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秦:打卡十八年开局请祖龙退位 > 第131章 读书人的惊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感慨了一番之后,李密带着阔达的微笑,看着麾下的诸多部将。

    “众位兄弟,我李密没能带大家创出一番天地,十分惭愧。”

    “好在如今大秦正值用人之际,我相信众位兄弟,必将一展才华,日后肯定出人头地。”

    “希望日后,同朝为官,众位兄弟能看在如今的情分上,多照顾一二!”

    “魏公……”

    摆了摆手,李密带着几分洒脱、几分释然、几分暗淡向着堂后走了过去。

    “落雁,给大秦西路主帅传书,就说我李密降啦!请他们不要亏待了我的兄弟!”

    看着李密那坍塌了的背影,仿佛老了十多岁一样,瞬间没有了往日意气风发的神采。

    瓦岗众将俱都沉默不语。

    李密的投降固然有自己的原因。

    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考虑到瓦岗兄弟们的未来安置问题。

    明看事不可为的时候,审时度势也是一位明主的能力。

    这么说可能有些残忍,但踏入到争霸天下的行列,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一切。

    要么成王,要么败寇。

    现实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好了,魏公既然做出了决定,那么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支持他的决定。”

    作为首席军师,沈落雁的果决即使是一众男子也比不上的。

    看到事情无法挽回,她反而出声安慰起其他人来。

    既然李密做出了投靠的决定,那么众人就应该全心全意对待大秦,否则蛇鼠两端的下场,绝对不会怎么美妙。

    “兄弟姐妹一场,希望诸位未来前程似锦,好好向大秦展现自己的能力吧。”

    再没有人比她清楚在场这些人的能力了,如果给他们一个巨大的舞台,相信在座的几位都能焕发出绚丽的光辉。

    “多谢军师!”

    听到沈落雁的话,几人的目光之中满是感激。

    毕竟此时能够真心劝解他们,沈落雁也算是在感情上仁义至尽了。

    “瓦岗的李密要归附大秦?”

    看着王贲派遣回来的传令兵,坐镇长安的嬴子高有些意外。

    要知道若论隋末十八路反王的声势,李密绝对能称得上一时无二。

    而且作为八国柱的后人之一,李密竟然连一次像样的反抗都没有就投降了?

    这多少有些让嬴子高感到意外。

    不过想想历史上李密先后投降杨桐和李渊,嬴子高也不太意外。

    虽然出身武将世家,但李密其实在士林当中的名声更高。

    那个坐在牛背上读汉书的形象实在深入人心。

    历史上虽然受封于杨桐或许是李密不得已为之,但投降李渊则是李密心甘情愿的。

    但因为投降后待遇的落差,加上李渊实在不是一个仁慈的明主,迫使李密离心向背,再次反唐。

    但李密能反唐不代表着他就能反大秦,而且,大秦可不是李唐,不害怕任何人做大。

    只要你能立功,那么大秦就能给你赏赐,嬴子高可不怕在他的麾下,有降服不了的武将。

    正好此时韩信练兵也到了尾声,所以,嬴子高就决定亲自去河东,接受李密的投靠。

    毕竟李密可是大唐世界第一个主动向大秦投降的反王。

    当然宋缺不同,宋家是嬴子高主动寻求合作的。

    所以在对待宋家的时候,嬴子高一直都比较客气。

    虽然嬴子高在感情上渣了一点,但对待下属却绝对不会卸磨杀驴、忘恩负义。

    这一点上他和始皇帝绝对是一脉相承。

    其实整个大秦的历史上,历代君王也很少做出杀害功臣的事情来,也就胡亥那个废物才是例外。

    当然,白起也是个例外,因为放在任何一个朝代,对臣子封无可封的时候,君王都会坐蜡。

    哪怕他是始皇帝、汉武帝和唐太宗也不例外。

    没看王翦、卫青、李靖到了后半生,基本上都很少带兵作战了吗?

    不是打不动了,也不是没有战事了,而是皇帝不敢让他们再继续带下去了。

    一方面是皇帝派功高盖主,管不了,另一方面也是皇帝希望这些人能够有一个好的下场。

    毕竟当你封无可封的时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了,满朝文武都看着呢。

    如果皇帝不封你的话,那么其他大臣都有意见了。

    可要是封赏的高了,那么下一次呢?

    当臣子爬到最顶端的时候,永远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造反,要么被杀。

    所以那些和皇帝关系不错的臣子,或者比较英明的君王。

    都会在臣子还没有到达顶端的时候,就让臣子慢慢退出主流行列,闲置起来。

    并非是不用了,而是给自己、给臣子都留一点余地,以防止关键时刻,需要臣子的时候,却不敢让他出山。

    而一般能够落得好下场的臣子都非常聪明。

    王翦自污贪财,始皇帝借机下台,将恩泽延伸到王家的子弟身上,君臣留下一段佳话。

    卫青更是大肆提拔青年后辈,用新的人选来替代自己。

    李靖更是直接隐退朝堂,站在金銮殿却一言不发,最后留下了唐太宗大胸襟的美名。

    别看李世民一直埋怨着李靖太小心,总是不出力。

    但是他心里其实对于李靖的识趣却非常满意的,没见他也没有强制要求李靖再带兵吗。

    突厥一战之后,可见过李靖这位军神再出现过?

    哪怕和吐蕃的战斗再惨烈,哪怕三征高丽结局再不美妙,李靖也窝在家里都没有动弹过。

    但这一切的现象都在嬴子高的身上不适用。

    一来他不缺乏让臣子展示自己的舞台,二来他也不怕封无可封,更不怕臣子强大。

    之所以封无可封是因为皇帝害怕,害怕臣子势力太大无法管理。

    可是嬴子高却不害怕任何人。

    套用那句装逼的话来说嬴子高:我不在乎你强大不强大,因为反正你没有我强大。

    也就只有嬴子高这样的皇帝,才能培养出强大的臣子出来。

    甚至能限制臣子高度的只有他自身的能力,而不是皇帝的态度问题。

    别人是国家成就皇帝的威名,而对于赢子高来说,大秦反而因为他的存在才伟大。

    他甚至都可以做到一人既一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