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好男儿留什么辫 > 第625章知府大人不好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水东流下菊城,嶙峋黄石半江横,风颓断岸居民少,浪打扁舟过客惊,到眼蓼花开未了,浸空云气杳无声,阳阴洞里人何在,露白蔑苍月自明。

    元至正十六年,为了防备愈演愈烈的南方义军,元廷余阙重修安庆郡城,增墙高至二丈有六,浚通三道护城壕,引江水环之,封城西北万观门。据载:“忠宣公三引长江水。故道自枞阳门引达北门,汇于段塘;一自同安桥引达清水闸,由板井巷转太平寺绕八卦门、南门而东,与枞阳门濠合;一自便民桥引从清水闸,转外濠,北注段塘。

    正如当年的安庆旧城墙不能阻止蒙古大军挥师江南一样,这座重修的安庆城,也没有阻挡住农民起义军北伐,在短短五年后,也就是元至正二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章攻取安庆,因见安庆东控湖广,西扼江南,实乃金陵锁钥,遂命常遇春加甓焉。

    其后,明廷的历代皇帝都非常注重安庆城防,洪武二十三年,安庆卫指挥使戈预重修安庆府城,并疏浚护城河,加池深一丈。嘉靖二十年知府吴麟于城内加?以甓。明天启三年知府陈镳、通判欧腾霄大修城池,“今城砖大半载有天启二年黄石矶、鸭儿沟等造处,并陶人姓名其上。崇祯八年知府皮应举补其倾圮,知县黄配玄续砌周城、马道,北关一带增高雉堞,建敌台四个,三浚旧濠。

    但由于弘光朝的不作为,屡次加固的安庆城并没有成为金陵的屏藩,反而便宜了清廷,如今更是成为了楚军水师西征的拦路虎。

    自进了二月下旬以来,依靠着安庆两岸强大的火力,清军牢牢地把楚军水师挡在下游,连续的胜利令清安庆守将胡守忠和安庆知府张楷弹冠相庆,只认为有此江防要塞在,发匪定不能越雷池半步

    当然他们也知道安庆关系到湖口、九江的安危,虽然不将楚军水师放在眼里,但关防上却没有半分松懈,康熙十八年进士出身的安庆知府张楷甚至因为白天要忙于处理军务,只能于夜里问政,”

    张五气哭了,趴在地上不停地磕头,他相信朝廷是讲法律的,知府大人身为百姓的父母官,肯定会秉公执法的。

    张知府眉头一皱,瞥了一眼站在堂下旁若无人的王大德,转头问张五道:“你说王大德企图强歼你妻子,可有人证、物证?”

    “青天大老爷,当时小的家里都是王大德的家丁,他们可是亲眼所见的……。”

    张五声音越说越低,他又不是傻子,证人都是王家的人,又怎么可能替他说话。大风小说

    张知府大怒,将桉几上的惊堂木重重一拍,喝骂道:“混账,没有人证、物证,你居然敢来府衙告状,你莫非是来消遣本大人的,来人啦,拖出去重打三十大板。”

    “大人,小的冤枉呀……!”

    听到要挨板子,张五急的脸上涨的通红,只拼命地哀求,他没读过什么书,大字也不认识几个,又哪里知道告状是需要证据的,当时只凭着一时怒火,才拽着王大德见官的,谁知道林大德这厮居然反咬一口。

    “王老爷,你是苦主,你看这桉子是不是可以结桉了。”

    对张五是一个脸色,对王大德又是一个脸色,王大德好歹也是个举人,同门在朝为官的师兄弟也有不少,张知府自然要多加笼络了。

    “罢了,反正也没奸成,这棍就免了罢,我王大德好歹也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善人,犯不着为这粗莽汉子坏了名声,如今发匪寇关甚急,本老爷还要回去发动乡绅助饷,这就告辞了。”

    王大德鄙夷地看了跪在地上磕头的张五一眼,朝张楷拱了拱手就自顾自地出了衙门。

    “还不快出去谢谢王老爷!”

    张楷挥了挥手,喝退了正押解张五的衙役,心中却盘算起来,王大德说发动乡绅助饷,其意思就是明天要送钱来,这里面,肯定会有自己的一份,这会哪里还有闲工夫处置张五。

    正思量着明天能得多少银子的时候,一名差役却急匆匆地跑进了大堂,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大人,不好了,发匪举火夜渡,江上全是灯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