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一百四十一章 除夕偷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谓兵者诡道也,近而示之远,能而示之不能。虽然只会读一本三国演义,但皇太极仍然可以称得上是会用兵的人。和他的父亲,逝去的天命大汗努尔哈赤相比,皇太极的用兵技巧似乎是更胜一筹的。不过父子俩有一点是极其相似的,那就是战争的技能都是来源于战争。

    有些军事家可能会是天生的,他们不需要去参加系统的军校学习,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代表人物就是亮剑里的李云龙同学,再往前推话,努尔哈赤父子也算是赫然在列的。

    皇太极前几天比较糟心,所以他没有腾出手来做点别的事情,等这阵糟心的劲头过去了,后宫也摆平了,他就决定闹腾点事情了。

    顺便说一句,这个海兰珠立皇后的事情最终还是办成了,促成这件事的是皇太极任命的大学士范文程,范文程同学也算是是个奇葩了。他有一个相当伟大的祖先,那就是文正公范仲淹。但他自己却实在乏善可陈。

    混了好久都没有能够考上进士,只好偷看努尔哈赤混饭吃,在努尔哈赤活着的时候没有受到什么重用。不过这没有关系,不受重用的范文程是个会拉关系的人,和当时的四贝勒皇太极处的不错。

    这一宝押的相当到位,因为皇太极就是皇位的继承人。并且重用了范文程。范文程按照明朝的官制系统帮助皇太极改革奴隶制,建立了清朝的官制系统,也成为了清朝内阁的首任汉人阁臣,可谓志得意满。

    不过叛徒无论披上什么样的外衣,都只能够是叛徒,这个是没什么可说的。尤其这一次海兰珠立为皇后一事,满清大臣们都极力反对,唯独范文程站出来引经据典,找出来许多理论依据。这件事也只能说明,无耻的人读了书,有时候可能会比一般的普通人更加无耻。

    如果九泉之下的范仲淹知道自己有这样的一个后代的话,估计也能够爬起来把家谱给改了。不过无论如何,皇太极还是在这个比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之下完成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内部的事情解决完了,就要腾出手来解决外部的事情了。虽然在在这个时候,明军过年,清军其实也需要过年,本不该瞎折腾。不过皇太极总是想搞一些新花样。

    明军还是比较实诚的,过年的话就是过年,贴春联包饺子,吃点炖肉。大家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侃大山聊聊天,这些其实也是相当不错的事情。毕竟在汉人的王道正统的观念里面,自古知兵非好战。打仗也是为了和平。

    而皇太极并不这样想,他觉得过年还是得过年,相比起来贴春联和包饺子,杀点人抢点东西似乎更合适一些。

    强盗逻辑你有时候是没办法去和他讲理的,因为一旦讲理他总会把你的思维拉进他的逻辑里,然后利用他的逻辑来战胜你,这的确是很累的,与其如此,索性就不说。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才是应该做的事。明军也不会只拿着和平鸽,还是有手雷之类的东西的。

    黄参将回去以后告诉崔一翔,开始预备包饺子,让兄弟们都能够吃到饺子,开开心心的过个好年。火头营只有保证了关内的粮秣供应和伙食标准,大家才能够安心打仗。就算是个国家拼命,也不能饿着肚子。

    这边准备的是伙食问题,但凌云的突击队准备的却是其他的。凌云的直觉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灵敏的,他总是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所以他命令白龙突击队无论是后勤人员还是作战人员,全部要和张二牛学习手雷的制造技术。

    并且采用换班不换人的方式的,轮流休息,争取在年夜饭之前制作出尽可能多的手雷。

    听到凌云这个紧急命令之后,赵峥笑了笑说:“你也是太过于小心紧张的了。现在是什么日子,明天就是除夕了。过年的时候,难道清军就不需要过年吗。”

    凌云也觉得自己是不是精神有点过于紧张和敏感了,但是不知道怎么的,他还是觉得有一种心里突突直跳的感觉,他一直告诉自己,可能是因为自己伪装腿伤这件事不是长久之计。可恍惚之间又觉得并不是腿伤的问题。

