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弗吉利亚崛起录 > 第二百四十二章:资产的膨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澳大拉西亚军方将要扩张的一个常备师和两个殖民地师,他们的师长自然只能从目前已有的军队中抽调。

    所幸之前一二师的两??副师长在战争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刚好能够晋升到准将,来统御两个新成立的师。

    然后再把三师的副师长调到剩下的一个殖民地师,新成立的三个师的指挥官也就有了人选。

    至于近卫师新组建的一个炮兵团和步兵团,他们的团长大概率会让近卫师的两个副师长兼任。

    其实相比于殖民地师的师长来说,几位一二三师的副师长反而觉得近卫师的团长更有吸引力。

    别的不说,近卫师才是阿瑟的嫡系部队,不仅享受着远超于常规师的武器装备和弹药,后勤供给,就连福利体系也要比常规师好许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目前澳大拉西亚的人均收入在四十一澳元左右。按照规定,常备师普通士兵的薪资会勉强超过这一水平线,一般会达到四十三到四十五澳元左右。哪怕加上一些节假日的福利和补贴,最终的年收入也不会超过五十澳元。

    而近卫师的普通士兵薪资就达到了四十八澳元,几乎是常备师士兵薪资加福利待遇加补贴的总和。

    而且近卫师的士兵地位也要比常规师士兵高上许多。每一个来自于近卫师的士兵,几乎都是从常规师中百里挑一选过去的。

    这次的授勋典礼,一共让澳大拉西亚的军队增加了两个少将,两个准将,三个上校,两个中校和四个少校,其他的士官尉官也增加了许多,进一步丰富了军队中低层军官的储备。

    更重要的是,借着这次授勋典礼的机会,澳大拉西亚也正式诞生了三名新的贵族。

    首先是上一届政府任劳任怨的埃文首相。为澳大拉西亚政府工作了七年之后,阿瑟也赏赐给埃文前首相爵士的头衔。

    以后的埃文前首相也可以被称作埃文爵士,是受澳大拉西亚王国政府和王室承认的真正贵族。

    当然,爵士头衔没有领地,不可被继承,只是一个荣誉上的贵族头衔。

    但这毕竟也算踏入了贵族的门槛,在除了王室之外没有贵族的澳大拉西亚,爵士目前也算是真正的贵族。

    虽然没有真正的领地,但爵士头衔还是能每年获得一定的收入,这笔收入至少是澳大拉西亚人均年收入的三倍(勋章才是十倍)。

    和埃文前首相一起,被授予爵士头衔的还有一,二师的师长。当然,西尔维奥·隆尼·罗德林师长和菲里茨·莱纳师长之所以获得爵士头衔的原因,是因为阿瑟想更快的推动军功在澳大拉西亚的受认可程度,让澳大拉西亚人明白,阿瑟是绝对不会亏待功臣的。

    这样等到下一次战争之后,为了头衔,荣誉,勋章,奖励,军衔等各种数不胜数的赏赐,澳大拉西亚的军队绝对会一往无前。

    这也是君主制带来的好处之一,君主能够分封备受认可的贵族,这是平民踏上高层之路的天梯,自然会引得绝大多数人轰动和狂热。

    不过,阿瑟对于爵位的赏赐还是把控的很严的。澳大拉西亚发展至今也已经经过了七年多的时间,但目前也只是第一次对于贵族进行分封,并且还都是爵士这样更偏向于荣誉头衔的爵位。

    以后的澳大拉西亚的贵族势必要成为澳大拉西亚的一大势力,但阿瑟对于将来贵族的筛选也很严格。

    除了对国家有着重大贡献的人之外,想要成为贵族的话,也就只有靠庞大的军功了。

    至于像男爵伯爵这样可以继承的真正贵族,除了来一场赌上国运级别的战争之外,也就只有靠熬资历和贡献,或许能摸到一点边

    1907年11月7日,在政府官员的陪同之下,阿瑟又前往了新南威尔士州新修建的水库进行视察。

    因为澳大拉西亚独特的气候,导致澳大利亚大陆有很多地区处于缺水的状态。

    也庆幸于现在澳大拉西亚的人口并不是太多,哪怕目前工业用水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目前也还没有太大的用水问题。

    但这毕竟也是一个隐患,早在好几年前,阿瑟就下令在澳大拉西亚合适的地区修建大型蓄水库,来满足澳大拉西亚将来的人口用水需求。

    这些水库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大小,也被详细的分为工业用水水库和民用用水水库。

    工业用水水库这水基本上都流向于各大工厂和工业区,满足工业区的用水需求。

    民用用水水库的作用就五花八门,除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水之外,农作物的种植,畜牧业,甚至是目前澳大拉西亚已经蓬勃发展的电业,也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当然,电业其实也并不是用水,而是利用水库之间的水位落差,配合水轮发电机进行发电。

