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 第479章 格局小了!要致富,先修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汉王府。

    与会之人寥寥无几。

    北平行部尚书郭资。

    皇家制造局局长胡元澄。

    飞熊卫指挥使熊?摹

    天策卫指挥使郭登。

    四人此刻,可以是是汉王在北平的亲旧故友。

    胡元澄与郭登不用多言,一直都是汉王朱高煦的心腹。

    熊?纳砦?尚芪乐富邮梗???沉熘?唬?丝淌苊??雍和醯鞫龋?裁闱克闶侵旄哽愕南率簟

    而郭资这个精明的老家伙,现在与朱高煦有着共同目标,所以朱高煦暂时也可以信任他。

    一场宴会,宾主尽欢。

    宴会结束后,郭资识趣地起身离去。

    今日汉王才敲打了他,他需要做的事情不少。

    首先第一步,就是接着往下面敲打一下那些官员缙绅,不要还抱着侥幸心理,守着那么点利益不放!

    毕竟汉王今日把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如果再有人敢从中作梗,他势必会血洗整个北平官场!

    手握飞熊卫与天策卫,只怕谁都拦不住他!

    想到这些,郭资当即匆匆离去。

    熊?囊埠苁度さ仄鹕砀娲牵??剐枰?才欧尚芪澜?康淖さ亍

    而且,他这位飞熊卫指挥使,现在的身份处境本就有些尴尬。

    作为禁军统领,熊?淖匀恢挥幸晃恢髯樱?仓荒苡幸晃恢髯樱?蔷褪腔实郾菹隆

    别说汉王朱高煦了,太子朱高炽都无权调动飞熊卫!

    可是现在,皇上偏偏让飞熊卫听命于汉王,这就很是尴尬了啊!

    表现得太亲近吧,对不起自己禁军统领的身份。

    表现得太疏远吧,又可能会触怒汉王朱高煦。

    所以熊?拿髦堑匮≡衿鹕砝肴ィ?硐值貌槐安豢海?桓惫?鹿?斓哪Q?

    郭资与熊?睦肟?螅?诔【椭皇O铝撕??斡牍?嵌?恕

    朱高煦看向胡元澄,直接端起了酒杯。

    “老胡,这一杯酒,本王敬你!”

    “如果不是那日你骂醒了本王,本王只怕现在还处在南京那个泥潭里。”

    听到这话,胡元澄神情一肃,目光如炬。

    “王爷,您这是下定决心,退出夺嫡之争了?”

    无怪胡元澄会这么想,汉王突然举家迁至北平,一副再也不回南京的模样,谁人看了不会心中生疑?

    虽然说北平,或者说日后的北京,很有可能成为大明新都。

    但是这事儿毕竟八字还没一撇,谁都不能保证,朝廷是否会真的迁都北平!

    汉王一反常态地选择离开帝都,举家搬到这未来的新都,看似是为了抢占先机,实则却是彻底失势。

    毕竟南京才是帝都,藩王一旦离京,还有什么资格夺嫡争位?

    更何况,汉王此次离京,还是他主动上奏请求,这更是令胡元澄感到不解。

    朱高煦听到这话,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谁说在北平,就不能夺嫡争位了?”

    “北平一定会成为大明新都,皇上也一定会迁都北平,这点不必多想。”

    胡元澄:“???”

    啥?

    你说啥?

    你咋知道一定会迁都?

    咋滴你是皇帝陛下肚子里的蛔虫啊?

    再说了,就算皇上有意迁都,朝堂之上那些官员缙绅可不乐意,尤其是那些南方官员!

    他们的家族,他们的田地,他们的利益,可全都在南直隶,在南方!

    一旦迁都北平,意味着他们要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这种事情谁会答应?

    而且北平苦寒,远没有江南温柔乡、十里秦淮河风光动人,对于迁都北平一事,朝堂之上持反对意见的官员占了绝大多数!

    皇帝陛下就算是文治武功的永乐皇帝,也要考虑一下朝臣的意见吧?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皇帝陛下身子骨一旦出了什么差错,直接驾鹤西去了,到时候鬼才愿意迁都北平!

    应天那地方,气候宜人,富庶繁华,又有着十里秦淮这等人间欲都,傻子才愿意来北平吃苦受难!

    所以,迁都这件事情,原本就充满了变数!

    “王爷何以对此事充满信心?”

    “呵,无需多言,时间会给出答案。”

    朱高煦笑着答了一句,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能怎么解释,难不成告诉你老子是穿越户,所以熟知大明历史?

    朱棣那个坑儿贼,现在才五十多岁,身子骨还很硬朗。

    因为朱高煦的参与策划,瓦剌直接被打崩了,甚至大明一战收复了岭北行省,少了后面几次北伐蒙元的征战劳苦,朱棣少说也还能再活个二十年!

    这二十年,就算是帝陵,只怕也修好了,所以朱棣势必会迁都北平!

    这一点,毋庸置疑!

    “老胡啊,谈谈正事吧!”

    “皇家制造局日后主要走研发先进火器火炮,以及基本建设这两条路!”

    胡元澄闻言一愣,下意识地追问道:“王爷,第一条还好说,这第二条是什么意思?”

    基础建设?

    这是个什么东东?

    听到这话,朱高煦一愣,随即苦笑道。

    “基础建设,就是公路、桥梁、学校和各类工业及民用建筑等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恢复等等!”

    “日后皇家制造局要扩大编制,大力培养测算勘探等技术性人才,将皇家工程队的名号彻底打出去,这同样是重中之重的核心点,与火器火炮地位相当。”

    胡元澄现在彻底迷糊了,完全不明白汉王爷这话的意思。

    我皇家制造局可都是些大匠宗师,研发先进火器火炮的技术型人才。

    这咋修路修房子,现在也归皇家制造局管了?

    而且那个皇家工程队,不就是一些用水泥红砖的劳役苦工嘛,这需要什么技术含量?

    不是胡元澄看不起皇家工程队,而是他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现在皇家制造局已经开设技术培训学校,上到四五十岁的匠师,下到五六岁的孩童,都要学习基础科学知识,无一例外。

    换句话说,现在皇家制造局的工人,那可也是文化人了。

    虽然这“文化人”,与儒家门徒、名教子弟那些文人不同,但是胡元澄十分清楚,自己这些工人才是真正的“文化人”。

    毕竟,那些文人还被蒙在鼓里,根本未曾见识到这方天地的真正面目!

    瞧见胡元澄那满脸茫然的模样,朱高煦只能耐心解释道。

    “老胡啊,你还是眼光短浅,格局小了啊!”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本王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你不妨想一想,要是大明境内的所有道路,全部都使用水泥红砖重新修缮,商贾们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转运更多的货物,朝廷也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调度更多的粮草……”

    胡元澄:“!!!”

    要致富,先修路!

    汉王牛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