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黑化嫡女:首辅的掌心宠 > 第237章 我一定回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卿阎愣住,他总觉得这种话永远不会从安子篱的口中说出来,可是她却偏说了。

    心头蓦然悸动,常年死寂,甚至觉得那里空无一物的胸膛猛然热了起来。

    二人久久凝视,好像都想说点什么,却又只能相对无言。

    过了好久,安子篱轻声开口。

    “陈大人,告辞了。”

    安子篱翩然转了个身,寂静的堂内只能听到安子篱沙沙的脚步声。她背影与夜色融为一体的瞬间,陈卿阎忽然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拉住了她的手。

    “那……你平安回来。”

    安子篱缓缓转过头,“我一定。”

    只要平安回来,她就……

    就什么呢?安子篱也没想好。

    但总觉得他们二人不应该像现在这样。

    安子篱忽然释然般的笑了,她离开了陈府,站在长街上按住了心口。

    如果她能回来……

    第二天圣旨到来的时候,安子篱已经离开了。

    安信侯携全家三跪九叩,“微臣谢皇上隆恩。”

    传旨的太监收起圣旨,“侯爷,这可是大喜呀!”

    他瞥了眼安信侯身后,“怎么今日大小姐不在?”

    “小女知道妹妹要出嫁,便回外祖家告祭母亲亡灵了。”

    那太监露出一副古怪的神情,自叶氏死后,她的灵位便被供奉在了侯府里,安子篱千里迢迢去永靖城干什么?

    倒是什么都没说,只把圣旨递到了安信侯的手上。

    “侯爷好好接着吧。”

    “谢陛下。”

    太监走出侯府,忍不住擦了擦头上的汗。

    他的小徒弟走过来,“师父怎么了,侯府里的人可为难你?”

    “他们怎么敢为难我呀?”那太监笑笑。

    只是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又觉得逻辑上说不通,却找不出任何毛病。

    他抬头看了看天,艳阳高照,正是个好时节。

    可是谁又能保证这天不会变的?

    安子篱慵懒的靠在马车上,犯困犯的直磕头。

    雾蕊笑着掏出手帕来替安子篱擦嘴角,安子篱感觉到脸上痒痒的,缓缓开眼,眼皮困出了三道褶。

    “怎么了?”

    “姑娘流口水了。”

    安子篱一副窘态,连忙夺过手帕在嘴上一通胡乱的擦。

    “我们到哪里了?”

    “刚到京郊,往前再过百十里,就到了黄安江畔,到那边就可以乘船了。”

    安子篱此次出行不比上一次跟着陈卿阎时人手众多,她只带了身边的几个奴仆,其中唯一一个会功夫的也只有宁途。

    走陆路的话,时间太久不说,若是遇到了匪寇,他们这一干人等几乎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保险起见,便挑了向来太平的黄安江,走水路直抵高远县。

    到了那边再乘马车,过五百里,便是永靖城了。

    安子篱嘟囔了一声,“那时间还早,我再睡会儿。”

    她靠着窗边又倒头睡了过去,雾华忍不住发笑。

    “姑娘怎么这么爱犯困?近些日子以来,一直都……”

    雾华嘴角的笑意忽然垮了下去,雾蕊看着她的神态,惊了一瞬。

    “怎么了?”

    “没什么,可能是姑娘最近这些日子以来太累了,所以睡得才多吧?”

    雾华说着,一边挑起眉头看向雾蕊。

    两人对视着,都心道不好。

    最近几天,安子篱的确劳心劳力,疲倦嗜睡也是可能的。可是在往前推进,之前无事发生的时候安子篱十日有九日也是犯困的。

    平白无故,哪儿来那么多瞌睡?

    雾蕊担忧的看了那边已经昏睡过去的安子篱一眼,没敢打扰,先到了黄安江边再说吧。

    好在是老太太在那边有熟人。

    深夜,他们终于到了黄安江畔,凭着蒋氏的嘱咐,抵达了江边的一个码头。

    雾蕊先下了车。,走进码头边的一个小木屋,“请问是刘大嫂吗?”

    屋子里坐着个膀大腰圆的女人,正在豪迈的喝着一大碗水。见到雾蕊的身影忽然出现在门口,连嘴都没来得及擦,就匆匆跑了上来。

    她咕噜一声把那一口水都咽了下去,嬉笑着道。

    “您就是京城来的安姑娘吧?你家祖母的昨夜就传来了信,咱们都盼着你来呢。”

    雾蕊脸色一红,“大嫂!我们家姑娘还在马车里呢,我是姑娘的贴身丫鬟,我叫雾蕊。”

    刘大嫂尴尬的笑着,“瞧我这眼力,您这侯府果然与众不同,就连侍女都穿得如此气派,怪我,怪我,快请姑娘下来吧。”

    雾蕊小跑回马车边,“姑娘,到了。”

    安子篱在雾华的搀扶之下缓缓走下了马车,对着刘大嫂嫣然一笑。

    “大嫂好。”

    “姑娘不必客气,我阿娘以前是老太太身边的婢女。小时候我也见过你们老太太,都是老熟人了,还客气什么。”

    蒋氏身边曾经有个岁数不大的丫鬟,因为那丫鬟的母亲是老太太娘家的旧人,又是个难得的忠仆,只可惜因为一场疾病忽然去世了,只留下这么一个丫头。

    老太太不忍心,嫁过来的时候便把那当时才三四岁的小丫头一起带了过来。

    让她跟在身边,一边教养一边伺候着自己,长到了出嫁的年纪,把她嫁给了一个秀才。

    那秀才读的书不少,只是家境实在贫寒,中了秀才之后便没再读书,借了钱来京城做了点贩卖香粉的生意。

    后来慢慢做大,也开了一家小商铺。

    老太太当年就是看着他为人老实,把那丫头嫁过去虽不能大富大贵,但至少能平安终老。

    后来他们夫妻二人离开了京城,来到了这黄安江畔。

    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只可惜儿子早夭,只剩下了一个女儿,便是刘大嫂。

    听说刘大嫂生来就是个与众不同的姑娘,别的姑娘读书,绣花。她偏喜欢上树摸鱼,没想到之后还真的在黄安江畔做起了打渔的生意。

    文人看不起他们这些做粗鄙生意的人,但刘大嫂却不以为然。

    日子是自己的,旁人说什么都不做数,所以便一心扑在了码头。

    除了打鱼之外,偶尔还做点摆渡的活计。

    有时候运货,有时候送人。

    总之日子过的风生水起,倒也还算是潇洒自在。

    安子篱被刘大嫂请进了木屋内坐下。

    “我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刚得了点儿茶叶,我这粗人也喝不出来是什么好东西。正好姑娘来,就孝敬姑娘了,还请姑娘不要嫌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