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暂解燃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这样的好事,一般的官员应该都是求之不得的,可是崔一翔却给凌云吃了闭门羹。凌云感到很是一脸懵逼,半晌没有说话。

    崔一翔告诉他,如果自己现在这个时候离开火头军,就是逃避。而且对于火头军现在这个状况也没有什么得力的人能够把他接起来。与其把这摊子事情丢给别人,自己肯定不放心,那就不如自己把这些都全部的担起来。

    对于他的这种考虑,凌云并非不明白。作为一个熟知历史,又在关内摸爬滚打一年,经历了无数战斗的人,他没有什么不明白的。他其实有他自己的考虑方式。

    所谓辣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但是你想挑起一副重担之前,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去做到这些。明代的杨继盛可谓是当时的天下第一硬汉了,在大家都对严嵩的权势噤若寒蝉的时候,他敢用死劾的方式去触碰严嵩。

    结果就是杨继盛被严嵩送上了断头台,真正实现了他那首诗,平生未报恩,留作忠魂补。的确很壮烈,但有时候想要做成一件事,单纯靠壮烈还是并不够的。

    最终严嵩可谓死于徐阶之手,徐阶斗严嵩靠的也不是道义,靠的是权谋,而更重要的是与严嵩虽然有差距但已经无限接近的位置。要知道,徐大人可是内阁次辅。

    这就很明朗了,想做事自然是好的,但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或者迅速提升自己的位置。不然的话就似乎是有点蚍蜉撼树的感觉了。

    现在山海关内的确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官制问题,四品衔级以上没什么具体事情做的人有几十人之多,当然有的人是虚职虚衔。但真正的担负多任务重的部门,比如火头军,营官竟然只是个七品百户。

    听起来似乎七品也很不错了,至少可以相当于正处级了。按古代的军衔换算虽然不能与现在比,差不多也相当于上尉没问题。但是这只是我们想当然的认为。

    其实在明代尤其是后期,重文轻武的倾向就越来越严重了。带兵的官员多数是文官出身,甚至是大部分都是进士出身。这个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因为一直以来明军的进士群体都是将星璀璨的。熊庭弼、孙承宗以及袁崇焕,这当初的辽东三杰全部都是无一例外的进士出身。

    文官掌兵没有什么太大的弊病,但重文轻武和以文抑武就显得有些情况了。文武官员的地位悬殊能够到了一个相当不寻常的地步。举一个例子来说,一个正面的例子。

    努尔哈赤进攻辽东地区,高第放弃了所有的城堡,龟缩不出。袁崇焕带领着他的不足一万人的士兵,驻守在山海关,和后金部队大战数日。并且击伤努尔哈赤,迫使后金退兵,成就了一代名将的威名。

    但是其中有一个细节问题,那就是当时袁崇焕驻守宁远的时候,官职是正四品的宁前道,但他的手下满桂等人却是从二品的副总兵,还有好几位正三品的参将。

    正三品的参将和从二品的副总兵要听从四品文官宁前道的指挥,就说明武官的地位要远远逊色于文官。中高级官员尚且如此,正七品的百户就自然不必说了。

    如今杨嗣昌一心想要拉拢自己,虽然凌云肯定不会上船,不过借杨嗣昌的一把东风却不一定是个坏事。而且现在白龙突击队要扩编,是很缺军官的,打两仗就能够借着由头给崔一翔弄个千户甚至都司做做。

    等到武官的级别高了,没准还能够转成文官。这种事虽然不多见,也并不一定就是做不到的。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想做事就得先要尽可能高的摆放自己的地位,不然的话靠现在的微薄之力,是很难的。

    就算你还想在火头营待着,你完全可以以更高的身份来掌管火头营,现在火头营的总营官是一员参将。而你崔大哥现在只是百户,差距太大你没有办法顺利开展工作。

    崔一翔何尝不知道这些呢,可是现在还是不能离开。有些事不是等你全部准备以后能再接着回来做的,有些事现在就得做。如果现在是个烂摊子的话,你放下一段时间再回来看,估计就收摊了。

