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八十六章 制造手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有任何人敢于做这样的保证,甚至没有任何人敢于做这样的计划,因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别说对方是士兵,是活生生的受过训练拿着武器的士兵,就算对方是漫山遍野乱跑的肥猪,你想要抓恐怕也得抓一阵子。

    因此,对于凌云这样的想法,几位副将参将们只是一笑而过,并没有太过于当回事。包括一手提拔栽培了凌云并且一直对他的能力信任有加的赵峥。

    对于凌云这样的说法,几位上司都一致认为,这个年轻人是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而已。

    这些上官的反应,其实凌云并不介意,对于一个来自于几百年后的人,他的战争观念自然要比这几位将军要超前一些。

    但是如果你要是和这些人去聊什么捷克式轻机枪,估计他们会瞪大双眼,像是看外星人一样观察你,然后找个军医来给你检查一下你的脑子有没有问题。

    这些凌云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他仍然在考虑,究竟用怎样的方式才能够在现在的战损率上再下降一些呢。诚然现在的这些士兵们都是勇猛顽强的。

    但战争打的可不仅是勇猛和顽强,战士再顽强再能打,也只是血肉之躯的拼搏,浑身是血你能够做多少块毛血旺。

    要是在日常的训练式战斗中,让对方阵营都觉得是可有可无的绿营兵给对耗了。这可真是冤枉死了。

    勇气和士气不能丢,也不能傻乎乎的只靠着勇气和士气打仗。冷兵器时代不假,但明朝发展到现在肯定不仅仅有冷兵器。要知道,火药可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

    有人说,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就是用来放炮仗的,其实这个话是并不准确的。我们经常能够在历史教科书上看到一些资料,比如面对英军的坚船利炮目光呆滞,无可奈何的清军。只知道强调老祖宗大刀长矛的作用一顿炮火消灭了数千铁骑的蒙古王僧格林沁。

    这些都是存在的,但我们不禁要强调一把的是,其实中国的火器一路一直以来都其实并不弱。在明朝建国之初,沐英就建立了专门的火枪部队,甚至创造了火枪战术。

    到了明朝政权稳定后,更是把火器部队提高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京师驻军有三大营,是卫戍区部队。其中的神机营就是专门的火枪部队,编制甚至有一万人以上。

    在万历三大征的抗倭援朝战役中,明军甚至使用了水雷在露梁海布防,还有一门小佛郎机也出现在了记录中。就连努尔哈赤,也是被宁远的红衣大炮给击伤后憋屈死的。

    凌云想到这些的时候,觉得明朝的火器技术不仅仅是能够拿得出手的,甚至还可以说是相当先进的。之所以到了天启后期和崇祯年间,火器的配备使用,甚至兵部的武库司已经不再铸造火器。不是因为技术落后了,说到底就是一句话概括,没钱。

    无论是养兵需要的军粮军饷还是制造武器,说到底其实就是钱的问题。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这事皇上都没辙,崇祯的圣旨拿出来也不能当成钱花。

    当粮草和军饷都不能如期发放的时候,再去铸造高科技的武器肯定是吃力的。这事并不是崇祯不想,而是崇祯没办法。既然皇上没办法,兵部自然也没办法,蓟辽督师自然也没办法。这些大佬们都没办法的时候,身为辽东正四品游击的小将军凌云有办法吗,答案是有。

    凌云自然也不是神仙,也不会猪八戒的三十六变,没有那点石成金的本领。不过不是神仙不代表没有点子,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一个字就是抢,临近的敌人有什么,山海关就有什么。这群绿营兵,自从给皇太极当了伪军,还成了精了。真是不可理喻。能够招抚的当然最好,不能招抚的,小秦庄这伙伪军就是榜样。

    当然了,火器问题嘛,也是要解决的。现在山海关本身也是有火铳部队的,但是没有标配到每一个普通士兵。一般一千人中能够有几十人分发到一支火铳就算是不错了,而且火药还不能充足配给。

    对此凌云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时局就是如此嘛。要是一片升平景象,那还要养这些兵干什么。大明本身在萨尔浒之战之后就已经伤了元气,在此之后又蹦出来个九千岁魏公公一通猛捶,已经是一个烂到极限的摊子了。

