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 第634章 辽东局势!压力山大的指挥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辽东,开原。

    开原地处松辽平原中段,地势东高西低,中部属于半丘陵半平原地带;东部多丘陵地带,东部为长白山余脉,东南多山,属长白山支脉;西部地势低平,为清河、辽河冲积平原一部分,土质肥沃,是辽东罕见的可耕地。

    也正因为如此,洪武年间朝廷便在此设立在此地设三万卫、辽海卫、安乐州,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开原巨镇。

    一众勋贵子弟将其作为辽东拓荒的桥头堡,商队物资纷纷进驻,使得开原巨镇再次焕发出了不一样的生机。

    此刻官署衙门里,杨荣一身素衣坐在主位上面。

    在他左手边坐着一个身穿铁甲的老人,面白无须,但浑身杀气。

    这老人正是王彦王狗儿,以太监身份镇守辽东至今已有十七年,堪称辽东最具权势的地头蛇。

    不过王狗儿现在却很是惶恐不安,脸上写满了愁容。

    因为几年前太子朱高煦交代他办的差事,可以说是彻底办砸了。

    不然太子爷也不会让杨荣大学士带着两个国公亲自前来,主持辽东大局了!

    一想到这儿,王狗儿就有些苦恼。

    他可还记得朱高煦给出的承诺,只要差事办好了,朱棣都得叫他一声哥!

    结果现在差事非但没有办好,而且朝廷还派来了钦差,少不得会追究他的过失。

    王狗儿身旁坐着一人,同样身穿铁甲,相貌英武硬朗,正是辽东都司都指挥使,辽东总兵官,刘荣!

    与王狗儿经历相似,刘荣也是当年追随燕王朱棣起兵靖难的老将,屡为前锋,屡立战功,先后授都指挥佥事、都指挥使、都督佥事。

    靖难成功之后,刘荣奉命出镇辽东,与王狗儿一起,这一坐镇就是十七年之久。

    相比于有勇无谋的王狗儿,刘荣可谓是智勇双全,深得永乐皇帝器重。

    奈何当年朱高煦布局辽东的时候,只是个汉王爷,而且没有征得朱棣同意,所以刘荣并没有配合此事。

    毕竟刘荣作为辽东都指挥使,手中握有重兵,行事自当小心谨慎,唯恐引起皇帝陛下不必要的忌惮与猜疑。

    而且当时朱高煦还只是个汉王爷,哪怕是监国汉王爷,也指挥不动边军大将。

    更何况刘荣只效忠永乐皇帝,不愿掺和进汉王朱高煦与太子朱

    【1】

    【6】

    【6】

    【小】

    【说】的羁縻控制,加上辽东本身就是苦寒之地,除了少数地方可以耕种外,大部分地区都难以种出粮食,所以收效甚微,甚至出现了大量百姓逃回关内。”

    “此外永乐初年朝廷将大宁都司内迁保定府,辽东都司也因此受到掣肘,西部蒙古可以毫无障碍地向辽东发展,加上朝廷多次挥师漠北草原,大量蒙古部落逃来辽东,更是使得辽东局势动荡不安。”

    说实在地,要不是碍于朱棣大明天子的身份,刘荣都想对他破口大骂了,这干的都是些什么事儿啊!

    大宁都司的治所大宁,被誉为“居宣辽之肘腋,为燕蓟之屏障”,控制着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之间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直接为燕蓟的外部防线。

    可朝廷却直接把大宁都司内迁了,这等于是直接放弃了大宁一地,导致辽东都司西部再无屏障,大量游牧部落难敌王师兵锋,索性全都逃到了辽东来!

    杨荣作为朱棣一等军事参谋,军事眼光自然不错,所以他能明白刘荣的怨气何在。

    不过毕竟是皇帝陛下,哪怕犯了错失了智,你也得想办法找个合适的理由给他披上一块遮羞布。

    “刘将军,靖难之役所导致我大明北部边防力量的削弱,朝廷这么做是想暂时将边防线变为羁縻交给忠心的异族守卫,以作为帝国的屏障,日后再图恢复。”

    “现在朝廷一举收复了岭北行省,大宁都司也在恢复外迁,所以辽东都司的压力会小上很多。”

    “再者本官此次前来,正是为了解决辽东都司的蛮夷问题,刘将军大可安心了!”

    刘荣闻言点了点头,他只是忍不住抱怨了一下

    “辽东如今局势复杂,不过得益于军民努力,上下一心营建卫所、驿站、墩台等防御网络,在腹地推行屯田制度,在周边实行羁縻统治,形成了和谐统一的动态边疆体系。”

    “只是蛮夷部落众多,而且不通教化,野性难驯!”

    “这其中尤以女真一族为最,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时常劫掠我大明军民,然后就逃无踪影,即便想要问罪也是难上加难!”

    杨荣闻言眸光一冷。

    “女真!”

    他可是没有忘记,太子爷的嘱咐。

    “捣其巢穴,亡其部族,绝其苗裔!”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