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原来三国可以这么读 > 第106章 灭了又一猪头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辽东这个问题一直很微妙。它名义上臣服于曹魏,实际上是个不折不扣的半独立邦国。曹魏在辽东只有名义上的管辖权,却没有军权、人事任免权、征税权等一系列实权。第一代统治者公孙康用“好友”袁尚和袁熙的人头换来了曹操的事实承认。后来公孙康自然死亡,两个儿子都很年幼,于是乎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即位了。

    可能有的大大看到这里会觉得些许奇怪:按照古代一直以来的“嫡长子即位制”,不是应该父终子继吗?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如果已故皇帝的子嗣们年幼,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一般是会选择已故皇帝的弟弟来继位;甚至即使已故皇帝的子嗣们年长,大家也会倾向于“立贤”而不是“立长”。

    因此,公孙恭的继位应属正常,并没什么篡位的嫌疑。

    曹丕自然是对公孙恭很认可的,封其为襄平侯兼车骑将军;而等公孙康的小儿子公孙渊长大并夺了其叔父的位子后,曹丕仍然笑呵呵地为其上了封号。看来曹丕很是明智,他在辽东实行的是“辽人治辽,高度自治”的政策,只要辽东的实际统治者你尊崇“辽东基本法”,不独立不反叛,我就认可你,给你虚衔,给你崇高的政治地位;置于你辽东实际统治者是谁得位是否符合民意“符合程序”,我都懒得管。

    而公孙渊夺其叔父之位,p民我窃以为有点过了。

    后来孙权为了夹击曹魏,派了两位“特使”带了不少珍宝,前去结交公孙渊。这公孙渊虽然号称文武双全,然而到了关键时刻还是露怯,他因担心给曹魏留下口实而斩了两位特使。p民我一直觉得他这么做实在是有些过分——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呢,你公孙渊可以拒绝和孙吴交好,但也不必杀人呀!

    但在古代,似乎这么做也只是“小节”,无伤大雅;真正要命的还在后面!

    因为公孙渊毅然决然地杀了东吴的两位特使,曹睿很是高兴,加封公孙渊为大司马兼乐浪公。大司马是官职,位列“三公”,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当年袁绍同志可是和曹操争这个争得差点大动兵戈);乐浪公是五等爵位中的第一等,也是不得了的。虽然这位都是虚的且比东吴的分封还低一点(孙权为了挖墙脚准备封其为燕王),但却也充分表现了曹魏政权给辽东政府一如既往的诚意。

    而这时公孙渊的脑回路开始短路了:他居然自称燕王,改元绍汉元年,并悍然出兵十五万浩浩荡荡杀奔中原!p民我每每看到这里就实在不能理解:你一个小小的辽东,偏安一隅苟延残喘,居然搞了孙吴又搞曹魏,搞“两个拳头打人”?

    这公孙渊完全不懂什么叫“统一战线”,而是一把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但你也不想想啊,你斩了东吴的特使还好说点——毕竟人家东吴天高皇帝远一时也不能拿你怎么样,但曹魏可是和你辽东接壤啊,灭你那可是分分钟的事情!

    何况此时的曹魏是那么的强大。

    这真是赤果果的nozuonodie!

    而此时辽东境内还是有明白人:副将贾范和参军伦直都说我们现在还不能轻举妄动。参军伦直一连说了.三项所谓的“不祥之兆”,其中最后一项是一块“不死之肉”,p民一直对此很是好奇,突然有一天灵光一现有了答案:这应该是民间俗称的“太岁”,也就是“肉灵芝”啊!

    而公孙渊不仅根本听不进去反对意见,而且还一怒之下把这两名官员都杀了!看来其刚愎自用、残忍好杀已经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

    这边曹睿闻讯和司马懿商议:这该死的公孙渊接下来将会有何举动?司马懿说了,摆在他面前的有三条路:如果此人带着部队民众辎重赶紧跑,这是最明智的,将会很麻烦;如果他据守辽东,这麻烦也不小;如果他坐守襄平孤城,那他就彻底完蛋了!

    这公孙渊倒也并不太傻,他采用了司马懿所说的中策——也就是据守辽东。司马懿这次虽然粮草充沛,但在敌人的地盘上长期这么耗下去也是会吃亏的!于是乎便避实就虚直捣黄龙,以便调动敌军围点打援。这边卑衍和杨祚果然上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