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制霸工商业 > 第91章 以农书为聘礼,李二狂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极宫内,长乐门附近的一个小院里,陈术再次来到了李清婉住的房门前。

    “清婉,你要是再不开门,我以后就再也不来了,让你永远见不到我。”

    李清婉不为所动。

    “那我走了。这一走恐怕就是永别呀,你多保重。”一阵脚步声越来越小。

    “别,别走……”门突然被拉开。

    李清婉终于见到了那个她朝思暮想的人,正在门口一脸笑嘻嘻着轻轻原地踏步。

    “你还是那么坏!”

    “你还是那么美!”

    说着话,陈术身形一闪,呲溜钻进房中,一把拉住李清婉揉进怀中。

    “小傻瓜,你都瘦了,是不是想我想的了!”

    “嗯!……才没有……”虽然第一次被陈术抱进怀中,可这个拥抱她渴望了太久太久,想念了太久太久,甚至在灞河救济点时就萌发了这样的冲动。一时间,竟泪流满面。

    在父亲、兄弟们被从东宫带走时,她惊恐、悲痛、无助,家突然没了,家人身陷囹圄。她就像一株习惯了生长在温室的花朵,突然被丢在了漆黑的雨夜中,孤零零的,任凭风吹雨打。

    夜,黑到看不清未来;夜,冷到心如死灰。

    只有远处那一片通明,还温暖着她。可那片通明虽然越来越璀璨,却离她越来越远。

    那是一处来自灞河救济点的通明,是植根于她心头的通明。

    这时的她,孤独、无助,就更加渴望一个拥抱,一个来自那个心心念念之人的拥抱。

    可是陈术每次来时,她都躲在屋内不肯见。已直说了,娶了自己会连累陈术,可是陈术依然不改初衷。她只好继续避而不见,希望时间能让自己忘记,也让陈术忘记。

    可事与愿违,越是不见,这份思念就越是沉甸甸。

    “清婉,我今天就回去准备聘礼。别再折磨我了好吗,也别再折磨自己了。”

    “可是,我好怕,怕这样的事会再发生。每当想到父兄身陷囹圄,阿娘带着我们几姐妹,被赶到这个偏僻小院,我就怕,怕将来的我,也会成为这样。”李清婉不停的抽噎。

    在母亲面前,为了不让母亲更加伤心难过,她一直都强颜欢笑,把一切负面的情绪都深深埋在心底。她知道,母亲也在苦苦支撑。

    如今,被陈术拥入怀中,她紧紧搂住陈术的腰,用力把脸贴在那宽阔的胸膛上,感受着那强而有力的心跳,她感到无比的踏实。她终于可以宣泄一下压抑良久的情绪,终于,她放肆大哭。

    “不怕,不怕!咱不怕。”陈术轻抚着李清婉的后背,在她额头轻轻一吻,“你放心,我有能力保护你们,以后不会让你受一丁点委屈。”

    “等会儿,我就去找陛下,我手里可是有一个法宝。只要送给他,保准他会开心到蹦起来,到时候也会对你父兄更好一些。”

    “好,我听你的,我等你。”

    小院的佛堂里。

    一位美妇,心如止水,虔诚礼佛。这美艳小少妇,正是原太子妃,郑观音。

    受她父亲的影响,自小笃信佛教,一直虔诚礼佛。在太子出事后,家人被褫夺一切封号,从皇室除名。

    李二虽然对外宣布,把他们全家除李清婉以外,或送入司农寺,或送入掖庭。那样宣布只是为了在法理上把他们剥个干净,让他们不能再有丝毫异动。

    可是,既然命都留下了,当然不会在生活上为难他们,以前的待遇是别想了,不过也绝对可以吃喝不愁,富足安乐的过完下半辈子。

    所以,除了教导几个女儿之外,郑氏就一心念佛。

    历史上的郑氏,一直活到将近八十岁,快熬死了李二全家人。如此长寿,与清心寡欲、青灯古佛的生活是分不开的。

    “清婉愿意见你了?”

