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绝世女神 > 第296章 刀光剑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民见武照进来,非常高兴,问:“程老将军怎么样了?”

    武照说:“军医给他的伤臂装上了夹板,给他的伤口敷上了药,他和大伙儿说说笑笑,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李世民说:“朕总算放心了,武媚娘,你与朕的十日之期快到了,朕难攻下安市,你莫不是来劝朕退兵?”

    武照说:“正是。”

    李世民说:“你真以为,朕攻不下区区安市城?”

    “陛下已攻数日,安市城风雨不动安如山,事实证明,陛下恐怕真的攻下此城。”

    “你以为你真是女诸葛亮,未卜先知,能预测朕的未来?”

    “现在梁万春又在动员百姓,加固城墙,高丽守军士气正旺,相反,我军伤亡过多,将疲兵劳,事不可为而强为之,必败。”

    李世民喟然长叹,说:“你真是军中女诸葛亮,口吐兵法要道,你以前是朕的五品才人,从哪里学到了精深的兵法?”

    武照说:“臣妾天天读两本书,一本是《高丽志》;一本是《孙子兵法》,最近参悟兵法,略有所得。”

    李世民点头,说:“你说得对,朕已没信心攻下安市了,但是,如果攻不下,就会放任梁万春。此人是帅才,朕不除掉他,他始终是阻碍朕东征的绊脚石。”

    武照说:“梁万春在安市城内,是我军前进的拦路虎,如果出了安市,不过是土鸡瓦狗,皇上不必多虑。”

    李世民不解地问:“兵法上讲:轻敌必败。你天天读兵法,为什么如此轻易他?”

    “陛下如果退兵向北前进,梁万春不追击就罢了,如果敢追击,我军在平地上作战,发挥长驱直入的能力,一定打他有来无回。这正符合兵法的原理。”武照回答。

    李世民眼睛一亮,说:“不错,梁万春依仗城坚墙高,才成为常胜将军,如果失去了城坚墙高的优势,进入平原,犹如龙离大海,游到浅滩上,还不如鱼虾厉害。”

    武照说:“陛下既然已想通,是不是可以从安市退兵了?放心,梁万春不敢率兵出城追击,他是帅才,知己知彼,知道龙游浅滩遭虾戏的道理。”

    李世民心中确实有了退兵的念头。

    武照趁热打铁地说:“陛下,退兵吧,退一步,海阔天空,不攻安市,转而北上攻平壤,如果一举获胜,就能擒获盖苏文,给予高丽重拳一击,其他地方失去主心骨,陛下攻起来就容易多了,梁万春守着安市,孤立无援,到时候,陛下反过头来收拾他,他不是投降,就是殉国。”

    李世民听了,陷入沉思,打开桌子上地图,盯着地图上的安市的位置,心灵沉痛,安市城是一口硬钉子,碰得他鲜血淋漓,他是坚定的挑战者,越是艰险越向前,曾多少次在寒夜里看雪飘过,怀着冷却了的心情漂远方,在风雨里追逐,分不清踪影,多少次迎着刀光和剑影,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这一生才变得海阔天空。

    可是,如今反其道而行之,放弃自己所追逐的目标,背弃自己的初衷,这在他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如今想来,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后退一步,如同猛进一步,同样海阔天空。

    于是,他释然地说:“好,就按你的建议,退一步,海阔天空,朕退兵,命令大军明天休整,后天北上!”

    武照解决了很早就想解决的问题,如释重负,走出大帐,一回到自己的营帐门口,就听见军中响起震天的欢呼声。

    原来,武照一走,李世民就把退兵命令传到所有的大营,将士们听到退兵令,都欢呼雀跃。

    武照站在营帐门口,为将士们的欢呼而感动,正在这时,金喜善出现了,说:“小姐,今天高兴吗?”

    “我们将要胜利,我当然高兴。”武照回答:“走,我们进营收拾行装,准备退离安市。”

    大军休整一日,第二天就拔营起寨,向北面进发,将安市城抛在身后。

    武照带领金喜善,跟随后勤队启程。

    大军在崎岖的山道上缓缓而行,目标就是高丽的首都平壤,一眨眼,三军行走了半日,李世民忽然从前方传来命令,命令大军转过方向,向东直取乌骨城。

    武照听到传令,取出高丽地图,仔细察看,发现乌骨城位于高丽中部,靠近大海,乌骨城并不大,是高丽的军事堡垒,有六千守军。

    武照看完地图,将它收起,心里并不高兴,原本以为,李世民会按照自己的建议,北上进入辽东城,在辽东城休整几天后,再转过方向,向高丽的东部前进,事与愿违,李世民并不北上,而是向东直奔乌骨城。

    她在心里反复告诉自己,错与对不是那么绝对,对于李世民不按自己的想法行军,感到无所谓,可是思来想去,还是不能原谅李世民改变了自己的意图。

    这不是无所谓,而是有所谓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辽东城的北部屹立着高山峻岭,东面铺开了一望无垠的平原,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说,辽东城是高丽的军事要塞。

    但乌骨城则不然,它的北面是沼泽地,南面是渤海,唐军擅长在平原上作战,如果攻下了乌骨城,那么,再向东面的平壤前进,就脱离了平原,失去了行军和作战的优势,而从辽东城出发,一直走在平原上,拥有自己的优势,所以两相对比,李世民不应该舍弃北上而东行。

    武照骑马而行,心里埋怨李世民,想去劝谏他,但转而一想,他决定直奔乌骨城,或许有他的理由,于是,她不想去劝谏,想起了久违的薛仁贵,就派人把他叫过来。

    薛仁贵很快来了,现在他在行军总帅李绩手下任职,穿着银铠,戴着双翅盔,骑着一匹白马,向武照拱手:“武将军唤小将来,有什么事?”

    武照说:“大军改变方向,正向乌骨城进发,你有什么看法?”

    薛仁贵说:“高丽气候一天比一天寒冷,很多人冻伤了,如果向北进入辽东城再向东走,相当于走远路,天气更冷,受冻的人更多,陛下只好走近路,直取乌骨城。”

    武照叹了口气:“陛下心痛将士,没错,可我总觉得不妥。乌骨城是小城,多沼泽,靠近大海,我军适合在平原上作战,到了乌骨城,我军丧失了优势。”

    薛仁贵说:“我军是攻城,不是跟他们在平原上交战。”

    武照展开地图察看,看了半天,也没看出究竟,干脆不看了,看着薛仁贵,说:“我总觉得,改道攻打乌骨城不太对劲。好吧,暂时聊到这里,你走吧。”

    薛仁贵回李绩身边去了,武照继续行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