    这些凌云完全清楚,他只想从不能进取处进取,不能入手处入手,真正的捏沙成团,做出一番事业来。或者,他只是想做到他现在做的本分,把辽东守住,其实也就是保护了尽可能多的老百姓远离清军的马刀了。

    身为四品游击,带着一支几十人的小部队,每个人标配一支火铳的权力他还是有的。不过火药问题要确实是个难题。

    不过凌云记得,他在来到这里之前,曾经到一个小镇旅游,在一个叫白龙村的地方,认识了一个叫做史逸文的人。他是白龙茶馆的送水员,不过他不仅会送水,还相当能灌水。经常在白龙茶馆内大摆龙门阵。

    那几天里,他似乎提到过在更早的时候,水泊梁山的那些草莽英雄们就曾经使用过一硫二硝三木炭制造火药,并且打败高俅高太尉的事情。说得更悬乎的是,他竟然说,梁山泊在三败高俅的时候,还使用了手雷。

    当时一群人差点就笑岔了气,说这不是满足跑火车吗,如果梁山的人会制作手雷,后来征讨方腊的时候还至于阵亡正偏将官共五十八名。直接面对方腊的人扔手雷不就好了。

    显然史逸文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他想了一会才说,或许这就是命数使然吧。这个答案并不完美,大家都哂笑不已。凌云却说:“史大哥可否知道,梁山当初是怎么制出手雷的。”

    史逸文靠近凌云,耳语了几句,凌云点头会意。这段经历,凌云在当时并没有太当回事。但现在想来,恍惚是在梦中一般,莫非真是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安排,当初那段经历,就是为了今天而设定吗。

    想到这里的时候,凌云的心情已经抑制不住的激动起来了。如果真的能够研制出明军的手雷,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的话,那么明军的战斗力就会大幅度提高,对于对方的有效杀伤力也就自不必说了。更重要的是,手雷属于投掷武器,可以在距离对方几米远的时候就扔出,对方中弹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绝对的完爆。

    一硫二硝三木炭,这样的材料并不难找。凌云不是个拖拉的性子,他相当什么的时候就要立刻去执行。当初老凌看亮剑,就是很佩服李云龙这样的风火性格。剧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李云龙和赵刚说,如果把全团练过武术的战士组织起来编一个加强营,那这个营的战斗力肯定是很牛的。赵刚说尽快办理,李云龙却说,不是尽快,我现在就要去办。

    想到什么就要立刻去办,这样的性格是做大事的性格。凌云立刻就吩咐这些还在操练的士兵们暂停训练。准备原材料。另外,对外要绝对的封锁消息,在手雷计划研发成功之前,不允许对任何人透露,就算是赵峥也不行。

    他又立刻命令沈强挑选了二十名手巧的士兵,亲自给他们讲解如何去操作。其实凌云自己也并不是个手巧的人,而且他这让人家去制作东西,也没有个制作流程图,没有个制作说明之类的。

    完全是口述,而且口述的就是他记忆中史逸文对他说的话,相对来说,他的记忆也已经并不能全部把当初史逸文的话完全复述出来了。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士兵把聪明才智给发挥到了极致,要啥没有啥的前提之下,竟然真的制作出来了。而且还改良了他的预期,把引线加长了很多。

    目前这款白龙手雷唯一的缺陷就是,不能够直接投掷,也不是拉了拉环就能够投掷。而是需要火石先把引线点燃,再投掷出去,这样的话,其实在时间上有些滞后性。如果是反应比较敏捷的敌军,给了他们以反应过来的时间。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能够拔脓的就是好膏药,有肯定就比没有强,既然能够制造出这样的效果来,就能够改良出更好的效果。

    在制作初步成功后,凌云和他的这几名士兵开始了第一次的实验。士兵点燃火石,点燃引线,投掷出去三秒钟后爆炸。

    并排着的三个稻草人,一个被炸成了粉末,另外两个也分成了两半,着火燃烧起来。

    看到这样的情况,凌云的心里已经激动的不能自已了。手雷的研发初步成功,下面面临的就是单纯的改进问题,如果可以的话,再下一步就是批量生产和使用了。

    这让人如何能够不兴奋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