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好男儿留什么辫 > 第229章粮食危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仲英是永历三十五年四月初八抵达琼州的,事分轻重缓急,马仲英并没有和朱慈?萆桃槭裁醇喙??拢??墙??仓迷谇碇荼凰?锷钡耐跣帐可鸺抑校?⒃鸪赡谖雷芷炻砹?煲话倌谖莱涞庇劳跷蓝印

    马六是马宝亲兵出身,去年被马仲英挑选入桂,有他“保护”永王朱慈??马仲英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

    安置好朱慈?荩?碇儆⒕褪亲徘碇葜??L焖蕖⑶碇葑し烙位鞫??洹⑶砩阶し烙?俣??叩热私?碇菹孪礁飨氐娜丝诨撇嵋约巴恋乜?训奶锬痘撇崛?克椭列性?

    牛天宿虽然是个寡廉鲜耻的小人,但毕竟在琼州做了七年多的知府了,对地方上的政务还是很在行的,再加上新投马仲英不久,为了身家性命,故尔对划分土地,安置人口之事也算尽心尽力。

    据牛天宿呈报,自南宁和滇西的百姓迁入琼州后,琼州的汉民已经增加了近一倍,约有十九万六千多人,这些迁入的人口分别安置在琼山、澄迈、临高等临海三县。

    只不过由于大军征调,大量的青壮被充入军中,所迁的百姓大多是老弱妇孺,这些人体力有限,及至如今琼州军控制的八县总共开垦了约二十八万三千多亩土地,开垦面积相比于去满清统治时期差不多多了一倍。

    至于从肇庆转运的百姓,因为数量比较多,到现在为止不过转运了一半,时下还有三万人滞留在雷州的海安所和锦囊所一带,虽然知府衙门发动了部分百姓帮助他们建造木屋,划分土地,但肯定赶不上春播了。

    “牛知府实心用命,仅仅三个月,琼州就增加了一倍的田地,你的功劳本帅记下了。”

    前者马仲英返回南宁时,马三德曾在迁入的百姓中布置了一百多个暗桩,现在牛天宿呈报的数据和暗桩汇报的数据几乎一致,这说明牛天宿做事还算妥当,故尔马仲英对牛天宿也不吝褒奖

    “当不得啊,当不得啊!这都是属下应该做的他当即拿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他之所以知道安南产粮,主要是他担任琼州参将期间,利用手中的权利,在陈宗昱他们的走私活动中拿过两成的干股。

    “你是说安南?”

    马仲英经董国卿一提点,也想到了明朝时期,安南就一直是东南亚地区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尤其是红河口三角州。北临北部湾,以越池为顶点,北起海防,南至带河口的海岸线为底边,构成三角形地区,主要由红河和太平江水系泥沙冲积而成。人口极为密集,大部分土地早已经开垦为水稻田,再加上安南特有的气候,水稻一年三熟甚至四熟,是以粮食产量惊人。

    “大帅高见,安南物产丰富,尤其是稻米产量,而且他们的粮价比国内要便宜的多,质量又好,咱们完全可以向他们采购,只要有足够的银子,还愁他们不卖粮食给我们吗?琼州和安南隔海相望,走水路不过五六百里,一个月就能往返一次,这可是天然的粮仓啊

    经董国卿提点,牛天宿也反应过来了,咱们没粮,但是安南人有啊,这年头只要有钱,还愁买不到东西吗?

    “安南……安南,安南向来就是我大明的藩属,当年我朝成祖皇帝因为安南内乱,不惜调派八十万大军助他们平叛,如今我大明落了难,他们提供粮食给咱们,岂不是理所应当的事,马三德,你立即去把杨帅、黄副帅,还有那个黄世贤请到知府衙门来,本帅要商议一下如何让安南人主动提供粮食给咱们琼州军。”

    可出乎牛天宿和董国卿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马仲英并没有接受他们的建议同意去安南买粮,而是如获至宝地召集龙门岛水师和原清军琼州水师主官,说什么要安南人主动纳粮,你当安南人都是傻子吗?大明都亡了二十年了,他们会顾念宗藩之情吗?再说了,就是大明还在的时候,安南也是和大明贸易,从没有无缘无故地将粮食送给大明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