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好男儿留什么辫 > 第547章郑军归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再议,再议能挡住水师比咱们多了数倍的楚军吗?三国时期刘琮向曹操纳降时,也是以看顾祖先为名请命留在荆州,可曹操同意了吗?”

    郑克?u虽然才十二岁,但却不是一无所知的幼童,身为延平王朱成功的子孙,他自然知道一旦投降楚军,他的性命和权位便不会再由他掌控。

    可是放眼望去,大殿内一众将官,除了黄良骥以外几乎所有人都赞同归顺朝廷的提议,这令他心神恍忽,也对把自己扶上延平王宝座的冯锡范充满了怨念,这出的是什么馊主意,还看守祖先陵寝?真投降了,鬼才知道马仲英会不会给本藩一杯鸩酒,又或者是三尺白绫?

    “藩主,您可别忘了,您是国姓爷的子孙,况且您也是楚国公的舅哥,有这两层关系在,楚国公断不会伤害您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末将以为藩主当趁楚国公没有被激怒前,早定大计,若是首鼠两端的话,引得楚国公不满,那就不值当了。”

    左军都督林亮此刻已经拿定了主意,他奉郑氏为主的目的是为了抗清,是为了恢复汉人江山,而不是当郑家的家臣,现在楚军恢复了三楚,恢复了南都,他自然是要去抗清前线,去和祸害了无数汉人的鞑子战斗,至于这天下到底是姓朱还是姓马,林亮并不在乎。

    黄良骥依旧固执己见,坚决认为不能降,为了坚定郑克?u守住东番的信心,他甚至将当年郑芝龙投清之后,国姓爷筚路蓝缕开创金厦抗清基地的事说事,当年明郑军面临的局面比现在还要窘迫,但还是拿下了金马澎湖和东番之地,和清廷对峙了二十年,如今水师虽然折损大半,但东番水域复杂,楚军想要上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明郑军则可趁此机会进取吕宋,保住郑家基业

    郑克?u心存犹疑,林亮和黄良骥争持不下,冯锡范又拿不出妥善的解决方案,其余各将或明或暗都表示愿意归顺由马仲英主导的大明朝廷。

    刘国轩终于动容,相反在郑克?u派出郑平安为使臣后,他也令弟弟刘国昌为谈判副使,随郑平安前往福建,并令他二人务必尽快和楚军达成款议,好早日回返大陆。

    这次刘国轩逼迫郑克?u和冯锡范等人归顺大明朝廷,他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因此在此之前,他已经数次和施琅联络,商议投降条件,现在只不过是把投降的对象由清变成了明,而且这投降名义上还不是投降,只是奉诏行事而已,这可比剃发易服,留着金钱鼠尾投降清廷体面多了。

    福建方面,杨延迪闻得明郑军同意奉监国号令后,心里也不免有些唏嘘,不过他还是遣人将东番同意归顺的消息以六百里加急的文书通报南都和广州方面,并要求监国行在和大都督府立即派员收编明郑军。

    对于郑军同意归顺之事,马仲英并没有感到意外,历史上,施琅攻破澎湖后,明郑军就是迫于清军的压力,接受了清廷的招抚,楚军开出的条件比清廷要优厚的多,他不相信岛上的明郑官员不动心。

    其实招抚明郑的楚军代表,马仲英早已拟定,正是留守广州的内阁次辅牛天宿,当然这招抚条件已经最优厚了,是不可更改的,双方的谈判其实也没有好谈的,只不过是协商了双方换防的时间,以及明郑军民的安置问题

    因澎湖战败事,明郑军留守东番的兵马只剩万人左右,但是这些人却无一不是海战的好手,正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残余的明郑军肯定是要编入水师的,东番的军民,则就地安置到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并由监国行在遣人至当地为东番百姓划分土地,调拨耕牛和种子事宜,至于那些精通造船和火器的工匠,那肯定是调至舶司和制造局。

    十月十六日,上上大吉,在将安置事宜都谈妥后,第三代延平王郑克?u亲自领东番文武百官,至澹水迎接楚军水师,并上缴延平王册封金册和大印。

    .

    三头蛇王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