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八十九章 刘鸿累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督师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作为一个御史出身的边帅,他之前的最主要工作就是骂战,如果要说唾液系统的发达比率,恐怕没有人比得上这位曾经的右都御史。

    之前熊庭弼和王化贞在辽东任上的时候,刘鸿因为对他们的一些行为有些看不惯,还曾经参奏过几次。现在想起当年那些往事来,不禁有点哑然失笑。

    看起来世事就是如此,不出事的没毛病的全部都是消极怠工不做事的。只要做事就能够被人挑出毛病来。当初熊庭弼和王化贞的位置,就是自己如今站的位置。现在在朝廷里,恐怕像温体仁那样盯着辽东,生怕天下不乱的人也不在少数。

    辽东边军就算是得了再大的战功,也是应当应分的事情,毕竟朝廷现在国库已经空虚的不像样子,再这样的前提下,皇帝把能给的全都给了。但如果一旦有所小挫折,就会有雪片一样的参奏弹章通过内阁直接递到皇帝的案头。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前方打的头破血流,后方坐在那里看笑话。因此,刘鸿自从接任辽东总兵临走之时,就和兵部打了招呼,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算是真的皇帝有什么对战场不合适的命令,也不应该掣肘前方边将的自主指挥权,如果没有这点保证,自己宁可获罪也不缺辽东。

    辽东作为大明军队九边之一,历来被认为是九大边镇中的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而且地区。因为从万历中后期开始,辽东承担的就是对于后金的防御任务。

    在和平时期,作为总镇总兵级别的辽东总兵,级别大致等于大军区司令员。是任何人都觉得又闲又富的职位,要想上任是想托门子找关系的。不过从万历中后期的萨尔浒战役之后,辽东总兵并不是调走一位补充一位,而是阵亡一位补充一位。很多人宁肯辞官回家,也不愿意去做这辽东总兵。

    在刘鸿被从文职改为武职的通知下来的时候,他的一位同榜进士时任兵部武选司郎中,就曾经竭力阻止他来赴任。并且告诉他,辽东总兵已经阵亡了十二位,不想他成为这第十三位。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鸿还是义无反顾的上任了,至少两年了,他也没有阵亡。不仅如此,他还成功的防御了后金的屡次大军进攻。并且成功的从武职回到了文职,还成了蓟辽督师。

    回顾自己这两年的历程,刘鸿心中的确是百感交集的。自己最早做言官的时候,只知道义愤填膺,什么都不知道。直到真的做起事情来的时候,才知道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他才更是注重培养一些敢打敢拼不计较后果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才是大明军队未来的希望之源。

    所以他不介意能够折腾出什么样的花样来,也更不介意凌云会提出怎么样的要求,他只要知道凌云能够给边军带来更多的希望。对于这员小将,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已经完全有了认同感。

    因此就算不是赵峥来做这个说客,凌云自己来的话也完全能够把这事情办妥。只是刘督师觉得,年轻气盛的时候,不能一次性把人情做足。

    刘鸿自然是识货的,在他看来,凌云现在虽然并不显山露水的,日后必然会是一颗大明的璀璨将星。只不过在他的成长之路上,并不能太过于一帆风顺。

    如果让他一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长官护着,下属拥戴着,什么事都不算事,长久以往还可能会养成了天老大地老二他自己把自己当成老三的习惯。这对他并不是好事。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他的道路一直以来还是太顺了。虽然曾经在和阿敏的对阵中曾经马失前蹄被俘。但也顺利来了个狱中大逃亡。更重要的是,这个小子出身火头兵,没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官居四品游击。

    对于这坐着直升飞机一样的升迁,几乎没有任何人有所异议,因为这是靠着真本事打出来的。不过还是晋升的太过于迅速了。俗语说功高者不赏,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四品游击,按照这样的晋升速度,如果这小子年年立功受奖的话,过两年就没官位可封了,直接就成了活靶子。

