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之强兵系统 > 第108章 长安南门阅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璋征服四方,关中本土少有战事,百姓慢慢变多了。

    以关中肥沃的土地,养活数百万人,完全不是问题。

    关中的人口,远远没有到饱和的地步,原本迁徙到益州去的世家大族,一些慢慢将家族又迁了回来。

    作为刘璋集团的治所,长安城有着天然的优势。

    刘璋麾下的世家大族,为了能紧紧跟随刘璋,在集团中占据有利地位,纷纷将家族迁了过来,长安城越来越繁荣了。

    虽然如今长安城只有三十万人口,距离汉朝顶尖时期的一百万人口,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差距却在慢慢减小。

    不知不觉,196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很快秋收也结束了,各地百姓收割粮食,缴纳粮税。

    粮税入库后,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府,都有一段时间的清闲。

    百姓留下口粮,然后将多余的粮食卖出,换取布匹和五铢钱,官府为了平衡粮价,也会收购市场上的价格,进行调控。

    在刘璋麾下,世家豪族的权力,得到极大的限制和管控。

    然而,随着刘璋地盘的增加,所需基层官员也要增加。

    这些基层官员,以往都是各郡县的孝廉担任,可是孝廉的数量远远不如官员的数量,基层官员,往往被各郡县的世家豪族给分了。

    这也是皇权不下乡村的原因。

    为了堵住世家豪族的口,刘璋没有取缔孝廉,但是基层官员的管控却是严格了许多。

    村有村长,亭长,乡有三老,游击。

    县有捕头、文书等小吏。

    这些小官以前是由县令做主,或者直接由下面推选。

    可是刘璋的地盘,是他一步步打下来的,凡是明面上不服的人,都被他杀了。

    所以他在地方上官员的控制,还是比其他诸侯要严格一些的,村、乡、县级别的小官,即便是举荐,也需要考察一段时间。

    而县尉、县丞、县令开始高于400石的官员,都需要长安州牧府任命。

    这么多的官员空缺,而刘璋又不想世家豪族做大,他便在几年前建立了长安书院,专门选拔家世清白的子弟入学读书。

    如中富农、寒门、良家和落魄贵族。

    通过长安书院,来招收这些子弟入学,专门培养他们如何当官,如此来稀释麾下世家豪族出身的官员比例。

    作为一个新生势力,刘璋掌握了兵权,他在集团中说话的分量是极大的。

    各地无事,刘璋来了兴趣,要在长安城外,举行阅兵。

    阅兵自古有之,一为彰显国力,二为震慑四方,虽然所耗不少,但群臣之中,也没有人反对。

    经过半个月的准备,十月下旬某日,阅兵在长安南门外举行。消息传开,长安城内各方细作,秘密接触将情报传递回去,他们密切关注刘璋的这次阅兵,竟然没有一方势力想搞破坏。

    当天清晨,刘璋以及夫人吴婉在一众亲兵护卫的层层保护下,登上城楼。

    长安城南门城楼,比城墙还要高。城楼有两层,第一层宽阔,第二层稍微狭窄一些,两层都可站人。

    战时弓箭手和哨兵可登高于此,现在却成为了刘璋等人观摩之所。

    为了保护刘璋安全,长安县令早就命衙役清查南门周围,确保没有刺客埋伏。

    刘璋与众臣登上南门城楼二层,各方诸侯使者以及次要官员则在一层。

    城墙上面,城楼周围都是精锐士兵守卫。

    不过,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刘璋也是允许百姓登上城墙,观看阅兵的。

    长安城极大,南面城墙长也有很长,平时城墙上面,只有些许士兵在巡逻,可是今天因为刘璋的允许,天才刚亮上面就挤满了人。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上面的人越来越多。

    刘璋在城楼二层上安顿好后,便问左右:“什么时辰了!”

    左右回道:“快九点了!”

    原定计划,便是九点开始阅兵。

    “东西都发下去了吗?”

    “发下去了!”

    刘璋一挥手,左右心腹立刻往后退了几步,立在一旁伺候着。

    二层虽然比第一层窄,但是人却少了许多,不仅摆了几排坐垫,还摆放了案几,案几上面还有新鲜的瓜果和美酒。

    一层看似宽广,可是人却比二层的要多出不少,自然是没有设案几的。

    此时,城楼上面,许多有身份的人,都被士兵发了一本册子。

    这本册子上面,记载了阅兵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还有各部队兵种检阅的顺序。

    刘璋麾下,如今可谓人才济济,战将数百。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谁都想成为刘璋麾下第一战将,也都想领着精锐士兵。

    刘璋麾下的军制,基本上延续了汉朝的军制。

    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二伍为一什设什长,五什为一队设队长,二队为一屯设屯长或称屯将,五屯为一曲设曲长或称军侯,两曲为一部,设司马或军司马,能单独领兵的可称别部司马。

    这是基层军制,在这之上,还有营和军之分。

    军官往上更加复杂,不过到了都尉级别,就可以单独领兵作战了。

    然而,谁都知道,看一个武将的地位,不能只看他的军职,还要看他所带的兵的质量和数量。

    在刘璋麾下待久了的武将,都知道刘璋麾下有多少精锐部队。

    其一,龙骧重骑兵,战场上的坦克,能碾压一切兵种。

    其二,虎威轻骑兵,冲杀速度快,追击能力强。

    其三,落日弓手,射击距离远,射速快。

    其四,虎步枪兵,以野战,阵地战闻名。

    其五,疾风盾卫,以攻坚闻名。

    其六,铁壁盾卫,以极强的防御出名。

    虽然每支部队的人数不多,但是其精锐却是无人能及。

    这六支部队,不仅兵员强悍,而且装备更是让人眼红。

    其七,西凉铁骑,主要由羌族骑兵组成,还有少量汉羌杂交后裔。

    其八,匈奴骑兵,主要由南匈奴部族组成,着轻甲,来去如风。

    其九,蜀地山林兵,以弩和柴刀为武器,横行山林,健步如风。

    其十,重甲步兵,步兵中的精锐,是刘璋整理高顺遗物后,命人训练出来的兵卒,比陷阵营要弱一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