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顺县太爷 > 第207章 争水源自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绿蝶,已经无碍了,我正好有话问他,收剑。”

    看了一眼绿蝶持剑站在旁边,对屋里屋外的人震慑力太大,话都已经说明白了,料他们也不敢再耍小心眼。

    “铛!”

    一声铁剑入鞘的清脆声音,在屋里格外刺耳。

    收起长剑,绿蝶瘪着樱桃小嘴,满脸的不高兴,她瞪了对面的那些人一眼,才扬起高傲的头颅。

    不想看那些满口脏话的护院家丁,撇头盯着雕花窗户,也不知道是在生闷气,还是在听外面的雨落之声。

    见绿蝶不再理会他们,那些护院家丁赶紧去扶住受伤的王二雷和王三雷,把两人抬至屋外。

    已经是寅时。

    也就是凌晨四点多的样子。

    这个时候,人的意识是非常清醒的。

    王文在门外总算才敢蹑手蹑脚的往屋里走,他时刻的盯着绿蝶,生怕她记恨之前的言语放肆,要是扔一个梭镖,就太亏了,看上去就显得有些胆战心惊。

    李九章示意他坐到八仙桌的对面,然后才询问道:“你是丰山大王,那此刻丰山上的土匪就是绑架王斯的那伙人吗?”

    王文抬眼瞥了一眼,摇了摇头说道:“丰山上面没有土匪,至于我兄长被劫持到了什么地方,我也无从知晓,只是感觉不像是冲我来的,更像是冲老爷你去的。”

    听他说完,李九章面色有些失落,看来一连连长杨展国带着20名衙兵和3名巡检差役,上去要扑个空了。

    看了一眼桌对面王文身后,门外的雨势,连下一夜的大雨,希望丰山湖水库的搪塞情况,能够被杨展国随机应变的处理好。

    见县太爷在发愣,王文一改之前的二老爷形象,有些怯生生的询问道:“老爷,那个,乌…乌龙山真的被你们官府剿灭了吗?”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还在思考杨展国的进度,结果他的问题,又让李九章眉头微皱,快班捕头李东带着100人去乌龙山。

    又是连夜大雨,料想他的进度也不会多快,下着大雨又要顾及土匪,又要顾及搪塞水情。

    如果李九章在清江城里大费周章,带来的时间差优势丧失,吴麻子有了准备,也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还有去鹿溪沟的壮班刘涛那一部分人,他们应该是最轻松的,但是在勾栏院和胭脂姑娘耍了一夜,只希望那货的身体吃得消。

    “当然,清江境内的乌龙山,鹿溪沟,还有你们这丰山,今晚都不会平静,你以为本官敢只身犯险,就没有倚仗?”

    其实知道王文问乌龙山的意思,李九章干脆直接把底牌和部署再透一些给他,是想用震慑力,让他打消耍心眼儿的心思。

    “不过你放心,在你王家府里,你就是二老爷,本官只是剿灭丰山上的匪患,救出衙门的工房副房首,你若是识趣,一切都好说,你若是耍心眼儿,本官就拉你出来给清江百姓一个交代。”

    现在李九章在心理上占据着绝对优势,话就要说得满一点,他这个丰山大王,还是有商量的余地。

    但是话偏偏又故意不说明,王文是个读书人,留给他思考的余地即可。

    若是话说太明白,弄不好还真让王文琢磨回过神。

    所以要让他去猜,这也是领导者维持威慑力的手段之一,不要小看了心理学和管理学知识。

    现在给他留条活路,就是给自己和绿蝶一条活路。

    因为李九章也不知道绿蝶的衣袖里,到底还有没有梭镖,真的是个谜,但是绿蝶听到李九章的吩咐,立马就撤回长剑。

    所以李九章猜想她衣袖里,应该没有梭镖暗器了。

    因为夏季的丝绸白衣,也藏不了多少暗器。

    其实即使现在王文这个慈眉善目的中年男人坐在自己面前,他还是拿不准,因为总觉得这王家府里太蹊跷。

    王文拱手严肃的说道:“老爷放心,我们丰山其实压根儿就没有土匪强盗,他们跟着我,也是我们迫不得已,只不过是为了自保而已,不信老爷天亮可查访我丰街乡的农户,我王大善人的名声可是如假包换。”

    李九章轻笑一声追问道:“说说看,怎么个迫不得已?又是怎么个自保?”

    其实来之前就听兵房房首说过,丰山土匪的构成比较特殊,农户土匪切换自如,这也是李九章最开始没有当回事儿的原因。

    谁曾想这个丰山大王,若是换个人来,还真搞不定,因为谁能想到甲长的弟弟,人称王大善人的王文是这里的土匪头子?

    剿匪就要牵扯巡检和甲长,王斯当了副房首,甲长重担就落到王文身上,岂不是跟着土匪去捉土匪。

    这种情况谁也玩不转。

    王文苦笑道:“老爷有所不知,我丰街地少山石多,所以全指望丰山湖水库养活,下游都对丰山湖水库垂涎已久,谁掌握了水库闸口,谁就掌握了丰山水渠的灌溉,所以我们也是不得已,才从父辈开始就在丰山上逐年打着丰山大王的旗号守住水源。”

    水源沟渠自古以来就是农民最看重的命脉,关系到饮水、灌溉、洪涝抗旱等问题,所以争夺水源永远是农村最关心的问题。

    上游争水源,下游争水渠,械斗是很常见的事情。

    “好了,我懂了。”李九章伸手拦住他继续说下去。

    上游争夺水源,再结合丰街乡的物产农业情况,水源是他们的死穴,就算农作物歉收,下游丰收也会因为水源在他们手里接济他们。

    这是一种平衡,要是打破这种平衡,上游表演个洪涝再开闸放水,或者干旱拦住水源,说也不会好过。

    一般闸夫都是当地人,肯定和甲长一个立场。

    但是上游要是敢胡来,那么自然就会闹到县衙去。

    李九章顺着他的话继续追问:“本官问你,丰山水渠的下游,咱们县衙的官粮粮仓,在那个厢甲保,甲长是谁?”

    王文连忙回答道:“丰山渠下游是花溪,夏麦秋粮的粮谷税赋都要集中到花溪粮仓,花溪甲长叫熊宝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