    考虑到这些的时候,刘鸿竟然暗暗的打了个寒颤,或许是最近没有战事的原因,刘督师也没有精神上高度紧张。所有才会有时间和精力想这么多。

    不过他还是觉得自己考虑的是不是太过于长远了。现在凌云不过还只是辽东镇的一员偏将,也不会有人太过于打他的主意,因为目标现在毕竟还不明显。

    想着想着,刘鸿沉睡的进入了梦乡,躺在虎皮帅椅上睡着了。作为一名边帅,他要考虑的比任何一名将领都要多很多,他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尤其是山海关现在增兵添饷,看起来是朝廷对山海关的战功有所表彰和鼓励,其实刘鸿自己知道,这意味着山海关将要承担更为重要的防御任务。

    之前的后金政权再怎么折腾,也无非就是造反。都只是建州女真的一个部落的折腾,算是大明政权内部的闹事和镇压闹事的关系。但皇太极做出称帝建国的决定后,性质就完全的不一样了。

    在后金还叫后金的时候,他们无非就是想抢点东西拉倒,但现在叫大清了,就不单纯是抢点钱,掠夺点人口那么简单了。他们的目标和眼光现在盯着的,就是崇祯乾清宫的那把椅子。

    在清朝的掌故中,或者在文学作品和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或者看到所谓从龙入关的字眼。这个关指的就是山海关。

    除了个别缺心眼的将领会绕路蒙古,爬无数山头,然后到达密云郊区这样的折腾外,山海关是他们进入大明内地的必由之路。

    正为如此,山海关的防御系统才更为重要,这是因为,能否守住山海关对于明军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同理,能否击破山海关对于清军来说也是一样的重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内部还有人折腾,搞什么党争。今天你上台清算我,明天我上台再报仇。开始的时候是党同伐异,接下来就慢慢的演变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还也就罢了,毕竟算是眼不见心不烦。你在朝廷内部再怎么折腾,那无非还是高层的事。所谓辽东镇,无非就是一个军区。当这个军区的辖地仅仅剩下了山海关的时候,还有人打山海关的主意。

    简直是混账行子。难道他们不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吗。如果山海关这道最后的防线被攻破的话,大明基本上也就无险可守了。

    如果大清的铁骑能够长驱直入,兵临城下,这些现在口水和唾液比较旺盛的党争哥们儿还有没有表演的舞台不好说。能不能留着脑袋吃饭也更不好说。

    刘鸿已经没有精力去思考这么多了,他真的太累了。一身之力扛起来一个军区已经足够他吃力的了,他真的没有办法对历史负责。

    看到主帅睡着了,知道是他太累了,中军过来给他轻轻的披上了一件披风。又慢慢的退了出去。

    几乎与此同时,凌云和他的部下们接到了刘鸿的手令。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任命张二牛为六品千户,并且由张二牛牵头组织后勤组。一切进入后勤组的成员,全部都晋升总旗。

    凌云感叹刘大人好说话的同时,自然对自己的老上司赵峥也是充满了感激之情。但是赵峥却告诉他:“督师大人并非只为给我赵峥的面子,实在是因为他对你们这些年轻人寄予了厚望,你们不要让他失望。”

    在场一应的军官士兵们都点头称是,这话不用赵峥开口,他们的心里也是绝对有数的,虽然这些人都是粗莽的汉子,但他们的内心却不乏细腻。

    这时候,忽然凌云的心里有一个得寸进尺的想法。现在既然已经有二十人划入了后勤兵种,实际的剩余待选人数已经只剩了八十多人。能否剩下的这八十多人不再继续淘汰,全部留用。

    毕竟五十人的小部队,虽然相对来说做到了灵活机动,却毕竟人数太少。关机时刻如果分出来人数去做其他事情的话,没有预备队和后备力量。

    不过凌云毕竟没有那么任性,两年的公务员生涯让他也任性不起来。当领导赏识你,并且答应了你现有的请求的时候,千万不要离开再提出第二个要求。

    什么时候才适合说第二个要求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下一次再做出什么大动作的时候。只要是自己有战功,有战绩,那么不需要自己去开口提条件,领导自然会主动询问自己还需要什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