    “见了。我这就回去准备聘礼。”

    “不必了。”

    “不必聘礼,也不要大肆迎娶,我这里吃斋念佛,什么物件都用不上。你今天就接清婉回去,不要声张,越简单越好。”

    “一切低调行事,不引起别人关注,甚至被人忽视、淡忘,大郎父子才能尽快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大肆操办,会勾起众人对他们父子的谈论,这样会让一些人不安,等于是在把大郎父子放在火上烤。”

    陈术听郑氏说的很有道理,看的也很长远。可这就委屈了李清婉了。

    “那就按岳母说的办。”

    “你倒是改口挺快!”郑氏看了一眼陈术,心说这小子打蛇上棍,倒是机灵啊。

    “小婿心里早就改口了。只是未获岳母准允,才一直没叫出口。”说到嘴甜,陈术可是毫不含糊。那就再让你多甜一点吧,我早就在心里叫过你岳母了。

    “大郎父子能有性命留到今天,还多亏了你。清婉也跟我说过你们的事,把她交给你,我放心。”

    “小婿绝不让岳母失望。”

    别过郑氏,陈术直接去找了李二。

    “你小子怎么舍得进宫来找我,不都是一直我这个皇帝去给你请安吗?”李二呵呵笑道。

    “哎呦!我滴陛下呀!你这话要是让别人听到非喷死我不可。”

    这是在内朝,相当于李二的私宅,所以说话也随便一些。

    “哈哈,你会怕别人喷?那他离倒霉就不远了!”

    “不说那个了。陛下,今天我可是来给清婉送聘礼的。”

    “送聘礼的?车停在哪里了?拉了几车?”李二一听,陈术送聘礼,顿时来了精神。

    陈术可是个大唐超级狗大户,他要是送聘礼,那绝对不会少了。

    “车?什么车?”

    “装聘礼的车啊?我跟你说,少了我可不答应啊!”

    “嘿嘿,保住会答应,说不定还会再陪嫁个公主给我!”

    “你居然敢打我闺女的主意,我……我,我削你!”一句话给李二整炸毛了,找来找去,没找到趁手武器,拎起一本奏折甩了过来。

    “哎哎,不带急眼的啊!”

    “我这可是个法宝,陛下不想看看吗?”陈术躲在柱子后面,一脸贱兮兮的。

    “拿来!”

    陈术从随身携带的小包里掏出一本书,递给李二。

    “这,这不是你在田里做的那些记录吗?”李二随手翻开书,就看到陈术画的那些麦苗异常症状,以及给出的防治方法。

    “从头看。”

    李二这才合上书,看到书名:“新艺农书?你写的?”

    “那可不!”陈术一脸小傲娇。

    李二又翻到目录。

    全书分为八卷:卷一,土地规划;卷二,灌溉排涝;卷三,土壤治理;卷四,植物栽培;卷五,贮藏加工;卷六,畜产养殖;卷七,桑蚕专论;卷八,农具图谱。

    李二一看目录就噌的一下,从位置上站起来。

    “你……,你……”

    然后,继续翻看。一口气看了半个多时辰,一边看,一边呵呵直笑,一脸痴相,跟陈术第一次看小黄书时的表情差不多。

    书里面,从土地的开垦、规划,到灌溉措施的提前布局,土壤性质与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再到小麦、稻谷等的选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再到耕牛的养殖、品种优化培育,蚕桑的养殖,最后还附上很多先进的农具图纸。

    “你,你愿意把这些都拿出来?”李二颤抖着问道。

    在几千年的古代社会中,不管是哪方面的技艺,基本都是家传,或者师徒传承,就算要拜师学艺,那也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

    而陈术,愿意把自己掌握的如此全面、丰富、深入的农业知识拿出来,这实在是让李二有点难以置信。

    “当然愿意了!有了这个,大唐的农业,可以向前迈进一大步了,单说产量增产个三四成是没有问题的!”

    “有了钱,有了粮,到时候陛下还不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嗯嗯,说的在理,哈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哈哈!”

    “陈术,你今天又立大功一件,简直是能标明青史的不世之功!哈哈!好!好啊!”李二兴奋的捧着书在殿内转来转去。

    这可是陈术结合宋、元、明几代的农书写出来的,能不好嘛!每一代的农书都能影响之后的几百年历史,而陈术直接把他们综合起来整理成一本书,这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

    自此,大唐农学界,恐怕陈术要成为当之无愧的一哥呀!哈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