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当小妾后,我被迫种田 > 第352章 很不寻常的孟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白桥打量了她一眼,只见对方年纪不小,和李氏差不多,脑袋上粘着白花,身上穿着麻衣,看面庞,鹅蛋脸,模样端正,可一双眼睛死气沉沉,双唇也没有血色,整个人就像蜡做的一样苍白。

    “你找谁?”

    对方开了口,似乎是无心搭理来客。

    “我找孟家人,找孟氏和她的丈夫……”

    沈白桥犹犹豫豫的又补充了一句。

    刚才她可听大娘介绍了,孟家人七八口子人都没了,几乎死绝,就只剩下了孟氏和其丈夫。

    “客若是来找孟大郎,他今天早上刚刚没的,若是找我的话,那请进……”

    妇人把身子侧到一边,让出路来。

    什么?又死了一个。

    沈白桥有反应不过来,眼前的人就是孟氏丽娘!而她的丈夫,孟大郎,今天早上刚死!也就是说,人口还算兴旺的孟家,眼下就只剩下了孟氏丽娘。

    啧,的确是有些蹊跷,怪不得流民村会有着这样的谣言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跟你说事罢。”

    就剩下一个孟氏,沈白桥也没得选了,踏进了院子里。

    同时心想,孟家一连串的没了这么多人,仅剩的孟氏必然是备受打击,自己来的很不是时候,说话一定要当心。

    而孟丽娘一言不发的在前头,带着路。

    沈白桥跟在她身后,二人进了正屋,只见里面打扫的一干二净,但是正中间停着一张板床,仰面朝天的躺了个,脸上盖着白布的男人——这恐怕就是孟氏的丈夫,刚死的孟大郎了。

    “客请坐,且稍等片刻,家中已无茶叶,我这就去烧热水。”

    孟丽娘指了指屋子侧边的桌椅,大大方方的吩咐道。

    沈白桥摆了摆手:“茶水热水,都不必劳烦了,你也做吧。”

    孟丽娘没有见过沈白桥,虽然是生人,但对方也是个女子,戒心便没有那么大,随之坐到了对面,她一抬眼皮,道:“不知客人,是为了何事上门?”

    面对对方的开门见山,沈白桥搓了搓手,有些犹豫,她来这儿找人,不过是为了缫丝的手艺,要是会这个手艺的都死绝了,那可就难办了。

    而孟家刚刚办了白事,似乎不太适合,跟孟氏这个伤心欲绝的遗霜谈生意……可来一趟,什么也不说,掉头就回去,那就更加不合适了。

    “这个……你家中遭此巨变,还请节哀顺变呀!”

    沈白桥看对方一眼,谨慎的开了口。

    寻常的妇道,遭此大难就跟天塌了似的,若是说错了话,不得把对方惹得痛哭一顿?所以思来想去的,只来了一句节哀顺变。

    出乎意料之外,孟丽娘只是淡淡的一点头:“这样的话,我近日听得多了,客人有事但说无妨。活人,总不能为死人牵肠挂肚一辈子。”

    她全家死了就剩一个了,可并没有在人前嚎啕大哭,甚至都没有表露出悲伤的神色,反而让沈白桥有事说事。

    看来,是沈白桥谨慎过了头。

    而孟丽娘这个寡妇,也有些不寻常。

    “这样啊……那我孰直说了,我听闻孟家有缫丝的手艺,所以便来寻人,只是……”

    她看了一眼板床上的死人,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沈白桥是来找孟家的手艺人的,而眼下的孟家就只剩下了她这么独独一个的活人。

    而提到缫丝,孟丽娘的眼睛有了神采——“客人是在担心会这门手艺的人都不在人世了?可我还活得好好的呢!”

    她悠悠的说道,并且表明了身份。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沈白桥原本还忧心忡忡的,以为会这门手艺的人全都死绝了,没成想,在大娘嘴中,活得活蹦乱跳,连喷嚏都不打一个的孟氏,却也有这样的本事。

    原来,那孟家果然如传闻中的一样,全是靠着媳妇才发的家。

    孟氏又看了一眼沈白桥,道:“客人,既然来找我,那多半是有生意要谈……”

    明人不说暗话。

    沈白桥开了口:“我家中,有一批蚕茧,需要人来把茧子变成蚕丝,然后再纺成丝绸。可你也知道这里是越州,既不养蚕也不种桑,一来二去的就寻到了你们家。”

    越州甚至连棉花都不种,只有极少数人家种着麻,用来搓麻绳麻线,地域的局限性摆在这了,以至于男耕女织,这一套传统的劳作模式,在宝河村完全行不通。

    并且丝绸,以及棉布都是外来品,价格还比原产地要贵上那么一头。

    而对面的孟氏听了沈白桥的话,淡淡一笑,道:“您的意思是要请我吗?若是请我,您又肯出多少价钱?”

    沈白桥挑了一下眉毛,忽然间喜欢起了这个孟氏。

    这个寡妇不一般,她在来之前,还告诫了自己,定要谨言慎语,省得惹人伤心——可对方的态度足以表明,她并没有被这命运所打倒!

    沈白桥也拿出了往日的精明:“我倒的确是要请你去做活,只是要问一问,你从前在松州替人家缫丝,是如何个价钱?”

    孟氏想了想:“在我的家乡,我们那用人,是按照蚕茧的斤数来算钱的,一斤付我们一百文。”

    一斤一百文,对于寻常百姓家来说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从前人丁兴旺的孟家,就是靠着这门手艺发的家。

    可在沈白桥眼里,一斤一百文的价钱,似乎是有些对不起这门手艺——上好丝绸一匠,可足要好几两的银子。

    沈白桥立刻表示:“我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多加你一些!但我并不是按斤数来计钱,而是按月来结钱,并且我还要你将这门手艺教给旁人。倘若你答应了,就开个价!”

    孟氏看了一眼板床上的尸首。

    既然自己的手艺,被旁人看上了,那也没有拒绝的余地:“这样吧,一个月八钱银子!”

    生存的问题,才是首要。

    孟氏给出了她的最终价码。

    一斤蚕茧,她独自一个人需要忙活上三四天,半两的银子,也并没有高于原来的老家的价钱。

    对于沈白桥来说,这个价钱并不贵,她点点头,当即同意了:“既然如此,那咱们的合作便成立,当着你丈夫的面,我必然不会欺负你!对了,我姓沈,旁人都叫我沈娘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