    十六世纪什么最为重要,不仅仅是人才,更是勇于承担的人。凌云叹息了一声,放弃了这个想法。他告诉崔一翔:“大哥有什么难处,尽管找我就是。另外也请大哥放心,咱们辽东军的伙食问题,我要在一年之内做到自给自足。让我们的士兵都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和肉食。”

    这些是崔一翔现在想都不敢想的,但是凌云却大包大揽的给他做出了这样的承诺。虽然已经过了热血沸腾的年龄,崔营官依然激动了。

    他告诉凌云:“如果真的能有那么一天,别说是让我加入你的突击队,就算是让我给你执鞭坠镫当个马童我都愿意。”

    什么叫担当,这就是担当,一个小小的百户考虑的是山海关两万大军的问题,而这山海关两万大军,说白了其实就是大明王朝的屏障。什么是道义,这就是道义。

    一直以来,凌云都觉得自己在这山海关内虽然算不上是颜值担当,也完全能够算得上是正义担当了,因为自己经常去担心一些和自己这个身份似乎并不怎么挂钩的事情。

    不过就现在看来的话,这样的事情在山海关内也并不算是个例了。正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大明已经到了悬崖边上,还是有人往上用力拉。最终还是没有能掉下去。

    凌云放弃了对于崔一翔的游说,他已经被这个人打动了。凌云相信,就是这个小小的火头营的营官,或许会成就更为辉煌的功绩。因为对于作战部队来说。能够保障他们的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功绩。

    回到营地之后,凌云找到了赵峥,第一件事就是让他拨付白银八千两给火头营,另外把缴获的那些石油也全部都给火头营送过去。虽然不知道明代能不能用石油做点什么用处,不过能够燃烧照明还是好的,只是不要浪费了就好。

    赵峥是负责善后工作和战利品管理和分配工作的,他清点了一下账册。实有白银也就是八千多两银子,难道这些要全部一点不保留的拨付给火头营吗。

    虽然这些战利品是白龙突击队的战利品,当时刘督师在的时候是给了凌云特权的,这个特权就是优先供给这支小部队使用,剩余的再上交。但杨嗣昌却明确告诉他,这里的战利品由赵峥负责看管,以资军用。

    换句话说,实际上是已经把原来的那个权限给收回来了。而且秉承的就是一个原则,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相当简单的一句话,那就是一切缴获都要归公。

    因此,这些钱与物品可以说已经不是白龙突击队的私有物品了,而是山海关的公款公物,这个时候如果凌云随意挪动,其实是比较犯纪律的事情。

    赵峥问凌云:“兄弟,现在这些战利品的处置权并不在你我弟兄的手里了。杨大人当时就提及,一切缴获全部封存入库。造册登记,听候调用,你这个时候把这些都给了火头营,似乎是不太合适。如果他就用这个理由找你的麻烦,你应该如何是好呢。”

    这是赵峥的小心谨慎之处,两个人之间只能互补才能够相得益彰,不能像凌云这样只傻大胆,其他的不管不顾。还真得有个人在他旁边时时提醒着才是。

    凌云笑道:“这个没事,我刚回来就去见了这位杨大帅了,他告诉我,以后白龙突击队不仅有临机专断便宜行事之权,还让我自己控制突击队的规模。而且任何将佐,无论官品大小,无权指挥我的突击队。连这样的权限都给了,难道还在乎我分点战利品。再说,这也不是入了我自己的腰包,给了火头营也就是给了整个山海关嘛。”

    这话说的就连赵峥都楞了,心说杨阁老这是怎么了,不是在说梦话吧。怎么一下子转了一个这么大的弯,都让人有些猝不及防了。

    他问道:“贤弟休得玩笑,这是真的,还是你的杜撰?”凌云说:“赵大哥,我什么时候在正事上面开过玩笑,千真万确。”

    看起来凌云确实没有开玩笑,既然是这样的话,赵峥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要给就给吧,不过真的要全部都给火头营,不留一些吗。

    对于这个,凌云给了确定的答案,就是要把这八千两全都给火头营送过去,用这些给战士们改善伙食。伙食得到改善了,体力就没问题,战斗力就上去了,自然就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

    考虑到现在关内的人员基数和现在的情况,八千两银子实在也是个杯水车薪的事情。但现在这样的情况,实在是能支持多少就支持多少吧。

    不是长久之计,暂解燃眉之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