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弗吉利亚崛起录 > 第二百六十五章:巡游尾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阿瑟在惠灵顿呆了大约一周的时间,不仅参观了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还在维多利亚大学内举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

    虽然不知道实际的影响怎么样,但从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师生们敬畏而狂热的眼神,以及大学生们卖力的回应来看,演讲的效果应该不错。

    离开惠灵顿之后,跟着舰队一起运输过来的汽车就派上了用场小】

    【说】

    乘坐着汽车,阿瑟一路向着西北出发,目的地是塔斯曼海南塔拉基湾的一个小镇,奥普纳基。

    这??小镇和新西兰的普通渔民小镇没什么两样,但对于目前的新西兰和澳大拉西亚来说意义非凡。

    自从1903年11月8日台风登陆新西兰之后,新西兰和整个大洋洲的局势就迎来了巨大的转变。

    首先是新西兰在灾难之后公投加入澳大利亚,组建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邦,之后才有了现在的澳大拉西亚王国。

    而台风登陆新西兰的第一个地区,就是奥普纳基这个看起来和其他地区没有什么两样的小镇。

    现在的奥普纳基小镇之外,还树立着关于当时台风事件的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吸引了很多澳大拉西亚人参观,这不仅是新西兰巨大灾难之一,同样也是澳大拉西亚的巨大灾难之一。

    这场灾难带给新西兰的损失不仅有十多万民众的伤亡,还有上百万只牛羊和大片农作物的损失,这也也是为什么截止目前为止,新西兰总人口也只有135万的真正原因。

    阿瑟在台风灾难纪念碑前站了许久,并且献上了一束鲜花。

    虽然这在阿瑟看来只是正常之举,但却让很多亲自经历了那次台风事件的新西兰人十分感激。

    毕竟那次台风事件之后,澳大利亚不仅向新西兰进行了捐款,阿瑟还分别以澳大利亚公爵和私人名义进行了两次捐款。

    在奥普纳基小镇做完了该做的之后,阿瑟顺着北新西兰的西部公路,一路直上,经历新斯普茅斯,皮奥皮奥,哈密尔顿,亨特利,怀卡托港,马努考之后,终于抵达了北新西兰的第二个目的地,奥克兰。

    此时的奥克兰是灾后重建的奥克兰,并且已经迅速重建成了北新西兰的第二大城市。

    这是因为曾经有很多奥克兰的市民选择继续留在奥克兰,哪怕当时的奥克兰经过台风的摧毁之后,已经成为一片废土。

    来到奥克兰之后,阿瑟发现,这片地区已经重建的很好。虽然目前工业区还不是十分发达,但农业和畜牧业遍地都是,这也清楚地表达了目前奥克兰的发展状况。

    在奥克兰内,也有新西兰三座大学之一的奥克兰大学。按照惯例,阿瑟也参观了奥克兰大学,并且进行了演讲。

    奥克兰人对于阿瑟的感激更深,毕竟如果不是阿瑟和澳大利亚的慷慨捐赠,恐怕奥克兰想重建的这么快也不可能。

    可以这么说,奥克兰人能够在几年内就迅速恢复灾难前的美好生活,阿瑟和澳这样也算一件好事,至少也能让效忠阿瑟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势力心安。

    毕竟如果阿瑟只认用自己从英国带来的官员,那么澳大拉西亚的本土势力一直就融不进阿瑟的核心属下圈子,对阿瑟的忠诚度也会自然降低。

    澳属帝汶作为澳大拉西亚最新纳入版图的区域,人口自然也是少的可怜。

    哪怕已经经过了几年的发展,目前澳属帝汶的人口也才堪堪突破一万,并且澳属帝汶的几乎所有人口都分布在帝汶首府帝力。

    如果说新几内亚是澳大拉西亚的重要粮食产区,那么澳属帝汶就更像是一个军事堡垒和前哨站。

    虽然只拥有一万出头的居民,但帝力周边却拥有高达三千人的驻军,还拥有多台电台,随时和澳大拉西亚国内进行联系。

    事实上,阿瑟和政府也确实是这么准备的。澳属帝汶短时间内是发展不起来的,因此,政府直接将其作为澳大拉西亚防御的前哨站。

    因为澳属帝汶目前仍然还拥有数千个葡萄牙人居民的原因,因此阿瑟在澳属帝汶待的时间也是最短的。

    虽然阿瑟对于亲眼目睹澳属帝汶的民间生活很感兴趣,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毕竟这片土地被澳大拉西亚吞并也才两年多的时间,并且帝力城市内还居住着数千个葡萄居民。

    虽然为了维持澳属帝汶的稳定,在正式吞并帝汶之后,罗曼总督就已经在这片地区组织了几次收缴武器的行动,不允许除澳大利拉西亚之外的居民拥有热武器,并且澳大拉西亚居民拥有热武器,都得在政府进行登记,每次武器的使用还必须上报。

    但这谁又能保证,这些葡萄牙居民中不会有潜藏热武器的人,就等着澳大拉西亚政府高官和阿瑟的驾临呢。

    正所谓功夫再高也怕菜刀,阿瑟哪怕有万全的准备,也不会去赌有没有人刺杀他。

    毕竟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有一个十分相似的,就是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奥匈皇储斐迪南。

    还有包括塞尔维亚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在内的诸多国王和高级贵族。

    这些人血淋淋的案件告诉阿瑟一个真理,那就是不管自己的身份再怎样高贵,不管自己再受多少人的爱戴,自己都是一个普通人,挨一枪照样会死。

    好好的国王不当,偏要拿自己的生命去赌,阿瑟可不会这么蠢。

    事实上,只要阿瑟不冒险,被刺杀的可能性就几乎为零。毕竟明面上有一个团的兵力保护,暗地里还有皇家安全情报局诸多情报人员的暗中跟随,阿瑟周边有任何异动这些情报人员就会第一时间出手。

    更不要说能靠近阿瑟三百米以内的,绝对都是身份已经接受过排查的。

    能靠近两百米的,甚至还要再接受一轮的搜查。除非是阿瑟特别信任的大臣或者官员,否则阿瑟的卫兵和皇家安全情报局的成员可不会讲情面,不接受检查那就先抓起来再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