    那么这个直觉如果和腿伤无关的话,能和什么有关联呢。那肯定是战事,凌云希望这只是自己的神经过敏了,但是小心无大错。未雨绸缪总是胜过临渴掘井。

    他对赵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他坚持自己的想法。赵峥也并不和他分辨,因为大多数的时候无论怎样,都向着凌云所说的方向发展,哪怕是单纯的预测。也是如此。

    白龙突击队立刻进入了战事警备状态,马上按照凌云的吩咐开始了行动。一天之后,他们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准确的验证。

    就在腊月三十日的晚上,皇太极带领的三万大军到达了小秦庄,稍事休息之后,对山海关发动了总攻。

    大家还沉浸在了一片安静祥和的氛围内,谁也没能够想到会有清军从天而降,安排在外面的哨兵竟然没有发现。

    当然没有发现,这并不是因为山海关的斥候兵过于无能,而是因为他们已经被清军给清理掉了。

    明军擅长先把外围障碍清除,然后再进行攻坚作战,这一次皇太极给山海关的明军们来个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同绵羊一样的对手作战,就算是你赢了也算是胜之不武的,但是和清军这样的群狼来说就并不确定了。明军身体上的血液在复苏和沸腾,他们在一瞬间就恢复了正常的状态。忘记了刚才还在聚餐,忘记了现在是过年的除夕之夜。

    一切都以上阵杀敌为目标,一切都要对得起自己刚才吃的饺子和炖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在皇太极的计划里,是很想打一个措手不及的,但战斗打响了他才发现,似乎自己预测错了,这些明军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慌乱。而且与之相反的是,他们一个个的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十分的亢奋。

    远处的用大炮进行定点的爆破,走近了的用滚木雷石招呼,对付身穿牛皮铠甲的施工队,仍然是老办法,自制燃烧瓶。

    战斗进行了一个时辰,清军没有捞到什么便宜,却损失了近千人了。而明军只有十几人阵亡,重伤五人,轻伤十二人。

    这个数据虽然对比悬殊其实也并非太不可思议,明军占据了主场优势也占据了士气的优势,相对来说,他们现在的武器储备也并不弱,一亮家伙把皇太极都给震慑了。好家伙三门红衣大炮,这山海关原来还是小米加步枪的时代,怎么一瞬间就成了爆发户了。

    皇太极有些纠结和犹豫了,他在怀疑自己来山海关是不是来错了,这一次他本来是应该在自己盛京好好的待着,吃个年夜饭什么的,可是自己却偏偏的突发奇想,要来这里打人家一个攻其不备。

    这下好了,别说攻其不备了,人家似乎防备的相当严,完全出于一种几乎是无懈可击的状态。皇太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懵逼。

    这山海关一直以来都是进攻对象,但从没有感觉到在它的面前会有如此的无力感觉。这的确让皇太极很无奈。而且对于红衣大炮,他是有心理阴影的,因为他的父亲努尔哈赤就是在宁远城下被一颗无名炮弹击中,活活给憋屈死的。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却不能够夺志。从来气可以鼓不可以泄,皇太极现在却觉得自己相当的泄气。自己的确是不该来这个地方没事找事,就算是实在想来的话,也并不应该御驾亲征。

    更重要的是,自己带着的这三万人,并没有带足够的辎重和粮草,开始的预算是打进关内再开饭,粮草只能够坚持十天的。虽然后续会有辎重部队源源不断的输送军需和给养,但这确实是有些比较不靠谱。

    其实战争对于双方的指挥官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量,并且表现出优胜劣汰。在杨嗣昌之前,有过不少的辽东总兵和经略都是战死的。

    当战斗打响的时候,军需官给杨嗣昌做了一个汇报,如果按照这样的火力程度的话,关内的炮弹仅仅能够支撑两天。目前山海关的军需系统还不能自己来制作炮弹,这些炮弹都是兵部给予的。

    杨嗣昌心说,炮弹又不是金元宝,兵部怎么舍不得敞开了供应,如果真的有足够的炮弹,看这样的情况,估计只靠炮击就能够完全遏制住清军的攻势。

    不过这些也应该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当务之急的事情是要考虑现在怎么办,是省着用还是怎么样。思考了几分钟之后,杨嗣昌告诉军需官,去传令给前线。不要节省炮弹,告诉炮手们,炮弹有的是。给我狠狠的揍这些入侵者。揍的他们爬不起来,再也不敢来这里叫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