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二百三十一章:廷推阁臣(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下了早朝。

    成敬又捧着一摞奏疏,来到了乾清宫,放到朱祁钰的面前,道。

    “陛下,内阁的高阁老有本,内臣已经放在最上头了。”

    朱祁钰微微有些诧异。

    按理来说,诏旨应该已经送到了内阁,罢去翰林学士之职,这个惩罚已经算是很重了。

    他本以为,陈循和高谷会安生一段时间,不想这才第二日,就又折腾起来了?

    拿过奏疏细细的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朱祁钰合上奏疏,摸了摸下巴,脸上浮起一丝玩味的笑容,问道。

    “这奏本上头没有票拟,是高谷直接呈上来的?”

    成敬答道:“回皇爷,不是。”

    “这本奏疏,高阁老照规矩先送了通政司,不过,因为这奏疏是高阁老上的,内容涉及到陈阁老,所以他们都不适合票拟。”

    “首辅大人说,事关重大,又涉及内阁,他不敢擅专,所以并未票拟,直接呈送到了御前。”

    朝廷政务处理是有一套自己的程序的。

    一般来说,朝臣言事上疏,除了密奏之外,都要统一先送到通政司。

    然后由通政司判断事情的紧急重大程度,依次呈送御前,由天子御批之后。

    不管是被准奏还是被驳回,奏疏都会送回通政司,再下发到上奏之人的手中。

    当然,这是以前的情况。

    自从天子准内阁行票拟之权之后,奏疏依旧要先送到通政司。

    不过通政司并不会直接呈送御前,而是送到内阁,由内阁票拟过后,再呈送御前。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内阁大臣自己的奏疏。

    内阁是群辅制。

    也就是说,每一个辅臣,都是有票拟权的。

    一本奏疏,理论上只需要一个阁臣票拟,就可以呈送御前。

    而首辅和其他阁臣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有分票权。

    简单的说,就是安排谁来处理哪方面事务的权力。

    譬如说如今的内阁当中。

    涉及到户部,刑部的奏疏,就是王翱负责票拟,涉及到吏部,工部的奏疏,是陈循来票拟,涉及到兵部,礼部的奏疏,是高谷来票拟

    其他各寺院及地方的奏疏,亦是如此,有不同的分配。

    这种职责的划分,是由首辅来进行的,这也是首辅所谓主掌票拟的权柄所在。

    他可以自由的划分,由谁来负责哪方面的奏疏票拟,这种划分,只能由首辅来调整。

    这也是首辅位高于其他辅臣,最明显的特征。

    但是也会有特殊的情况出现,那就是内阁大臣自己的奏疏。

    不论内容如何,内阁为了避嫌,往往从通政司接到奏疏之后,会另外安排不相干的阁臣票拟。

    内阁现在就只有三位阁臣。

    这奏本是高谷所上,内容涉及陈循,所以只能王翱来票拟。

    不过,这昨天他们两边刚刚闹的很不愉快,朝野上下皆知。

    这个时候,王翱为了避嫌,也干脆没有票拟,直接原封不动的呈了上来。

    听了成敬的话,朱祁钰脸上笑意更浓。

    王翱可不是个,会惧怕流言的人,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他不愿意让高谷的奏疏通过。

    不票拟,有时候也是一种态度。

    不过……

    朱祁钰提起朱笔,在奏疏上写了一行字,递回到了成敬的眼前,道。

    “你跑一趟吏部,让他们将廷推的名单,稍作修改,然后再跟朝中跟你亲近的官员打声招呼,就说……”

    成敬接过奏本,打眼一瞧,心中顿时一惊。

    再听得天子的吩咐,便点了点头,道。

    “皇爷放心,内臣这就去办,不过,您既然批了这奏疏,那要不要,让内阁即刻拟诏?”

    朱祁钰摇了摇头,道。

    “不必,这奏疏你也先留着,等明日廷推之后再下发。”

    …………

    腊月十五,大雪。

    距离朝廷封印的时间,已经不到半个月了。

    所谓封印,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封存官印,暂停办公!

    这和寻常的休沐不同,寻常的时候,即便是官员放假,官印仍旧随身携带,正常的公务不会耽搁的。

    但是封印期间,除非极其紧急的军国大事,否则一切公务概不处理。

    得益于太祖他老人家的工作狂精神,大明封印的时间很晚,也很短,从除夕日到正月初三,一共四天。

    不过,虽然距离封印还有一段时间,但是除了礼部之外,朝廷大多数衙门,运转的效率都降低了很多。

    大家都在忙着备年货,准备迎接年节的到来。

    不过,今天这个日子,对于朝臣来说,分外不同。

    因为,在今天的朝会上,老天官要主持,可能是他在朝的最后一次廷推!

    文华殿外,大雪纷飞。

    殿内群臣肃然而立。

    老天官立于殿中,背对天子,面对群臣,道。

    “奉陛下旨意,内阁大臣三人,候选十人,推五人,呈送圣裁。”

    “内阁候选者十人,名单为大理寺卿俞士悦,刑部侍郎江渊,工部侍郎张敏,礼部侍郎王一宁,太常寺卿许彬,太仆寺卿俞山……”

    廷推这种事情,老天官主持了很多次了,流程上已是惯熟。

    只不过,这次廷推的人数,着实有点多,长长的一大串名单和履历念下来,老天官都有些口干舌燥的。

    廷推的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极为复杂。

    涉及到三品以上大员,自然是要慎之又慎。

    就拿这些个候选人来说,可不是吏部想选谁就能选的。

    一般来说,在正式的廷推之前,七卿和内阁,在吏部的主持下,会进行一次小规模的会议。

    内阁大臣对于品级虽然有要求,但是朝廷当中,三品以上的官员,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仟仟??d

    各部,院,寺,加上各地的封疆大吏,有资格入选的,少说也有百十号人。

    但是廷推的候选人,只有十个。

    怎么选呢?

    当然是大佬们先划拉一波,各自举荐出自己觉得有资格成为候选人的官员,并且要阐明理由。

    如果超额了,那自然是吵架(划掉),商量出最后的结果。

    然后到了廷推之上,再进行第二轮的大规模推选,最终确定出候选名单,呈送圣裁。

    不错,是候选名单,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