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八十章 区别对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是这片广褒的土地上,留给了凌云和他的部下们无限的发挥余地。要知道,他们是最不怕惹事的人。天塌下来都嫌被子不够厚的主。

    七百里的距离上,能够供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在这群没事也想找点事,见树也要踢三脚的候选突击队员的眼睛里,更是如此。

    剩下的一百二十人,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了,他们现在要比的,就是谁能够在接下来的实战过程中表现更加的突出。而这突出表现的核准原则,很可能就是他们每个人能够杀掉多少清军。

    毕竟只有一百二十人,虽然是实战训练,但也不是让他们硬碰硬的去打攻坚战。突击队员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宝贝疙瘩,那种犯傻的事情凌云是不会干的。

    他准备先从第一个据点开始清理,五十里以外,是清军设置的第一个据点,小秦庄据点。这里只是一个小村子,却十分重要,是清军的粮秣囤积地,也是一个情报中转站。

    而之所以能够在明军五十里的距离下设置这样的一个据点,估计也是吃准了明军不会轻举妄动前来闹事这一脉。事实上的确如此,高第先生就不用说了,就算连刘鸿上任山海关之后,除守城之外,也没有任何扩张领土收复失地的做法。粮饷毕竟不济,兵源毕竟不足。后金不闹事就算是万幸,自己没有必要主动招惹他们。

    这个想法的确很保守,却谈不上有什么逻辑上面的错误。刘鸿不是孙承宗,他没有孙承宗的能力,也就不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其实是非常明智的行为,能够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其实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这就和很多明明没什么本事,硬要充英雄好汉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督师是这样的沉稳的性格,但他的部下们就有些不甘寂寞。上峰有上峰的目标和使命,突击队也有自己的规划。在受命组建这支白龙突击队的时候,凌云已经获得了自主权,也就是他这支小部队随便折腾,无论折腾出什么来,好坏都没责任。

    因为有了督师大人这样的承诺,凌云才敢带着自己的部队去上山打老虎。因为无论老虎打得到还是打不到,自己也并不是擅自行动。

    上一次打了胜仗不升反降,还是有点小压力的,虽然对凌云来说,并不在乎职位的如何。自由才是大问题。

    这一次在对小秦庄下手之前,凌云还是做好了足够的准备。确切的说是对其做好了足够的侦查。这小秦庄虽然对于清军来说,算得上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据点,但绝对算不上是一个防御森严的据点。

    之所以没有森严的防御,是因为没有必要。这个地方距离山海关城池不过五六十里地。只要山海关准备出兵进剿的话,就算是在这里放置几千人马,估计在这样的地带,也很可能会被明军轻而易举就包了饺子。

    索性就不做什么高端防御,这样的逻辑有点很类似于二十二条军规里的说法,很是有些不可理喻的意味。在人家的卧榻之侧酣睡,还不做什么像样子的防御,难道是吃准了明军不会去进攻他们吗。

    是的,他们的猜测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指挥官主动对这近在咫尺的小秦庄发起过攻击。但是这样的道理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存在,这个条件就是,假如没有凌云这个愣头青的话。

