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之强兵系统 > 第18章 再次扩军一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下雄关,莫过于秦之函谷。

    函谷关立在肴涵通道,一侧是黄河,一侧是肴山。

    整个肴涵通道,延绵数百里,而函谷关正好设立在黄河南岸最险要的地方,那里地势狭窄,兵力施展不开。

    战国两百年,山东六国多次联军攻打函谷关,都被挡在外面,因为后勤无功而返。

    可是,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黄河之水,冲击河堤两岸,将函谷关靠黄河的一边,因为淤泥冲出一段平整宽阔的堤岸。

    人们再也不需要通过函谷关,便能从其侧面进入关中,秦函谷关失去了作用,汉朝便在另一个地方,建立的潼关。

    秦函谷关被废弃,但是汉朝依然建立了函谷关,不过这个涵函谷关,却被移到肴涵通道的别处,险要远远没有秦函谷关了。

    潼关取代了秦函谷关,成为关中防御山东的重镇。

    潼关位于弘农郡华阴县境内,不属于刘璋管理范畴。

    如若是平常,刘璋肯定是不能出兵占领潼关的,因为无论是弘农郡还是朝廷,都不允许他这么做。

    可是现在,朝廷很快就自身难保了。

    不过现在,他开始做好准备了。

    明里,他派出心腹以军务为由,进入潼关进行兵力的侦查。

    暗里,派出斥候,乔装打扮,画下潼关周边的地形图。

    .......

    太守府,议事厅内。

    “增兵?”管理一郡财务的计曹,不待郡丞开口,便先质问刘璋。

    “太守大人,四个月前,咱们郡就招募了一万新兵,现在又要扩军,这又得耗费多少钱粮啊。”

    “咱们还有多少钱粮?”刘璋也不恼怒,笑呵呵的望着计曹。

    “启禀大人,”这些数据,早就在计曹脑中,他立刻回道:“长安府库中,还有钱五千五百万,金两千斤,粮草十五万石。”

    刘璋心中略微思考一番,然后开口道:“如此钱粮,还可招兵一万。”

    “大人,属下反对扩军!”

    郡丞站了出来。

    “哦,你为何反对?”

    “京兆尹总共人口二十八万,我等已有将士一万三千,足够护卫我京兆尹,再行招兵,恐民间青壮不足,耽搁农事!”

    汉朝重农,尤其是属于关中核心地区的京兆尹。

    黄河分支渭水贯穿京兆尹,并且渭水多条分支南北贯穿十县,可以说京兆尹十个县,都是农业大县,良田耕地无数,水源丰富。

    整个京兆尹,别说养活二十八万人,就是一百万人,也是没有问题的。

    刘璋当然知道郡丞说的是实情,京兆尹只有二十八万人,只是因为朝廷搬到了洛阳,人口都迁移去了那里。

    “郡丞所言,虽然不错,但我决意扩军!”

    “末将赞同大人扩军!”几个被刘璋提拔上来的别部司马、校尉等齐声喝道。

    京兆尹原本只有三千人时,他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官,可是当曾兵一万的之后,他们都被提拔上来,权利也增加了不少。

    没有那个将领,会觉得自己麾下兵少。

    尝到了兵多的甜头,他们当然会支持。

    虽然他们都知道,自己所领兵马,很有肯能不会增加多少,但是再次增兵,他们也是喜欢的。

    早就听商队和来往的百姓谈论,山东诸郡一郡有多少士兵,而他们关内几郡,兵马稀少,他们早就眼红了。

    “太守大人,还请慎重考虑,千万不能穷兵黩武啊!”几个文官,一看将领出来瞎闹,立刻就慌了。

    他们也开始集体抱团,希望刘璋打消扩军的念头。

    刘璋将众人的表情,观察在眼里。

    他知道,将领们很多是自己提拔的,而且扩军对他们来说也有好处,他们肯定是支持自己的,那么就得说服这些文官了。

    至少,在他们没有明确反对自己之前,只能说服。

    “诸位且别忙着反对我,我有扩军的理由啊。”刘璋开始自己的表演了。

    “请大人示下!”郡丞立刻问道。

    “刚才计曹已经说了,长安府库,存粮和钱足够招募一万新兵,我京兆尹完全可以维持两万三千人的军队一年的用度。”

    “京兆尹有人口二十八人,其中青壮五六万,虽然已经招募了一万青壮,但再招募一万青壮,民间也有三万余青壮,足够维持农耕。”

    “这一万新军,我打算采用兵农结合,闲时集合在各县训练,忙时各自归村务农,这样就不会耽误农事!”

    这样一来,新兵的战斗力虽然差了一下,但是却能保证农事,正好堵住了这些文官的嘴。

    听到这里,郡丞等人的脸色,才好了一些。

    在他们这帮文士眼里,维持民生,保证百姓农事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大人,这样兵农结合,如同先秦一般,却是不耽搁农事,可是为何要招募这一万新军呢?”

    刘璋刚才这几句话,说明了京兆尹是可以再招募一万军队的,可是他又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原因来。

    略微思考后,他便道:“如今山东诸郡,大郡拥兵两万余,小郡拥兵一万,只为防备黄巾。虽然如此黄巾扑灭,可是各地依然有黄巾余孽作乱,流窜各地,滋扰百姓。

    京兆尹虽然有兵一万三千,可是分守各地,兵力就捉襟见肘了,我增兵一万,也是为了京兆尹的安全。”

    ......

    刘璋毕竟是朝廷任命的京兆尹太守,有得军队支持,即便以郡丞为首的文官,还是有些反对,可是事情依然是定下来了。

    郡尉、校尉和司马立刻分头行动,开始增兵的第一步——招募青壮。

    他们又在京兆尹十县设立招兵点,各县青壮又陆陆续续报名。

    武库中,刀剑等兵器不足以武装一万新军,长安城内开始打造兵器。

    然而,最难的还是防具。

    甲胄的制作,是最复杂,最慢的。

    甲胄的稀缺,远远高于兵器。

    普通士兵,是没有资格穿戴甲胄的,只有精锐士兵,才能穿戴竹片扎甲,到了将领级别,才有资格穿戴皮甲。

    那些高层的将领,才能穿戴铁甲。

    两个月的时间,一万新兵就招募好了,虽然兵器还没有齐全,但是已经开始训练了。

    秋收,不知不觉中来了。

    洛阳城内,何进终于如同历史一样,采用了袁绍的计谋,招募四方诸侯,带兵入京,诛杀宦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