,深觉有理,打消了驱逐武照的想法。

    武照望着李绩和程咬金,说:“二位攻打高丽的战略都不错,但没有考虑到行军的路程和时间,高丽山多,城池处在群山之间,我军在平原行走三百里,需要三日,换作在山路上行走三百里,恐怕要十天半月,这样行军,耗不起啊。”

    众将听了,不寒而栗。

    武照又说:“第二,在天时地利上,高丽军占据更多优势,高丽军既熟悉境内地形,又擅长在山地和丛林中作战;相反,我军进入高丽,骑兵在山地和丛林中无法冲锋,步兵对山地不熟悉,莽撞闯入山林中,很容易中敌军的埋伏,所以,我军的当务之急不是攻城,而是想办法把不利变成有利。”

    李世民思考半晌,说:“武媚娘所言句句有理,目前摆在我军面前的问题是怎样在山地丛林中行军。高丽多的是穷山恶水,不容易征服,朕一时没想那么多,缺乏周全的考虑啊。”

    众将听了,无不失望。

    李世民抬头看着武照,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你何不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武照说:“我军抵达柳城后,渡过辽河,将大军分成几部分,李绩,程咬金等老将各领一军,分别从南面,北面,西面,同时向平壤潜进,三路人马具体怎样行军,如何攻伐,领军的将军们自行决定,陛下居中,带领一支大军押后,缓缓向前推进。”

    顿了顿,又说:“北面的兵马直取扶余,切断契丹与高丽的联系,防止高丽向契丹求援,西面的兵马直取辽东和白岩城,南面的兵马与张亮的水师遥相呼应,夹攻安市,卑沙,建安,水陆两军会合后,直取金城,直捣平壤,三军同时出击,在平壤城下会师,这样就可解决腹背受敌的问题,但愿能攻克高丽。”

    大将牛进达听完,说:“我军征战高丽,不占据天时地利,如果将大军分成三股,每一支军队的战力减小了许多,高丽军队如果采用各个击破之计,我军危矣。”

    顿了顿,他又说:“更何况,分兵后,各军如何运输粮草?各军将领互不统属,如何使号令统一?陛下率领中军缓进,怎样指挥全军,武媚娘,你一介女流,怎么会知道种种弊端?”

    武照淡定地说:“任何事有利有弊,只要利大于弊,就可行。分兵是目前最好的办法,高丽山地崎岖,丛林险恶,我军稍不小心,就会中敌人的埋伏,如果将大军分成三股,其中一股覆没,另外两股还能攻下平壤。”

    牛进达大怒,说:“你一介女流之辈懂什么?这里不是你说话的地方,滚出去。”

    李世民说:“牛将军不要暴粗口,分兵有分兵的道理,不分兵有不分兵的道理,凡事要慢慢商量,任何人不得搞一言堂。”

    李绩说:“陛下,老臣赞同分兵。”

    程咬金说:“团结就是力量,大军拧成一股绳,战无不胜,大军如果分散,力量也就分散了。陛下,老夫不同意分兵。”

    众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分兵派,一派是合兵派,两派争吵不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