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 第598章 不明觉厉!神种的逆天之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麻了!

    众人有些麻了!

    他们刚刚听到了什么?

    汉王竟然说岭北那片大漠草原能够耕种?

    种什么?

    种你大爷吗?

    是,岭北确实可以耕种,但那也只是仅仅限于和林等少数区域。

    除却这极少数区域外,偌大一个岭北行省全都是荒漠草原,占据了整个行省的绝大部分。

    你丫在荒漠草原上面能种什么?

    这个疑问,不约而同地浮现在众人心中,就连永乐皇帝也不例外,满脸茫然地看着自家老二。

    看着这群大明中枢人物那没见过世面的模样,朱高煦顿时满脸嫌弃。大风小说

    “汉王你做什么?”

    “老二你……”

    在众人的惊呼声中,汉王爷一把将土豆藤提了起来,露出了这高产作物的真正面目。

    众人看着那黄不拉几的土豆,顿时陷入了沉思。

    额……

    这应该才是可以吃的吧?

    朱高煦也不磨叽了,扬了扬手里面的土豆,露出了笑容。

    “此物名为‘土豆’,可以炒着吃炸着吃搅烂成泥了也能吃,口感也是非常不错,完全可以作为大明百姓的主粮。”

    “而且最关键之处在于,土豆是高产作物,一亩最低可以产出三四十石,要是赶上收成好的时候……”

    “多少?!”

    朱高煦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个颤抖的声音打断。

    只见永乐大帝哆嗦着身子,难以置信地追问了一遍。

    主粮!

    亩产数十石!

    这两个关键信息,令所有人都振奋不已。

    可以吃,而且产量高,那简直就是真正的神器啊!

    如果事实真如汉王朱高煦所说,那这“土豆”的确是当之无愧的神种!

    朱高煦有些发愣,下意识地说出了后面半句话。

    “要是耕种方法正确,赶上收成好的时候,亩产六七十石也不是问题。”

    众人:“!!!”

    我尼玛!

    亩产六七石!

    那是什么概念?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朱棣就脸色一变,身形摇晃间差点晕了过去。

    好在朱高煦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

    “爹啊,你这是咋滴了?”

    朱棣捂着胸口,正剧烈地喘着粗气。

    “老二呐,你说的可都是真的?这土豆产量真有那么高?”

    “爹你说啥?这产量还不够高?我这都是保守估计,亩产百那么整个岭北辽阔之地,可都是一块块良田沃土啊!

    只要能种出粮食来,那就是良田沃土,而大明子民也可以前去定居,继续过着耕田种地自给自足的生活!

    如此一来,大明将彻底掌握岭北行省,而岭北行省对朝廷而言,也将从一个负担变成一个粮仓!

    还有,不只是岭北行省,甚至是整个蒙古草原!

    朱棣招了招手,从夏元吉手中接过土豆,仔细端详了片刻,这才强行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此刻他脸色无比郑重,目光锐利地直视朱高煦。

    “汉王,此物当真可以在草原上面种出粮食?”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朕要你的亲口承诺!”

    夏元吉也收敛起了癫狂神色,眼巴巴地看着朱高煦。

    朱高煦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不然他也不会耗费如此大的代价让郑和开辟新航线发现新大陆了。

    “放心吧爹,我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要是土豆不能种在草原上面,爹你可以砍了我的脑袋!”

    此话一出,众人错愕,随即尽皆放声大笑了起来。

    原本他们还有些不敢相信,但是听到汉王以命承诺后,所有人多选择了相信他!

    毕竟,这位汉王殿下,可是一向惜命得很!

    只是在场有一人脸色复杂,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此人正是太孙党领袖杨溥,先前力主大明舍弃岭北之人。

    他的想法没有错,岭北的确应该舍弃,朝廷应该摆脱这个负担,将省下的钱粮用来发展民生……

    可是随着土豆的出现,他这个主张却无疑成了笑话。

    相比于此,杨溥此刻更是黯然神伤。

    大明得了土豆这等神种,完全就是如虎添翼。

    日后大明王师每攻略一地,只需迁徙子民前往耕种土豆,就能将其彻底掌控在手中,变成大明疆土。

    而随着土豆成熟后,子民百姓也会越来越多,以其他方式反馈给朝廷,继续为大明开疆拓土,攫取更多的疆域领土!

    如此大明王朝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并且还是一条不断扩张不断强盛的王霸之路!

    这本应该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大喜事,但杨溥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原因很简单,土豆来自水师,来自汉王!

    太孙朱瞻基,彻底输了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