    凌云这个家伙,天上的事能折腾一半,地上的事没有他不敢折腾的。别说一个小小的小秦庄,就算是皇太极把行宫安在这里,他也敢上去踹两脚大门。

    斥候兵已经探查的很清楚了,驻扎在小秦庄的清军兵力大致有两个标。标这个建制,大致相当于咱们现在所说的加强营。这两个标的兵力大致有九百人左右,由两个标统统领着。

    在这个小镇外围,有两支二十人左右的流动哨兵。负责对山海关方向的监视警戒作用。最可气的是,这两个标的兵力,竟然不是八旗军,而是绿营军。

    真是太不拿明军当回事了,你在人家山海关的外围放置一个据点,也就忍了。竟然还都没舍得放上正规的八旗兵,都是绿营。这是啥情况。

    咱们之前介绍过,所谓的清军建制,分为八旗和绿营。绿营兵以绿旗作为旗帜,而他们的出身和来源,是很有些说法的。什么说法呢。因为这些绿营兵,基本上是出身于明军一脉的。

    这叫吃烙饼卷炸丸子,调炮往里打。实在是让人气愤不已,但也没有办法。这里的九百名驻军,真正的旗兵只要不足百人,在这里属于是监军的作用。

    作威作福惯了的,那些绿营兵本来就是屈膝投靠的,自然对这些旗兵们是极尽巴结之能了。但由打心里却不一定这样想,很可能是一边笑着说话。一边早已经把这些旗兵的祖先和女性长辈问候了不知道多少遍。

    在这些基本情况明晰以后,凌云已经开始对作战计划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了。要放在从前的话,这名青年军事主官自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只要是和清军沾上边的,无论是八旗也好,是绿营也罢。一概消灭的干干净净,绝不有任何保留。

    但现在,他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盛京城内的那次起死回生,是因为三名绿营兵的舍生取义。从来都没有什么奇迹的发生,一切都是有因才有果。

    李永芳的弟弟李永兰,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凌云的胜利大逃亡。这个代价很大,但让凌云从此明白了,在敌营中待着的人,不一定就是敌人。很可能,他们是要牺牲自己,在关键时刻,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马吃草等三名新晋的千户,各自成为了新兵排长。他们每个人带领着四十名种子选手,每个人都跃跃欲试。一句话,只要游击大人一声令下。就让这九百名清兵片甲不留。

    但在众人的一片诧异表情中,凌云告诉他们,这一次,针对的是旗兵,对于绿营兵,能够争取的尽量争取,实在是冥顽不化的,再行斩杀。

    有了这样的区别对待,在以后的战场上,就能够争取更多的绿营兵倒戈。就算不是这样,也会让相当一部分投靠了清军的人在精神上发生动摇,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样对明军同样是有好处的。

    还有一点,清军对于绿营兵,一直以来都是不能完全信任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军事行动中针对的是八旗兵,而放过绿营兵,那就会让八旗兵对绿营兵的不信任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终促成绿营兵在清军阵营的无法立足。

    当然了,这些都可以上升到战略的层面去说了。作为一个小小的四品武官,一个游击。是不需要考虑这么多的,如果真的需要你去考虑这些的话,估计你那时候已经不是督师也是巡抚了。

    所以,凌云没有和自己的这些部下详细的去解释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只是告诉他们,对于这些曾经的明军,还要尽量的争取就是了。

    对于凌云,大家都服气,但他们并不全部赞同游击大人的这番说辞。因为在这些人眼里,清军就是清军,八旗军和绿营兵只不过是他们的内部分界。

    实际上,绿营兵本来是明军,是汉人,这种认贼作父的行径更是让人不能够接受。还有,这些种子选手,本来是摩拳擦掌要在小秦庄大开杀戒的。可是这道命令说了,要区别对待,怎么区别呢。

    双方都拿着武器,你不杀他人家未必不杀你。批判的武器永远都比不上武器的批判。你先把他打服了再和他讲道理才是上上策,上来就讲道理人家也不一定就愿意听。

    不过既然命令已经下达,就算是想不通,也要照办,因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马吃草问凌云:“大哥,区别对待是区别对待,那两队流动哨怎么办?我可没时间跟他们去讲道理,只要是给了他们升起信号弹的时间,我们的偷袭就已经失败了。”

    凌云想了想说:“我说的区别对待,也分跟谁,争取能争取的,不要过于死板。这些哨兵既然甘愿为了大清来防范山海关,怎么清理那是你的问题。我就给你一个任务,带着你的人,把一路上的哨兵给我清理干净,留不留活口你自己决定。我要的是,在我进军小秦庄的路上,不要见到任何一个人。”

    这句话其实是已经把打头阵的尖兵任务交给了马吃草,是对他能力的足够肯定,也是对他能力的足够信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断然会如此。

    这场作战既然定位于偷袭,自然建立在敌众我寡的基础上,如果暴露了,让敌人有所防备,就不好打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