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一百一十七章 终于满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然赵峥对这个伯爵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他还是一个比较认真的人。平时对于督师大人自然是怎么着都行,这种原则性的事上,赵峥是不会退让的。

    无论当时抓住这两个叛徒的人是军官还是士兵,他们都出自白龙突击队是不争的事实了。那么如果就算是往扩大了说,由一支部队的指挥官来承担赏赐,那么这名指挥官也应该是凌云,而不是山海关的最高统帅杨嗣昌。

    赵峥自然知道杨嗣昌叫自己来商量这件事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如果真的按照流程处理的话,这两个人就应该就地正法,然后由边帅写明奏本,连人头一起送往京城,对有功人员如约褒奖。

    那既然现在他不准备这么办,就肯定是怀有私心了。赵峥心说杨阁老,你真是有什么好处都不落下,这可不好。这好处该是你的别人没人眼热,不该是你的你凑热闹就不太合适了吧。

    不过话要是说破了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到了这个份上,赵峥还是不愿意明确表态,而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他说道:“属下看来的话,这两个叛徒可谓是罪大恶极,不杀则不足以平山海关内外之愤,如果阁老信得过,我愿意亲自操刀把这两人给剐了。阁老却也不知,两年前被杀的张游击是我的老上司了,如果能活到现在,官位应该不在我之下。”

    杨嗣昌心说你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完全都没理顺思路,没法聊天。我要你来这和你商量这事,就是让你自己张嘴,把抓住这俩俘虏的事全都归功于我,由我向朝廷献捷,到时候我封了伯爵得了彩头,自然也少不得你的好处,你怎么就这么不开窍呢。

    既然你不开窍,少不得就得点拨你几句了。杨阁老本来是不愿意说这些,辽东处在抵御外敌的第一线,可称得上是并凶战危之地,这个时候,本身也不是争管抢爵位的时候,可是这个伯爵的位置实在诱人,不抢心里也实在不甘心。

    狠了狠心,杨嗣昌直截了当的说:“赵将军,这里面有个小小的难处。皇上曾经是有旨意的,这两个人行为十分的恶劣,如果士兵抓住他们,赏银封官。如果是军官抓住他们,不仅要晋升职位,还要封世袭的伯爵。但这奏折之上,却只能保举一人,将军看这且如何是好呢。”

    要是换个会来事的,肯定就顺水推舟了。说点什么能够擒获两贼,全靠大帅运筹帷幄之类的话。然后杨嗣昌肯定也就会就坡下驴了。

    然而赵峥不是那样的人,他也无心巴结杨嗣昌。他只是想这件事就算是凌云也并不在意,却不能让凌云吃亏。英雄不能够流血又流泪,前面有人冲杀后面有人捡漏的事可能常有,但自己绝对不能成为帮凶。

    赵峥还是一副没听明白的样子,说道:“大帅,这事比较好办。毕竟这场战斗是凌云带队的,等他回来,可以问问他究竟是谁擒获了这两名叛徒也就是了。至于对他们的处理,押到京城也是个死,不如就在这里处死,把人头递解进京也就是了。”

    这番话把个杨嗣昌噎的一点脾气都没有,无论你如何给他递话,人家就是死活不接你这个茬,你还是干着急没有任何办法。杨嗣昌很郁闷,因为他并不知道,这个赵峥究竟是真的不明白还是在和他装糊涂。

    但是他明白的一点就是,赵峥并没有心把这个伯爵给他,而且丝毫没有要攀附他的意思。他还是不解,一个粗莽武夫,就算是中过武进士,又能够知道多少理,竟然这样不识抬举。

    有些人在官场里,天生就是混不好的,因为他们即使知道这里存在这样那样的潜规则,却不愿意去遵守这样的潜规则。或许他们难以生存,或许他们被排挤。然而他们一直坚持认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赵峥就是这样的人,他懂得上司想要的是什么,只要按照这个规则去做,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更进一步,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的被动,但是他没有,他坚守了自己的原则。

    看样子,就算是杨嗣昌真的要贪功心切把这件功劳自己认起来,也难以服众,他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只好吩咐中军,安排人连夜把这两个人押解到京城去,然后写奏折,向皇帝报告这件事。

