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七十五章 不值欣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温体仁一点儿也不傻,他知道崇祯这是在给他机会,如果皇帝不打算给他机会的话,他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几乎是在一瞬间,温体仁就已经决定了怎么去说。他要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到刘怀槐水的身上,虽然这样做有些不厚道。但是,他本身也不是一个厚道的人。更重要的是,是侄子先对自己不厚道的,那就不要怪自己手下无情了。

    相对来说,一个参将和一个阁臣,皇帝是分得清孰轻孰重的。温体仁首先向皇帝谢罪。然后告诉崇祯,自己也是受了刘槐水的蒙蔽,所以才会那样去说。导致山海关几位边将几乎身陷不测之地,给国家的国边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幸亏皇帝明察秋毫查出原委,还了山海关一个清白,这件事自己难辞其咎,但是说来说去自己只认一个失察之罪,并无构陷之罪。

    对于崇祯来说,他宁愿相信温体仁是无心之过,毕竟是一朝阁老,辅政三年有余,如果他是在有意构陷边陲之将,那么自己身边岂非是所用非人,大臣能够随意蒙蔽圣聪,皇帝岂不是成为一个糊涂的皇帝吗?

    崇祯是一个冷静睿智,聪明绝顶的君主,他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明确的判断,无论这个判断是真是假,是对是错,从不优柔寡断。但是在这一次,在这件并不算多么太大的事儿上,崇祯却犯犹豫了。

    他当然愿意相信自己的阁臣是清白的,他当然愿意相信,这是因为刘参将对于自己同僚的功劳不服,乃至于恶意构陷。这样的话只需要处理刘槐水也就可以了。但是他想不明白的是,如果刘槐水真的如温体仁这样说,去恶意构陷同僚,又何以去全盘托出呢。这不是在给自己挖坑吗?

    现在两人各执一词,如果说是换了其他皇上,可能会让两人当堂对质。但是这样的话,无非也是扫了国家大臣的体面。崇祯想了半晌,然后说:“温爱卿,此事我看也就如此作罢,有道是清水池塘不养鱼,不瞎不聋,难做家翁嘛。”

    温大人仔细的咂摸这句话,难道皇上的意思是说,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不再处理任何人,也不再分辨一个对错,稀里糊涂就算过去了吗?

    对于所有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甚至对于山海关来说,山海关边帅刘鸿以及这件事的受害者凌云,都不再去穷追猛打,而刘槐水躲过一劫,自然也会感恩戴德,唯一不开心的是温体仁。

    一个人,做坏事儿不容易。永远做坏事儿,更不容易。对于温大人来说,他切切实实的做到了这一点。自从做礼部尚书开始,他就锲而不舍的坑人,到了内阁大学士这个位置。自然坑人的频率就更不必多说了。

    一个喜欢坑人的人,最郁闷的是什么事?当然是不喜欢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来坑他。尤其是自己曾经信任的人,亲近的人。

    都说秦桧还有三个朋友,一个人就算再擅长坑人,在这个世界上,也会有几个亲近的人,尤其是自己的亲戚。如果不是出于这点原因考虑的话,他会不会把自己的表侄从一个武举几年之间就提拔成为三品参将。

    可以说温体仁对敌人比较残酷,对不顺眼的人比较残酷,但对于自己的亲戚还算是比较厚道。但是他这样的厚道,并没有换来应有的回报,小刘还是在背后狠狠的捅了他这个表叔一刀。

    经常坑人的老温生气了,后果并不严重。因为皇帝大人一锤定音,说这件事情到此为止,谁也不再追究。看起来,刘参将似乎是躲过一劫,但是其实,他的厄运才刚刚开始。

    按理说,他此次来是面见皇帝述职引荐,然后等待晋升。他已经是正三品的参将了,如果再晋级,或许是从二品的副将,甚至或许成为一方封疆大吏的提督。

    很遗憾,答案都不是,他甚至没有再次接到皇帝的接见。兵部很快就下达了部文,因为在任期间玩忽职守,致使公事荒废,着从正三品参将降调为正六品千户。戴罪任职。如果再有违犯从严处理。

    兵部尚书陈光祖尚在山海关未归,所以兵部右侍郎李熊在尚书大人未曾回来之前,暂时代署部事。我们曾经说过,李侍郎是温大人的铁杆儿。

    所以对于温大人的意思,李侍郎自然是没有二话的。按照正规程序来说,兵部武选司是没有权力贬谪三品以上官员的,但凡事都是有特例的。

    但是这个问题,几乎是可以不存在的。温大人能够让一个武举出身,并没有什么特殊才能的人,几年之内能成为正三品参将。就能让这个正三品参将在瞬间被打回原形。

    在接到兵部部文那一瞬间,刘槐水几乎被打掉了所有的精气神。他从一个三品参将变成了六品的千户,而且部文说的很明确,他是戴罪之身。

    再一次回到山海关的时候,他已经不像之前那样飞扬跋扈了。因为,他已经完全没有了飞扬跋扈的理由,现在,只是一个被贬谪戍边的罪人而已。

    钦差大臣陈光祖,此刻已经启程离开山海关。在启程之前,他已经接到了朝廷的邸报,自然也知道了兵部对于刘参将的处理方式。他似乎是无可奈何的一笑,这件事情,也只能如此处理。虽然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指令,却和自己的目的殊途同归。

    因此,他也没有再说什么,走之前只是和刘鸿等一应官员,对视一笑。大家也都是报以一笑,唯一个笑不出来的人就是凌云。

    这件事虽然说载于邸报,但并不是皇帝下的正式旨意。而是出于兵部,兵部尚书陈光祖正在山海关,所以说,兵部这道部令出于右侍郎李熊。

    而此人是温体仁的死党,换言之这道命令的最终决策者是温体仁,刘槐水恶有恶报,有这样的结果,并没有什么人去可怜他。但是,这无非就是温体仁和刘槐水叔侄两人做的一场内斗罢了,这样的结果无论谁胜谁败,都并不值得欣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