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 > 第390章 南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等到井上辘轳安装完毕,朱由校亲手从井中摇出了第一桶水。

    在一片如雷的欢呼声中,大明第一口用上了水泥管道做为井壁的水井,正式宣告诞生。

    围观的人们都激动不已,止不住议论纷纷。

    一大哥骄傲说:“鹅敢说,咱大明现在的打井技艺,绝对天下无敌!”

    一老者接话:“谁说不是呢!要按照以前打井的老方法,从挖掘、出水、固壁到筑井口一系列流程下来,就眼前这口井的深度,不说两月,至少也得一月半吧!”

    一小弟兴奋不已:“就是就是!如今用火牛打井和水泥管固壁,双管齐下,两天不到一口井就打好了!小弟我真的心甘情愿献上膝盖!”

    一大姐比那小弟还兴奋。

    “姐姐我就喜欢看那火牛打井,每一次的冲击力都那么大,那么到位,犹如猛龙冲撞!那力度,那声响,听着就很享受!”

    “尤其是看到井口打通出水的时候,喷出好多!喷得好高!都给姐姐我看热了!”

    大姐语出惊人,周围汉子闻言都惊讶不已。

    这都什么虎狼之词!

    大家纷纷转头循声看去,见这大姐不仅有几分姿色,而且还颇具风韵。

    当中有认识她的人,更是忍不住出声。

    “咦!这不是怡红楼的凤姐吗?她竟然跑这么大老远来,就为了看火牛打井!是大家都满足不了她了吗?”

    “兄弟们,不能让凤姐满足,在场的各位都有责任!”

    汉子们说着一阵笑闹起来。

    这火牛打井,管道下井,都是无比新鲜的事情。

    前来围观的,不仅有辅助打井的民夫,还有不少城内的居民。

    此刻,大家热热闹闹,脸上都洋溢着笑脸。

    看着百姓们因生产技术的提高而产生的幸福和自豪感,朱由校感到很欣慰。

    新式打井法,若能山陕两省全面推广,定能很快解决灾民们的饮水问题。

    只是此事目前还有一个极大的条件限制,那就是火牛太少。

    他当即对吴淳夫下令。

    “吴爱卿,你们工部要抓紧多生产一批火牛,尽快送来山陕两地打井,早日解决两地灾民饮水困难的问题。”

    “老臣遵旨!”

    其实不用吩咐,吴淳夫也知道火牛的用处有多大,自从火牛改进之后,工部就一直在夜以继日的抓紧生产。

    现在新的打井方式已经成功施行,他回头就下令让工部将已经生产出来的火牛,第一时间送到山西。

    朱由校吩咐完后,直接离开了

    一路之上,他的脑子在不停运转。

    如今水泥研究先开路。

    孙康旺则跟随在侧,随时待命。

    出来赈灾巡视,并非游山玩水,除了辎重和食材外,一律骑马赶路。

    从大同城距离太原城将近八百里。

    朱由校选择的行进路线是

    走怀仁、马邑、朔州,后经宁武关入太原境内,再东进原平,南下忻州,最后抵达太原城。

    此次西行,朱由校带的除了数千锦衣卫外,就是医娘和宣武郎。

    锦衣卫自不必说,那医娘和宣武郎都是在医校和军校严格培训过,要下放到军队当中的,骑马行军都不在话下。

    朱由校自己更是御驾北征,戎马半年,胯下早已生茧,骑马行军,家常便饭而已。

    只有郭允厚,上了年纪,怕他吃不消,只能坐着马车同辎重队伍落在最后面。

    按照这个速度,最快三天便可抵达太原城。

    队伍出了太原城一路南下,走走停停。

    路上不断遇到北逃的灾民,见朱由校队伍经过,纷纷惊恐躲到路旁。

    朱由校看到许多灾民,都瘦得只剩皮包骨了,心里很是难受。

    他这次是特地赶去太原的,并不是带着赈灾粮专门一路镇宅的,所以给他们发了少量粮食后,只能继续赶路。

    就这么走着,越往南,越靠近太原府,道旁的土地越加干燥。

    到了傍晚,队伍已陆续经过了怀仁、马邑、朔州,到达宁武关。

    小住一夜,日次一早继续赶路。

    离开宁武关东行数里,朱由校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这里的山全秃了,树木也都枯死,道路旁不远处的土地,比之大同府境内的要干旱得更严重。

    放眼望去,道路两旁的田地里,如同有无数的黑色闪电在其上蔓延。

    那是因为过度干旱而开裂的土壤!

    周围还时不时有腐臭味飘来,钻入鼻腔,闻着相当难受。

    天空阴沉,只有几只乌鸦在上空盘旋,时不时发出几声?人的鸣叫。

    “嘎!嗄!”

    一路之上,竟然不见一个灾民。

    朱由校放缓马速,细细查看,这才发现道路两旁许多地段有一摊摊混着泥土的水渍。

    这些水渍有的散发腥味,有的散发腐臭味。

    水渍旁边路面似有拖扫痕迹。

    又前行数百米,他发现在这样的现象依然存在,忽然想到什么不由,面色一冷。

    “孙康旺!”

    “下官在!”

    朱由校以手指地,冷冷盯着他。

    “这一路过来,地上为何都有拖扫痕迹?”

    孙康旺被这么盯着,仿佛有一柄利刃悬在头上,只感觉头皮发麻。

    他不敢隐瞒,只能将事情如实相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