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秦:打卡十八年开局请祖龙退位 > 第80章 屯垦戍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着不断从云梯往上爬的匈奴士兵,三娃冷静的握紧手中的长矛。

    三娃今年十九岁,但他已经入伍三年了。

    自大秦一统六国之后,征召士兵的最低年龄,就由之前的十五变成了十六岁。

    三娃的家里就他和母亲、弟弟三个人。

    原本他们一家五口的。

    除了父亲还有一个比他大十多岁的哥哥。

    在秦国消灭韩国的战争中,他的哥哥命丧新郑。

    那一年他还没有出生,他哥哥十五。

    然后等到他两岁的时候,正值大秦统一之前的最后一战。

    灭楚之战。

    然后他父亲就成为了六十万秦军中的一员。

    虽然父亲没有命丧战场,但却重伤而归。

    他依稀还记得,那个被一剑穿过胸口,导致潮湿天气就疼痛难忍的男人。

    总是一脸微笑地安慰着母亲和自己。

    “没事,一会就不疼了。”

    那一年他五岁,弟弟刚刚出生。

    那个仿佛一片天空一样,呵护着家庭温暖的男人,最终没有挺过去。

    在他七岁那年,弟弟刚刚才会走路的时候,他们家的天塌了。

    有男人的家庭和没有男人的家庭是完全两个概念,哪怕那个男人手无缚鸡之力。

    母亲一夜之间宛如老了十岁。

    但等到安葬了父亲之后,母亲用那孱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好在他们一家出过两个大秦士,所以村里对他们家也是诸多照顾。

    本以为大秦一统,终于没有了战争。

    谁知道内部没有了威胁之后,北境却面临着匈奴的威胁。

    天生力气就比别人大几分的三娃,入伍之初就被分到了长城军团。

    虽然面对匈奴危险了一点,但好在长城军团的待遇是整个大秦最高的。

    这几年依靠着军饷,也让家里生活好过了许多。

    尤其是四娃子,因为他们家一门三秦士的荣耀,最近被送到了二世陛下修建的官学当中。

    这让三娃成为了整个百人营里,所有士兵都羡慕的对象。

    三娃之所以称之为三娃,属于因为在他之前,有过一个夭折了的姐姐。

    六口之家,如今只存一半。

    虽然平日里三娃也是大大咧咧的,但哥哥和父亲为大秦的付出,让他心里非常明白。

    有很大的几率,自己也会有一天命丧战场的。

    而现在唯一的区别是,在死亡之前,他要尽可能地为家里积攒下战功。

    早在白起来到长城军团之前,三娃就已经是不更了。

    这是父亲和哥哥积攒的军功,传给了他。

    而上次歼灭匈奴之战,因为三娃的英勇作战,致使他连升两级,成为了大秦第六级爵士官大夫。

    虽然公孙将军才带着大家打过一次匈奴,但三娃觉得公孙将军绝对是一个有本领的将军。

    所以对于此次和匈奴的战争,三娃非常有信心取得最后的胜利。

    按照军规,胜利能够升三级,如果他能再砍杀几个匈奴的首领。

    那么即使他没有命回去,那么传给四娃的也会是一个杰出的五大夫爵位。

    一旦他们家有了五大夫的爵位,凭借四娃读书人的身份。

    那么接下来两代他们家都不用再出现在战场上了。

    这是他们父子两代三个男人共同地愿望。

    到现在他都无法忘记。

    那个在他看来宛如天一般高大的父亲,临死前拉着他的手嘱托着。

    “照顾好你母亲和四娃,好好活着,等到大秦没有了敌人之后,咱们家就不用上战场了。”

    当初父亲不敢想通过军功来完成之一目标。

    只是期望于大秦无敌之后,就没有了战争。

    但根据三娃从一个咸阳来的富家子弟那里得到的消息。

    好像他们二世陛下,将三十万的岭南军调回到了咸阳。

    无缘无故地将边军调回都城,哪怕不懂兵法的三娃,也觉得这里面肯定有某些他不知道的原因。

    所以大秦无战事的梦想,估计暂时是无法实现了。

    正好,因为公孙将军的到来,让三娃看到了另一条希望。

    一条通过军功让家里免除兵役的希望。

    因为有着拼命的理由,所以看着城外那宛如蚂蚁一般密集的匈奴士兵。

    三娃子反倒冷静地看着从云梯上步步爬来的敌人。

    “风!”

    就在一个匈奴人刚刚冒头,三娃子就挺起长矛,对着对方的胸膛就挺刺而去。

    瞬间之后,那个匈奴兵就仰头向着下面倒了下去。

    连带着整个云梯上的近十个人全都摔了下去。

    但三丈高的距离,除了运气不好的摔伤之外,也未必能要匈奴人的命。

    出枪之后,三娃再次恢复到警戒的姿态。

    一手抓枪,一手扶弩。

    用公孙将军的话来说,守城者要量力而行。

    如果感觉攻城之人超出了自己力敌的范围,那么不要犹豫,立即出弩箭,直接将敌人射死。

    否则等到敌人靠近了,只能将自己陷于危险的境地。

    公孙将军说了,战场生死相搏。

    身后有着袍泽和家人,谁要是想讲究什么道义,和对手公平对决,那才是脑袋有坑呢。

    比如说二世陛下身边有位姓东方的大人,哦,听说还是位姑娘。

    那位东方大人,面对普通的大秦锐士,即使一个千人方阵。

    如果让对方近身相博的话,也只有送命地份。

    所以按照东孙将军来说,只有死了的敌人才是好敌人。

    当然据公孙将军所说,这一切都是那位二世陛下给公孙将军说的。

    也不知道二世皇帝陛下到底长什么样?

    “嗤!”

    再次伸出长矛,又刺下去一个,三娃的面色都没有什么波动。

    三年的时间里,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少年,成长为战场上的老兵。

    在训练场上,三娃付出了大量的汗水,也多次游走在生死的边缘。

    多少袍泽已经倒在前进的路上,多少兄弟,都埋骨于长城之下。

    大道理,像三娃这样的大头兵不懂,他们只知道,匈奴和他们不是一个种族。

    不像六国那样,打不过可以投降。

    打匈奴,打不过就只能死了。

    机械地,重复地,对着外面做着同样的动作,偶然间发现有和自己同级别的百人将,三娃会毫不犹豫地拿出弩箭,干净利索地将对方干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