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之强兵系统 > 第29章 进攻槐里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然右扶风和左冯翊在籍人口加起来,也只有二十三万,还没有京兆尹一郡多,但是这两个郡也是关中核心,土地肥沃,水源丰富。

    只要能安定下来,三郡耕地加在一起,可以养活两百万百姓,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只是,自从王莽新政之后,关中地区大乱,百姓十不存一。

    后来,朝廷又迁移到了洛阳,关中三郡的人口一直没有增长起来。

    也是因为西边羌族经常叛乱,威胁到长安附近,很多人也迁移到了洛阳。

    刘璋起兵反董的第一步,是攻占潼关,这样一来便能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

    第二步,便是壮大自己的势力。

    在董卓掌控朝廷,当上相国后,他就利用手中权力,将右扶风和左冯翊原本的太守给撤了。

    这两郡太守,原本也是在汉灵帝刘宏手中,花钱买来的,也没有什么本事。

    他们被董卓罢黜后,也不敢有怨言。

    现在右扶风和左冯翊两郡的太守,都是董卓的人。

    右扶风太守,名为董成,是董卓族人,年约四十,武艺不俗,也有治理地方的能力。

    他被任命为右扶风太守,不过三个月的时间,利用董卓的权威,他很快就在明面上,掌控了全郡。

    如今郡内官员,都知道董卓掌控朝廷,所有人也都不敢违背董成的命令。

    只是,刘璋做事周密,在丰水击败牛辅,竟然没有一人逃脱。

    所以到现在为止,他都不知道牛辅已经被刘璋给打败了,更不知道潼关被夺取了。

    然而,当曹操矫诏传到他这里的时候,他才警醒过来。

    他立刻召集郡内军队,命其严加防守,密切注视周围动向。

    果然,在刘璋一万大军从新丰县渡过渭水,进入右扶风的时候,就被发现了。

    右扶风郡治槐里,在右扶风最东边,紧临新丰县。

    刘璋大军出了新丰县,便到了槐里县。

    槐里县在籍人口九万,全郡士兵加起来,也只有四千,这还是董成上任之后,招募了两千。

    只是时间尚短,新招募的两千士兵,操练次数不够,战斗力低下。

    然后,董成顾不得这么多了,他听到斥候的报告,立刻命令他们再探,一定要探得地方的详细情报。

    从东面而来,只有可能是刘璋的军队。

    董成立刻召集槐里城内的军队,然后关闭城门,准备守城。

    同时,他派出士兵,通知右扶风其余县城,命令他们派出军队,支援郡治。

    作为右扶风的郡治,槐里城内只有两千士兵,其余两千士兵,分布在其余县城,维护当地治安。

    只是,槐里县距离新丰县太近了,刘璋大军进入槐里县后,便直扑槐里县城,沿路县城,一概不管。

    那些小城,看到刘璋旗号,也不敢阻挡。

    他带领大军,在槐里县城外。

    看到槐里县城紧闭城门,不由得皱眉。

    诸将看来,“主公,看来右扶风早有准备。”

    “嗯!”刘璋点了点头,“我们一万大军前来,他若是没有发现,那就太差了。”

    “那现在该怎么办?”

    “既然对方有所准备,我们也不急于攻城,先派人前去劝降!”

    很快,就有一个士兵,骑着战马靠近槐里县城。

    此时,董成也登上了城头,望着城下的大军。

    忽然看到一士兵策马靠近城墙。

    “来者何人?”

    “我乃京兆尹太守麾下什长!”

    “所为何事?”

    “前来劝降!”

    “劝降!”董成一惊,心中猜出了一些,难道......

    “刘璋不在京兆尹好好呆着,为何带兵犯境?”

    “诸侯会盟,讨伐董卓,我劝大人开城投降,还可活命,不然城破之时,便是大人殒命之日。”

    “大胆,刘璋竟敢反叛朝廷,随意攻打州郡,你且回去告诉你主,我董成绝不投降,就是死也不可能投降的!”

    劝降士兵,不再多说,掉头就走。

    “如何?”刘璋离得远,并没有听清他们二人说了什么。

    “启禀主公,董成说死了,不投降。”

    “下去吧!”刘璋挥了挥手。

    随后,他望着身边将领,笑道:“既然他不肯投降,那便退后十里扎营,命令士兵休息一夜,明日再行攻城。”

    “喏!”

    众将开始带着军队,后队变前队,缓缓撤离。

    刘璋带着几百骑绕城观察槐里县城。

    槐里城不愧是右扶风郡治,城墙高不说,城外还有护城河,如果强攻,恐怕会损失不少士兵。

    在城外观察了一段时间,刘璋一时间也想不出来如何破城,便带着骑兵离开。

    不过,他还是在槐里县城附近,留下了大量斥候,命他们打探槐里县周围情况。

    毕竟在境外作战,周围环境不熟,一切都要打探清楚。

    等到刘璋返回时,刘唱等人,已经在十里外开始扎营。

    看着敌军离去,董成才离开城头,返回太守府。

    他不敢大意,命令一个军侯留在城头上,其余将领,也都跟着他一起回了太守府。

    “可有破敌之策?”董成召集城内诸将询问。

    一将建议道:“敌军远来,疲惫不堪,不如夜袭!”

    这是惯用的办法,在历史上,也多次用到。

    董成一听,却道:“槐里临近京兆尹,何谈敌军远来。”

    那提出建议的将领,顿时就不说话了。

    董成一看其余将领,都不说话了,也知道自己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又道:“夜袭之策,虽然不错,可是此时却不可取,我城内只有守军两千,我观敌军约有万人,若是夜袭,恐不能胜,不如先固守城池,等诸县援兵前来再说。”

    众将思来想去,也绝对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同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城内兵少,无计可施!

    刘璋原本还担心董成派人夜袭,在晚饭过后,他还命令部下分出三千人出营,守在营寨两边,等待敌军前来。

    结果等了一夜,发现敌军都没有前来夜袭。

    快天亮的时候,这三千人才返回大营休息。

    天亮之后,火头军开始做早饭,士兵们开始起床,然后打水洗漱,用早饭。

    整顿之后,便开始出营列队,准备出发。

    刘璋骑着战马,带着五千人朝着槐里县出发。

    那些留在槐里县附近的斥候,目前还没有消息传来,他只能强攻槐里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