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 > 第264章 说什么说,他说你就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启八年,四月初九!

    士子们等待许久的殿试,终于来了!

    只是不同于以往的是,这一次的殿试,参与人数之多,远超任何一次科举!

    除去士科选前三百名入试之外,后七科各选一百人,总计千人应试。

    一大早,皇极殿外,便已热闹起来。

    太监们,将一套套桌椅布置在殿外的广场上。

    每个座位旁,还有一名锦衣卫守着。

    辰时初,朱由校准时来到现场,王体乾在征得同意后,扯着嗓子发出一声大喝。

    “吉时已到,开宫门,士子入内!”

    自皇极殿向外,每隔几十米,便有一名太监将这句话传述出去。

    皇极门、午门等宫门,由内而外,依次打开。

    考生们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迈过一道道门槛,来到皇极殿外的广场之上。

    朱由校的身后放着龙椅,他负手而立,看着这一张张面孔,心情也随之激荡起来。

    这些人,便是大明未来三十年的基石了!

    “拜!”

    随着礼部尚书孟绍虞的一声大喝,所有考生都齐刷刷跪倒在地。

    “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说平日里士子有不跪的特权,但是今天,在这里,那特权完全失效。

    三跪,九叩,这是必要的环节!

    待到所有礼节走完,朱由校才缓缓开口。

    “大明开科取试至今,已有八十二科,得进士两万两千余人!”

    “正是这两万两千余人,使大明绵延了二百六十年的国祚!”

    “然,大明至今,已有日渐羸弱之势。”

    “外有敌寇觊觎大明已久,内有逆贼行凶作乱!”

    “尔等身为第八十三科考生,朕对你们寄予厚望!”

    “望你们能匡扶社稷,助朕中兴大明!”

    “多说无益,来人,放卷,开考!”

    简简单单的一个开场白后,太监们捧着试卷,行走于考生中间。

    今日能坐在这里的,都是会试取得不俗成绩的幸运儿。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认为会试的题目简单,或许这次殿试,应该会难上几个档次。

    可是当试卷发下来后,他们都愣住了!

    这些题,比会试还要容易!

    会试的题目,是朱由校拟出来的,可谓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但这殿试的题,却是六部拟出来的!

    比如兵部给出的题目。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请以胡为题,作一篇八百字的论述!

    再比如户部给的题目。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以资民为题,作一篇八百字的论述!

    礼部、刑部、工部、吏部给出的题目也都相差不多,都是给出一两句古文,以关键字作文一篇。

    相比朱由校的那些题,这些题,才是士子们最擅长的!

    至于后七科的考生,他们要做的,是与专业相关联的题目,更是连论文都不用写..........

    自开考之时起,皇极殿外的研墨声便从未停下。

    沙沙、沙沙.........

    太阳在一点点的移动,朱由校就坐在龙椅上这么看着他们。

    午饭是尚膳监那边送来的,每名考生两个大馒头,一个鸡腿,外加一叠咸菜和一碗稀粥。

    直至申时,整整一天的时间,这些考生硬是挺了过来!

    连个举手撒尿的都没有!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忍住的,反正朱由校中途离开了三次。

    收卷的锣声敲响之后,就在这些考生准备行礼离开的时候,朱由校却突然站起来开口了。

    “诸位!”

    “今日,只是殿试第一科!”

    “下一科,便是随军出征!”

    “回去之后,都好好准备!”

    “三天后,朕在京营等着你们!”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连温体仁和朱由检都是一脸意外的看向朱由校。

    只因为,这事儿他们提前根本没有得到半点消息!

    孙承宗皱了皱眉,走到近前小声说道。

    “陛下,让考生们随军,没这个必要吧,这若是有个三长两短的.........”

    朱由校却笑着向温体仁招了招手。

    待他走过来后,没头没尾的问道。

    “温阁老可知汉唐士子与当今士子在外表上的区别在哪?”

    温体仁顿觉愕然,思索片刻后试探着答道。

    “汉唐士子佩剑,而今之士子则执扇?”

    朱由校点了点头,但随后又问道:“执剑何用?”

    温体仁道:“一为身份象征,二为路见不平可拔剑相助!”

    “以李白为例,他除了文采超然之外,剑术更是一流。”

    朱由校这才转头看向孙承宗:“老师可明白朕的用意了?”

    孙承宗的眉头渐渐展开,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看着那些考生缓缓点头。

    “老夫懂了!”

    “今之士子,皆喜附庸风雅,早已失了汉唐儒生的血性!”

    “也好,就让这些考生随大军出征,见识一下战场上的残酷!”

    “若能活着回来,他们必将脱胎换骨!”

    其他几位尚书在近前听到了三人的对话,不由的瞪大了眼睛,却找不出开口反驳的理由。

    实在是现在的士林风气,太过不堪啊!

    下方的考生们眼巴巴的看着这边,可等到最后,也没等来任何一句解释。

    只有温体仁那轻飘飘的一句话。

    “圣令既出,尔等皆回去准备吧!”

    “若是怕了,可向身边的锦衣卫说明情况!”

    “都散了吧!”

    听到这话,那些考生们一个个都傻了眼,看着被收走的试卷,一个个呆若目鸡的在锦衣卫的引领下,朝宫外走去。

    “不,我不去战场!我是家中独子,若是有了意外,便无人替老母养老了!”

    突然间,有一个士子在人群中大喊起来。

    他身边的锦衣卫顿时瞪了过去:“吵吵啥!名字,籍贯写上去!”

    “温阁老说的很清楚了,不愿去没人逼你!”

    那士子立刻便接过了锦衣卫递来的册子,写上了自己的信息。

    做完这些,他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有了第一个,便会有第二个,一些胆小怕事的士子,很快就站了出来,效仿他的做法。

    汾阳士子王如金也想退出,可他刚要开口,就感觉衣服被人拽了一下。

    回过头去,却见傅山正一脸严肃的看着他。

    “你疯了?真以为不想去就可以不去了?”

    王如金有些不解:“温阁老不是说.......”

    傅山抬手就是一个脑瓜崩弹了过去。

    “说什么说,他说你就信?”

    “一个胆小怕事的官员,日后如何能担大任!”

    同为山西士子的薛宗周上来,一左一右拉住二人的胳膊,笑着说道。

    “别怕,回头到了战场上,哥罩着你!”

    “走吧,回去写遗书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