    目前澳大拉西亚最通用的还是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目前也只是在测试的阶段。

    当然,造成这一切的原因,还是澳大拉西亚拥有充足的煤矿资源,了盈利状态。

    目前的澳大拉西亚在东亚和南亚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望,澳大拉西亚生产的武器也逐渐的出口到了这些地区。

    当然,每年销售武器的大头,其实还是俄国和澳大拉西亚自己。

    俄国的远东军队纯粹是因为后勤运输的问题,再加上澳大拉西亚生产的德制武器质量确实不错,还不用和俄国产生任何瓜葛,因此和俄国的军火贸易一直没有断过。

    而澳大拉西亚国内虽然不需要太多的武器,但各种弹药和炮弹的消耗是真的不少。

    再加上这次军队的扩军,这些订单足够军火厂生产一段时间。

    军工厂和造船厂从之前的吞金大兽,现在俨然已经转变成了吸金猛兽。

    造船厂的盈利能力自然不用多说,光是和俄国的订单,就让造船厂赚了将近一百万英镑,再加上澳大拉西亚自己的订单,不仅造船厂的规模扩大了许多,各种建设更是没有停止过。

    当然,阿瑟的所有资产之中,目前赚钱能力最狠的还是本茨的汽车。

    虽然阿瑟很久都没有关心过汽车厂的收入,但汽车厂每月的收入还是会按时的转移到王室银行,并且交给肯特管家过目。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阿瑟真的差点吓了一跳。

    本茨汽车厂的汽车销售虽然没有一开始发售那么夸张,但也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的阶段。

    而且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家汽车厂商能够对本茨汽车厂形成冲击,哪怕历史上的福特汽车厂也做不到。

    仅仅到目前为止,本茨one才刚刚发售四年多的时间,就已经销售了超过两百万辆。

    虽然澳大拉西亚的工厂生产的仅有六分之一,但这也是足足两千万英镑的纯利润。

    更不要说来自其他工厂的分成,再加上美国工厂的纯收入,这四年多的时间,本茨汽车已经为阿瑟带来了七千六百二十一万英镑的收入,换算成澳元甚至达到了一亿五千两百四十二万。

    要知道,澳大拉西亚刚刚制定的,能够让澳大拉西亚的海军步入世界前十的造舰计划,也才动用两千万澳元的资金预算。

    这一亿五千多万的澳元如果全砸到海军上,打造一支世界前三的海军甚至也毫不夸张。

    毕竟如果按照四百万澳元一艘无畏舰来算,这些资金能够建造足足三十七艘无畏舰。

    而历史上,大英帝国自1906年到1914年建造的无畏舰总数量也才29艘,德国紧赶慢赶也才17艘,足以见得这笔资金的庞大。

    当然,实际的海军投入也并不能这么算。大风小说

    虽然无畏舰的造价确实不假,但想要让军舰真的形成战斗力,海军士兵的培养,军舰后期的养护花费,以及出现各种问题的维修费用,这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但不管怎么说,一亿五千万澳元绝对能够打造一支世界前四的海军,甚至除了英德之外,和其他任何国家都能够碰一碰。

    要说目前阿瑟的个人财产,那绝对算得上是富可敌国。

    目前阿瑟的私人财产高达三亿多英镑,虽然有一亿英镑借贷给政府,剩下的也有一半是不动产,但还是能够随便拿出来上亿英镑的可用资金。

    并且王室财团每年能够为阿瑟带来将近一千七百万英镑的税后收入,这样的赚钱速度甚至比澳大拉西亚政府都恐怖。

    阿瑟的财产每年给澳大拉西亚政府贡献的税收就高达三百万英镑,再加上各种经济的增长,澳大拉西亚的今年财政收入甚至有希望突破三千万澳元。

    经过实地测试,改进的MA107式马克沁重机枪确实要比之前的MA96马克沁机枪稳定性更好,冷却效果更佳。

    再加上新机枪的重量有所减少,更加适宜装备到部队。

    因此在阿瑟的见证之下,军方和军工厂签订了一份订单,力求在两年之内,将军队所有重机枪全部换装成新式重机枪。

    至于那些换装下来的老式马克沁重机枪,则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其他国家和地区。

    毕竟虽然MA96马克沁机枪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已经有些落后,看在一些亚洲国家的眼中,他仍然是一种强大的,前所未见的重火力武器,值得国家的军队去购买和装备。

    澳大拉西亚生产的武器有着质量保障,阿瑟也不用担心会没人购买。

    至少在整个亚洲的范围内,除了俄国之外,仍然还有三四个国家对于澳大拉西亚的武器感兴趣。

    特别是清国,上一次和澳大拉西亚进行了留学之间的交流之后,成了求购澳大拉西亚武器的国家之一。

    这个国家虽然比较落后,但挤一挤钱还是不缺的。

    再加上东亚和南亚的其他中小国家,相信换装下来的这一批重机枪会很快的出手。

    也庆幸机枪的改进比较及时,能够在军队正式扩张之前就装备的部队。要不然等到军队列装完毕之后再进行换装,那可就要额外多换装上百挺重机枪,也是一种不小的损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