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一百九十章 计划屯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连日以来悬而未决的事情现在也算是告一段落了,无论如何,凌云的心中像是卸下了一块大石头。可以沉下心了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了。这件事解决了以后,凌云想要大刀阔斧的干一番了。

    这件事刘鸿如何去和皇帝解释为什么要暂缓婚事,那就不多赘述了。无非是一个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理由。至于皇帝怎么想那就是他的事情了,皇上也很忙,现在这个国家已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他是没有时间总盯着这件事的。

    凌云回到关内之后,就开始着手计划屯田的事宜了。古今很多名将都是屯田的受益者,在军区内划出一片田地来,让士兵们种上粮食和菜。这样的话,可以节省很多的粮食,就算是不能实现关内粮食的自给自足,也能够有所裨益,至少能够给户部减少点军饷方面的压力。

    不过话说回来了,要只是指着户部来解决军饷问题的话,估计早就饿死了。户部现在已经完全捉襟见肘了,现在皇帝已经没辙。你想让人家打仗,你就得给钱,没钱的话你就得给政策,也就是让边帅们自主决定怎么处理这方面的问题。无论是你去屯田,还是去抢敌人的,这都没问题,只要是你不搜刮老百姓,就一切都合法。

    屯田是一个比较靠谱的办法,就是把一部分老弱之军变成后勤兵种,这样的话以来解决了粮食问题,还同时解决了老弱残兵上战场后并不能够有效形成战斗力的问题。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凌云考虑,第一步先要解决粮食问题,如果能够划出两千亩地来屯田的话,那按照小麦亩产九百斤来算的话,一年两熟。一亩地就能产一千八百斤。那么一千亩地就会生产三百六十万斤。

    山海关军区目前只有两万人,那么人均能够达到一百八十斤。一年的小麦收入就能够解决将近四个月的粮食问题。加上其他的季节可以种一些红薯和玉米,那么又同时解决了粥的问题和一些纤维素的问题。

    显然这只是一个比较保守的计划,因为他们这样一年的屯田收入也是仅仅解决了四个月的粮食,和自给自足的这个目标还差的很远。但这只是目标计划的第一步。

    如果计划顺利的话,那么粮食首先能够支应。这当然不是说户部应该发的粮食就不要了,暂时还不到自给自足的那个份上。什么时候要是这边富裕了,反过来救急户部也没啥问题。

    划出两千亩地,五百名士兵作为专门的屯田士兵,来负责具体的事宜。这些如果能够收到成效的话,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了。首先就是要把屯田的范围扩大化。接下来就要建立专门的牧场,养点什么家禽家畜什么的。

    当然了,大规模的种地和养牲畜是两个概念,后者可能会有传染病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有家禽家畜的传染病,不仅会导致大规模的死亡,还可能导致士兵们染病。这是不能够轻易去尝试的,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先要寻找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不是随便是谁都能养禽畜的,说到这里又要倒书一笔了。说点凌云的事,他之前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平时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属于沉默寡言的那种。不过他也尝试过养宠物。

    后来想了想什么东西最好养呢,考虑养了两只巴西龟。据说这个东西很容易存活,你就是十天半月的不给吃点东西,人家态度依然良好。安全不会像其他的生物一样,两天不喂就饿死。

    不过这也只是想象中的美好,还没等怎么着,两只龟就死了一只,另一只也奄奄一息了。后来实在没辙,也不想让另外的一只龟挂在自己的手里。所以也就直接送给别人养了。

    从这件事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会养不能瞎养。不然的话估计能出问题的。当然了,目前看来想畜牧业的事情还比较早。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农业问题。也就是先种地的问题。

    长城不是一天养成的,胖子自然也不是一天吃成的。万事虽然着急,也该一步步的来,不然的话就都乱了,反而是得不偿失。

    不过凌云也考虑一个问题,虽然自己是兵部侍郎,但并不是辽东军的最高指挥官,最高指挥官是杨嗣昌。如果自己万事都来插一手的话,杨大人会不会认为自己很扯,万事掣肘。

    当然了,现在的杨嗣昌不再是刚认识时候的杨嗣昌了,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朋友,但朋友归朋友,上下级还是上下级。虽然不至于到早请示晚汇报的程度,但是做事首先要让杨嗣昌点头,批准了才好做。然后就是适当的时候,雪藏自己,把功劳给杨大人。

    凌云懂得这个道理,所谓日中则仄,月满则亏。一个小小的士兵,能够一年多的时间里成长为国防部的副部长,这速度已经太快了,简直可以说是快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了。

    所谓反常者必不久,能量积蓄的太满了,就该适当考虑释放了。不然的话很可能如果爆炸的话就把自己也给炸掉。

    所以再决定开始屯田计划的时候,凌云首先第一件事就是给杨嗣昌打了一个报告。然后等杨大人批准了以后,才具体进行和实施。

    这样的做法有两个好处,一来是一把手亲自签批的事情,在具体的实施和执行过程中不会遇到什么阻力。另外的话,如果真的做出什么成绩,这也是领导的成绩,很委婉的避免了树大招风的问题。

    这基本上是做公务员写公文得出来的心得,基本上公文的开头是在某某单位、某某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如何如何。估计在几百年前的大明,也不会相差许多。任何人都是顺的好吃横的难咽。

    凌云的报告打上去之后,第一时间得到了杨嗣昌的批复:一切按照凌大人指示具体办理,请各营配合。

    话说这口风和几百年后也差不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