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三百一十七章:王文的用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乾清宫中。

    王文敬畏的望着天子,不由得对张?等人升起一丝怜悯。

    这些军报都是绝密,理论上来说,除了天子之外,能够知道的只有于谦这个兵部尚书。

    寻常时候,于谦会酌情请示天子,将军报拿到朝堂上来讨论,共同制定边略。

    但是如今,于谦被禁足了!

    换而言之,在天子不主动将军报拿出来的情况下,朝堂上没有人能够判断出边境下一步的局势发展。

    因为没有足够的信息,所以张?等人,就算对这次出使有所疑虑,也最多觉得,可能会白跑一趟做无用功。

    毕竟,在紫荆关大战之后,朝廷上下都理所当然的以为,也先没那个胆子敢再犯大明。

    他们绝不会想到,在大败之后,也先竟敢再起兵戈。

    自然,也更不可能想到,这次出使,说不定连他们自己都要搭进去。

    唯一一个有可能猜到内情,并且能提前阻止这件事情的,却早早的就被天子禁足在了府里,什么也做不了,连外人都见不得。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那就是,怎么保证也先在见到使团之后,不会放弃或者延迟自己犯边的筹划,转而选择继续勒索财帛……

    不过,看着天子胸有成竹的脸色,王文并没有继续问下去。

    因为他隐约想起来,似乎,脱脱不花派遣的使团,再过不久,似乎也要进京了。

    没记错的话,前段时间沈翼到他府上拜访的时候,好像旁敲侧击了几句,关于重新开放互市的事情……

    就在王文陷入沉思的时候,朱祁钰却已经继续开口,道

    “使团一事,先生不必担心,朕自有考量,不过先生方才既然说明岁会试之后方是时机,想来心中也有所思虑了吧?”

    王文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最大的好处就是,知道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

    他心里清楚,凭他的资历,哪怕是有辽东之功,直接进位为吏部尚书,实际上是有些勉强的,是天子将他花了心思,将他扶了上来。

    年前他接任之前,前任天官王直带着他在吏部晃荡了不少日子,可不是白白在做样子。老天官虽然要致仕了,但是威望仍在。

    他的这番举动,帮王文平息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王文自己心里清楚,他和老天官素来没有太深的交情,老天官之所以这么做,必然是受了天子的授意。

    天子如此费尽心思,将他扶上吏部尚书的位置,可不是来吃干饭的。

    因此,王文在接掌吏部之后,力图用最快的时间,将吏部掌控起来。

    同时,他也一直在思索,天子到底要用他来做什么。

    直到经历了这场早朝,他才算是豁然开朗。

    闻听天子垂问,王文正襟危坐,开口道。

    “陛下明鉴,今岁乃是京察之年,自土木之役后,朝廷缺额严重,临时提拔了一批官员,其中良莠不齐,多有不谨之辈,尤其以科道风宪最为严重。”

    “臣已与吏部诸侍郎,堂官拟定了京察章程,预计月余之内,便可开始实行。”

    朱祁钰满意的点了点头,王文果然是做了一番功课的,不枉负他这么费尽心思,让王文来做这个百官之首。

    略一沉吟,朱祁钰开口问道。

    “京察大计,乃是吏部重典,亦是国之大事,你身为吏部天官,此次京察,可有何想法?”

    听到这句问话,王文便知自己没有猜错,天子让他来当这个吏部尚书,为的就是京察。

    拱了拱手,王文回道。

    “回陛下,此次京察,预计将持续近三月,以从严整饬为主,京中各部,院,寺,监四品以下官员,含御史及给事中,皆在考核范围之内,老病,不谨,贪酷,浮躁者,俱行黜落转调。”

    “此次京察之后,各朝廷命官铨选,严格按照吏部铨选规则流转,原则上不再破格任用,有空缺者,待明岁春闱之后,酌情任用

    朱祁钰的眸光闪了闪,便明白了王文的意思。

    不得不说,他对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

    他这个吏部尚书,就是一柄刀!

    天子手中,清除异己的利刃。

    当然,说得好听一点,叫整饬吏治,安定朝堂,罢黜宵小之辈。

    镇南王一案,朱祁钰算是将支持太上皇的,在朝堂上能够说得上话的重臣,拔了个七七八八

    但是除了这些人,部院寺监,科道风宪,七品到四品的官员当中,还有很多都是太上皇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

    朝堂之上的关系盘根错节,拿下了杨善等人,但是他们背后庞大的关系网还在。

    无凭无据的,朱祁钰也不好大举清洗这些人。

    而且,就像王文所说的,土木之役后,朝堂上出现了大片的空缺名额。

    为了维持各个衙门的正常运转,朝廷破格提拔了很多官员,鱼龙混杂。

    其中有不少,都是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机塞进来的。

    这种情况,尤其以科道风宪最为严重。

    这次大战,都察院的这帮御史几乎成了消耗品,先是土木之役折损了一大批。

    其后,和瓦剌的大战当中,又守城战死了不少人。

    因此,都察院一直都在不停的换人。

    按照原本的规矩,都察院的御史,至少都得是二甲以上的进士出身。

    但是如今的科道风宪当中,监生,县丞,甚至是杂流出身的比比皆是。

    这些人都是怎么进来的,朱祁钰不用想也知道。

    所以,京察是个好机会!

    所谓京察,本就是对京畿地区所有四品以下的官员,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全面考核。

    在京察的过程当中,大规模的升迁,降等,黜落,都是极为平常的事情。

    这也正是朱祁钰的目的。

    通过京察,肃清掉中低阶官员当中,英国公府以及杨善等人的嫡系,彻底的将这帮心怀不轨的人给掐死在摇篮里。

    尤其是科道风宪,必须要紧紧握住。

    明年是他登基之后的首次会试!

    到时候,会有一大批新鲜血液涌入朝堂,他们的到来,正好填补掉因为京察而被罢黜的官员。

    当然,这并不容易。

    轻轻叹了口气,朱祁钰开口道。

    “历来京察,吏部便会成为朝野瞩目之地,整饬吏治,尤其是要从严,必会招致众多朝臣的不满,尤其是都察院那边,先生可有准备?”

    王文起身拜倒在地,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开口道。

    “陛下放心,臣受陛下隆恩,定当尽心竭力,不负重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