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绝世女神 > 第289章 夜探军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事情十万火急,当天夜晚,武照一回到军营,李世民就派人传唤她随他去探察军情,随行的还有程咬金,牛进达,李绩,李道宗和一队侍卫。

    这是初冬的夜晚,天现一轮寒月,颤抖的月光苍白,垂照下来,把大地染得像殓布一样煞白。

    李世民今天下午达到安市城外十里处扎营,刚用完膳不久,顾不上征途疲劳,就带领武照、程咬金、牛进达、李道宗、李绩等人,骑马缓缓登上安市城西的一座小山上。

    站在小山上,可以俯瞰安市城内的景象。

    安市城不大不小,位于高丽南部,它的四周地势平坦,四面的城墙首尾相连,构成椭圆形,城墙由花岗岩砌成,比辽东城更坚固。

    城内住着十万居民,另有四万守军,这是一座军民和谐的城池,显得四平八稳,月光照耀下来,冲不淡城里的万家灯火。

    李世民骑马站在小山上,看着城内的灯火,说:“万家灯火,一派繁华。朕明天攻城,城里全民皆兵啊。”

    武照说:“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认,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盛,开口叫吧,高声叫吧,这里已是全国皆兵,历来强盗要侵入,最终必送命。这是高丽人对我们的态度。”

    李世民说:“梁万春把安市治理得井井有条,加上城坚兵精,实难对付。朕听说他是智勇双全,当年不服盖苏文,盖苏文领兵来征讨他,攻城十余日而不能克,如今看来,果然不虚,难道朕不如盖苏文,攻打安市十日,也攻不下。”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兄,比李世民大四岁,说:“皇兄被区区几盏灯火吓怕了?每到夜晚,大唐长安不也是万家灯火,灯火闪亮,难道就代表地方繁华,地方繁华难道就代表全民皆兵。”

    牛进达说:“灯火没什么可怕的。”

    李绩说:“灯火稀稀落落不可怕,一稠密就可怕了,灯火稠密代表地方繁华,地方繁华,代表地方官治理有方,地方官治理有方,说明此地经济实力强大,经济实力强大,足以支持军民团结一条心,所以陛下感叹全民皆兵,是有道理的。”

    李世民说:“还是李总管深知朕心,朕今晚不看安市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看来,安市真是一块难啃的老骨头,死骨头,硬骨头,不比辽东轻易被我们拿下。”

    程咬金说:“陛下不要泄气,一定要拿下安市,如此才能铺平去平壤的道路,攻占了安市,平壤,高丽全境则归附陛下。”

    李绩说:“对于攻打安市,我们不能持过于乐观的态度,据侦察兵来报,高丽二路援军来增援安市,从明天开始,一场恶仗即将拉开序幕,不知要持续多久,一切稳妥小心为上。”

    李世民点点头,问李绩:“安市繁华,城坚墙固,又有援军救助,我们攻城之战该怎么打?”

    “我军既要打击援兵,又要防止守军从城里杀出。”李绩说。

    李世民对李道宗说:“皇兄,你带领两万兵马防止援兵,如何?”

    李道宗说:“好,臣弟带领两万兵马,包围城门,另设疑兵疑阵,使城内守军不敢轻举妄动,再将投石车推出,使高丽军不敢出城一步。”

    李世民说:“朕暂时把安市城交给你。待我军打败高丽援兵,再回头对付安市城。”

    李道宗躬身答应。

    牛进达想起了武照分兵的建议,自己曾答应她,向李世民提出来,眼下正是好机会,就说:“陛下,武媚娘以为,盖苏文作为高丽国君,不可能不重视安市,得知我军将攻安市,会派人到??借兵来增援安市,所以武媚娘建议,我军分出两万兵马向北扎营,以阻截北方??。”

    李世民说:“朕早就与北方??签定了协议,他们答应不出兵增援高丽,怎么会出尔反尔?”

    武照说:“出尔反尔是??人的本性,陛下怎么能相信??首领的山盟海誓?”

    李世民说:“目前兵力有限,朕暂时抽掉不出人马来防止??出尔反尔,况且,??真背信弃义,距离高丽不算近,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派兵来增援安市,这事就不要谈了。”

    牛进达和武照只好噤口。

    李世民抬头,看见一颗流星从天空中划过,拖着一条长长的光尾,倏忽不见了。

    他沉思片刻,问李绩:“你若是梁万春,将如何与朕对阵?”

    李绩说:“臣没有想过这事。”

    李世民说:“梁万春一定以安市城为堡垒,以高山为屏障,作好与我军打持久战的准备,然后派遣兵马来劫掠我军粮草,我军远行千里,利在速战,一旦拖久,盖苏文派兵来救援,将我军里三层外三层包得像铁桶般。”

    程咬金说:“梁万春想打持久战,陛下就该粉碎他的阴谋,偏要速战速决,老夫明日上阵,几斧头劈开城门,掩护大军杀进安市城。”

    牛进达说:“我们还有手雷,先看看程咬金的三板斧能不能劈开一条闯进城的大道,如果不能,我们就用手雷对付梁万春,梁万春就算有十颗脑袋,也不够我们炸。”

    李世民说:“这些都是开玩笑,程咬金如果几板斧能砍开城门,就可以杀上天,当玉皇大帝,何必臣服于朕?”

    程咬金说:“陛下,臣不敢。”

    李世民说:“至于手雷,当然要试一试,如果真灵,那就万幸,万一不灵,朕只好再想其他办法。”

    武照说:“现在谈如何对付梁万春,不过是纸上谈兵,最好明天会一会他,真刀真枪跟他干一场,大致摸清他的底细。”

    李世民说:“武媚娘说得对,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要想了解梁万春到底多么厉害,明天就得会一会他,好,诸位随朕回营,明天与梁万春在战场上相见。”

    就在李世民一行人回营的时候,梁万春正在安市城内筹划,明天将有大战,他睡不着。

    阮九孙是梁万春手下大将,问梁万春:“李世民的唐军攻克了辽东城,现已兵临城下,大人怎么办?”

    梁万春回复:“本官虽痛斥盖苏文是乱臣贼子,但他毕竟是国君,大敌当前,本官暂时有求于他,所以要请他派兵援救安市,本官有大军四万,平民十万,打算发动平民应征入伍,实行全民皆兵,不怕打不垮唐军。”

    阮九孙问:“大人是等李世民派兵来攻城,还是主动率军民出击?”

    梁万春回答:“李世民是大唐皇帝,当年是秦王,起兵之时,在其本国内东征西讨,剿灭群雄,当上皇帝后,软硬兼施,使四夷臣服,此人是旷世奇才,如今御驾亲征我国,志在必得,我军当避其锋芒,不必与其硬拼,只能守而不攻。”

    “大人是不是太胆小,何必怕他们?”

    “不是怕!这是打持久战,我们消耗得起,李世民孤军深入,粮草不济,故消耗不起,我们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对我们越有利。”

    “守而不战,怎么能摸清对方的底细?”

    “他们攻,我们守,自然能洞悉他们的底细。”

    阮九孙说:“大人,请明天给我一队人马,我主动出城迎敌,你守在城上,这样,岂不是将对方虚实看得清清楚楚?”

    梁万春点头赞许:“你既然执意如此,明天不妨带一千人马出城,会一会李世民手下诸将,随便拼几招上城,让他们知道,我们根本不怕他们。”

    阮九孙说:“大人,你明天尽管守城,看末将杀几员大唐大将,叫李世民知道我们的厉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