    不过杨嗣昌也不是善茬,他心里想的是,打破狗食碗,大家吃不成。我作为主帅得不到,你赵峥和凌云都不要想染指了。他的奏折上写的很是模棱两可,只想山海关某部擒获两人。请与褒奖。

    崇祯接到这个奏报的时候也觉得很奇怪,你擒获俩人倒是不假,但这上面只写某部把叛徒给抓住,你还要褒奖,具体人名都没有,这要让朕去褒奖谁呢。

    权衡一番之后,崇祯决定,既然没有具体的议叙人名,那么就集体嘉奖好了。他叫来了户部尚书毕自严,询问国库里现在有多少存银。

    毕尚书最不想做的就是他现在的这个位置,因为户部顾名思义就是财政部,户部尚书自然也就是财政部长了。财政部长是全国最大的会计,但是你让会计算账没问题,却不能太为难会计了,因为现在财政上根本就没钱。

    崇祯二年的冬季,户部尚书毕自严告诉崇祯,国库了的存银不超过三百万两。三百万两,听起来已经很多了吧,其实一点也不多。如果真的按照购买力换算的话。差不多相当于十八亿的人民币了。

    但是这不是某个富豪的家底,这是国库,靠着这三百万两支撑着大明王朝一个庞大的帝国,就算是毕尚书再会理财,也是很抓瞎的。另外,就是这三百多万两也并不是结余出来的,也是通过加重税赋才挤出来的。

    然而每一次的加税都其实是在加重百姓的摊派负担,加到最后老百姓没的可交的时候,就实在没辙了,没辙的时候该怎么办?有句话当时的民谣是这样说的,吃他娘喝他娘,打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常年这样下去,十几年后,没有李自成,也会有赵自成、张自成。这是一个怪圈,或者说是一个恶性循环。崇祯的纠结点就在于,现在不加税就没钱打仗,加税就要得罪老百姓。

    这个怪圈是很难打破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把辽东的问题彻底解决,然后再着眼陕西问题,解决陕西的变民军。

    客观的说,如果只有辽东边患,是可以解决的。如果只有陕西的变民军也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就是怕这俩一起上,就不容易搞定了。有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感觉。

    因此,户部尚书毕自严每当花一文钱的时候都觉得像是从肋骨上面拽下来的一样,这是因为他的钱不是从敌人的手里抢来的,怎么花都是花,他户部的钱是从加税这个途径弄来的。

    说的如果严重一些的话,就有些饮鸩止渴的意思了。所以这一次毕自严听到崇祯的询问后第一反应就是,又该花钱了。

    这些钱是怎么来的皇帝大概是知道的,可是怎么花的怎么一点也不心疼呢。可是自己的户部尚书,尚书毕竟不是皇帝。所以钱到底要不要花还是要让皇帝自己说了算。

    听到还有三百万两银子,崇祯先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然后吩咐道:“如今国步唯艰,但再难也不能难前线的将士们。毕爱卿,我知道国库现在存有这些存银,已经是为难你了。可我还是想要在这些银子里拨出一部分,用以激励先进,鼓舞来者!”

    毕自严心说,皇上呀,你说的没错,前线的将士不能够委屈,这的确不假,可是要建立在我们有足够的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如果我们真的有那么多的钱,何至于我这个户部尚书刚提到钱就纠结成这个样子呢。

    他似乎用很无奈的语气问道:“不知道皇上要奖励山海关多少银两,臣清点之后,即行拨付。”

    崇祯想了想说:“朕曾经有过旨意,如果有生擒或斩杀此二贼的,军官封为伯爵,士兵升为军官,赏银。但现在既然不明是谁擒获此二贼。那就给山海关拨出银子两万两,让杨嗣昌看着赏赐将士吧。”

    两万两!毕自严瞬间就感觉到了一阵肉疼,但皇帝的金口玉言又不能随便更改。只好点头称是,然后连忙告退前去点付,安排人押运。

    毕尚书这么爽快并不是因为他同意崇祯这样,而是因为如果他不赶紧走的话,生怕皇帝再有别的想法就坏了,这个管家的差事最不好做。

    盛家的哥俩,盛颜与盛鹏两个人,终于得到了他们最后的结局。他们两人再受尽锦衣卫一百零八道酷刑之后,悲催死去。

    恶贯到此,终于满盈。只争来早与来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