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太上皇的帝王心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沉下心来想想,单纯从对待藩王上来说,天子倒也的确是比太上皇要大胆的多。

    正统时期,朝廷对诸藩王的态度,更多的是拉拢和防备,一方面多加赏赐纵容,以作安抚,另一方面,又多有防备之心,处处警惕。

    按照祖训,新皇登基三年不朝,但是三年之后,则需依次来朝,但是实际上,或许是因为太上皇幼年继位的缘故,需要更加小心,所以实际上,整个正统年间,藩王入朝的次数屈指可数。

    这一点,倒是和如今的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说

    如太上皇所说,当初召藩王入朝,实际上是违背祖训的,但是当时的情况特殊,这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试探。

    旨意已下,假如这些藩王托词祖训不肯入朝,那么,很大程度上便说明,他们可能并不认同新天子。

    所以,哪怕违制,也得入朝。

    从这个角度来说,正统时期的藩王免朝,和景泰时期的诸王入朝,实际上作用和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手段不同而已。

    无论是入朝还是免朝,藩王要做的其实就一件事,那就是遵从朝廷之命,但是从这一点上上来说,其实也可看出两位君主的不同之处。

    朱仪心中暗暗思索着,眼角余光却忽然瞥见太上皇脸上隐隐的不悦,心中念头微动,便开口道。

    “陛下此言,臣倒有几分不同的见解。”

    “宗亲藩王,乃是社稷藩屏,天家血脉,臣以为陛下优待诸王,实则是出于亲亲之情,血脉之亲,况如今诸王,多为尊长,自当更加尊重,似皇上这般算计自家人,未免……”

    后面的话,朱仪没有说下去,但是,肉眼可见的,太上皇的脸色明显好了起来,羊作生气,轻声斥道。

    “不可妄议君上。”

    “臣失言,请陛下恕罪。”

    朱仪的态度恭谨,但是,心中却不由冷笑一声。

    他就说嘛,这位太上皇怎么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如当今皇上呢?刚刚的那番话,看似是在说皇帝大胆,不将诸王放在眼中,锐意进取。

    但是实际上,却是在说皇帝凉薄无情,打从登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算计这些血脉相连的自家人了。

    果不其然,朱祁镇的脸色很快就变得好起来,摇了摇头,道。

    “抛开宗亲之情不提,朕当然知道,如今的宗藩,已经不是早年的藩王了。”

    “除了几个少数的藩王之外,大多数藩王,手中已无护卫军,民政诸事也不得干预,虽仍能替朝廷看守封地,察查不法,可到底,对朝廷的威胁,已经大大减小了。”

    “正因如此,皇帝才敢在登基之初,就召诸王齐齐入京,尔后设宗学,立宗人府,审岷王一桉,无非都是在试探诸王的实力和底线罢了。”

    话至此处,朱祁镇不由发出感叹,道。

    “民间俗语,打铁还需自身硬,手中权势尽去,自然也就只能任人宰割,就算一时尚有威慑力,但是一旦被人试探出来,手段只会变本加厉。”

    闻听此言,底下的朱仪眨了眨眼睛,太上皇陛下,您确定,这是在说藩王的事吗?

    见此状况,朱祁镇似乎也察觉到自己有些偏题,于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道。

    “所以,对于现在的诸藩王来说,其实已经没有退路了,他们什么都不做,朝廷的刀子一会一次比一次狠,什么时候停,那就要看如今这位天子到底有多‘仁慈’了。”

    “而现在还有力量,倒不如跟朝中这些人斗上一场,至少明面上,皇帝不会偏向任何一方,若是赢了,便可继续过安生日子,若是输了,那和什么都不做,结果也大差不差。”

    “当然,就算是不成功,无非就是宗务改革能够顺利的推下去,日子过得不如往常罢了,太祖旧制还在,就算是皇上对他们不满,也最多是打发出去,禁止入朝,不会真的怎么样的。”

    这种时候,最好的应对,就是捧着。

    因此,朱仪哪怕对这些早就已经清清楚楚,面上还是一阵敬佩之色,道。

    “陛下圣明烛照,仅凭这些消息,便能洞悉朝局,倒是臣,愚钝之极,在南宫,他们依然有天子这么一个共同的‘敌人’。

    一旦有一日,太上皇没了后患,重握生杀大权,那么,成国公府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太上皇,从来都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不计前嫌的人!

    这一点,朱仪清楚,太上皇他自己更清楚,所以,打从这一刻开始,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然是发生了些许微妙的变化。

    朱仪知道,太上皇不可能再像往常一样,全心全意的‘信任’他,但是,却还要装出信重的样子,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继续扩大自己的力量,而他知道这一点,却仍然要装作不知道。

    而或许,太上皇也知道他知道这一点,但是,却要装作不知道。

    之后的日子里,就要这么维持着表面上脆弱的君臣和睦,各自心照不宣的为自己牟利。

    但是至少,在现有的平衡打破之前,这种关系会长久的保持下去。

    不过,这么做也有好处,至少,他以后再想做什么可能会让太上皇不悦的事情的时候,倒是不必再费心思瞒哄了。

    至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小小的插曲,以朱祁镇展示了自己的谋断和朱仪诚惶诚恐的‘认错’而结束。

    轻轻摆了摆手,朱祁镇又开口问道。

    “前些日子,朕听说了整顿军府的消息,现如今,此事进行的如何?”

    关于军府的问题,当初为了让朱祁镇答应,朱仪和张?,可算是煞费了苦心。

    这个时候对方问起,也实属正常,不过,想起刚刚朱祁镇的话,朱仪的眼神微动,道。

    “臣不敢欺瞒陛下,此事办起来不难,当初,任礼被杀之时,臣奉圣母懿旨,前去保住任家,后来任家为表感谢,将任礼拉拢军府官员的名单和一些信件给了臣。”

    “张同知上奏弹劾的人,便是来自于这份名单,所以,证据并不难找,光是私下勾连,结党营私的罪名,就足够将这些人治罪的,而且,除了这些之外,英国公府也查到了不少罪证。”

    “但是,此事如今毕竟是由靖安伯范广等人主持,虽说臣的舅父王钦也被拔擢辅助,可越是如此,行事便更需小心谨慎,再加上临近年节,所以,这件事情倒是没有太大的进展。”

    朱仪是个聪明人

    当初他和张?说服太上皇的时候,用的是破坏皇帝想要开战的打算这个理由。

    但是现在,一则边境诸事已平,二则有了刚刚的那番试探,朱仪几乎能够确定,张?或者是其他人,背着他暗地里和太上皇仍有往来。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谁,但是,大概率就是张?,毕竟,上次朱仪答应要帮他上位,结果到了最后,却是王钦得利,张?虽然表面上被朱仪说服了,但是暗地里留下心结是肯定的。

    所以这个时候,太上皇再问此事,很有可能还是试探。

    因此,朱仪也不再隐瞒任礼的事,直接将一切‘和盘托出’。

    果不其然,听到这番话,太上皇的脸色虽然看似没有什么变化,却隐隐可以感受到,周围的氛围变得宽松了许多。

    “张?对朕说,你要助他,打算从……那边着手?”

    这话一出,朱仪立刻能够确定,问题就出在张?的身上。

    抬头飞快的看了上首的太上皇一眼,他表面上是一副震惊的神色,但是,心中却已经明镜一样。

    朱仪可不会相信,这句话是说漏嘴的,这个时候,太上皇对他说出张?的名字,一是在告诉他,南宫可以器重的人,并不只有他一个,进一步震慑他,二是在挑动他和张?之间的关系,当然,太上皇不会希望他们两府的关系破裂,但是,亲密无间也不是好事。

    只有他们两府既能紧紧的靠在一起,可同时又对各自有所防备和芥蒂,那么作为上位者的太上皇,才更好控制他们。

    一念至此,朱仪心中不由感叹一声,果然这太上皇,也不是以前那个自视甚高,唯我独尊的太上皇了,现如今,不管是迫于局势还是别的什么,总之,这帝王心术用起来,倒也有几分模样。

    不过,若说是真正要和乾清宫的那位比起来,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