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铁骑踏乱明 > 第116章 战后重建(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乡亲们,大伙都不要挤哈,放心,这香喷喷的肉粥还有的是呢!“

    满脸憨笑着的李老汉以及定边堡内几十个和李老汉同样满脸憨笑的炊事班伙夫正端着一锅锅香气扑鼻的肉汤热情地大声招呼着他们眼前这些端着碗中热乎乎肉汤狼吞虎咽的几百个难民们。

    ”娘,您快尝尝,这些兵卒们给我们的肉汤可真香呀!比咱们村里徐大财主当年给他家新生的孩子摆满月酒时吃的肉还要香!“

    一个穿着一身破烂麻布衣裳,看起来年纪也不过才二十岁左右的难民青壮也不顾自己碗中热乎乎肉汤的滚烫,一边用他那肮脏不堪的双手大口大口地捞着自己碗中还冒着热乎乎香气的大块肥牛肉,一边含糊不清地对着坐在自己身边的一个同样穿着破烂麻布衣裳的老妇人大声说道。

    ”娘亲知道了,你这傻孩子,慢点吃,慢点吃,不够的话娘碗里还给你留着呢“

    这个穿着破烂布衣裳的老妇人一边慈祥地看着自己面前捧着热乎乎肉汤狼吞虎咽着的儿子,一边心疼而又怜爱地将自己那已经掉了半边的黑瓷破碗中一块块肥肉挑拣到自己儿子同样破旧的碗中。

    而这个穿着破烂麻布衣裳正端着黑瓷破碗大口大口地吃着自己碗中香喷喷大块肥牛肉的瘦弱青年,叫做林小二。坐在林小二身边的慈祥老妇人便是这林小二的母亲。这林小二母子二人和围坐在他们身边同样穿着一身破烂粗布衣裳捧着手中破碗大口大口吞着自己碗中香喷喷肉粥的难民百姓们一样,都是那原本开原城周围一个县城内老老实实世世代代以种地为生的贫苦百姓。

    那老贼酋努尔哈赤带着四万后金大军攻打马林所镇守的开原城之时,为了彻底震慑大明朝廷辽东百姓与兵丁的抵抗之心,狠心命令自己手下八旗大小将佐将开原城周围接近百里的县城与戍堡全部攻下。

    甚至在后金八旗大小将佐攻下这开原城周围接近百里的县城、村庄与戍堡全都攻下之后,还残忍地将这些县城、村庄、戍堡内手无寸铁的百姓中除去身强体壮的青壮劳力被这些残暴的后金凶悍鞑子兵强行掳到后金荒蛮之地充当苦力、包衣奴才以外,剩下的那些对于后金凶悍鞑子兵来说,除了会浪费粮食以外,其余再也没有一分价值。于是,这些丧尽天良、无恶不作的后金凶恶鞑子兵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将大明朝廷辽东之地上这些手无寸铁、一心只在心中期盼着能够在这明末乱世中勉强苟活下去的无辜百姓全都残忍杀尽。

    在这些嗜血如命、如同野人一般视这些手无寸铁无辜百姓性命如同脆弱草芥一般的凶悍鞑子兵将百姓大肆屠杀之后,还将这些无辜百姓们家中原本就所剩无几、勉强能够度日的稀少粮食全部抢光。

    这些后金八旗兵在对这些无辜百姓做完以上禽兽之事后,还意犹未尽地一把将这些可怜百姓的房屋全都焚烧殆尽,把那些从后金彪悍鞑子兵屠刀下逃得一条性命侥幸存活下来的百姓逼得无家可归。待这些如同畜生一般草菅人命的后金鞑子兵全部退去之后,整个辽东城周围,除了少数已经贫穷得连后金鞑子兵都看不上眼的破落村寨以外,其余的乡村、城镇皆哀鸿遍野、死尸遍地。

    而当时的辽东经略杨镐却又错误的做出将辽东大地开原、铁岭二座城池周围在后金彪悍鞑子兵血腥屠刀下幸存下来的可怜难民尽数迁移到辽阳、沈阳二城的愚蠢指令,这些侥幸存活下来在这辽东大地开原城、铁岭城周围土生土长的无辜百姓无奈,只能拖家带口依依不舍地离开自己世代生活的故乡,前往那些对自己这些贫困难民们视如感染瘟病的猪狗一般的辽阳、沈阳二城。

    而那辽阳、沈阳二城中大明朝廷早已腐败不堪的文武官员又害怕如此之多的难民一下涌入自己的城池内会四处作乱,而且辽阳、沈阳二城内原本被朝廷调拨过来救济难民百姓的赈灾粮饷也都已经被以辽东巡抚王化贞、征虏将军李如桢为首的辽东一众文武贪污腐败官员给吞没。因此,当这些背井离乡的无辜百姓在一路上历经暴民及还未完全退去的凶悍鞑子兵的层层劫掠之后,千辛万苦地到达他们日日期盼的辽阳、沈阳二座城池之时,反倒被这辽阳、沈阳二座城池内的贪污无能官员们派遣手下兵丁无情驱逐。

    这些数以万计可怜巴巴、无路可走的辽东百姓们,想要再回自己的故乡吧,怎奈自己世代生活着的故乡此时已经被后金鞑子兵们给劫掠一空,再想回去,等待自己的只有那些如同畜生一般的后金鞑子兵手中冰冷的屠刀。想要进入此时还是大明朝国土的辽阳、沈阳二城内避难,却又被这辽阳、沈阳二城内的文武官员当作染了瘟病的猪狗一般冷漠驱逐。

    万般无奈之下,这些辽东百姓们只能再次拖家带口,向着马林驻守的开原以及在此时还算太平的关内之地狼狈地逃难。甚至有些已经被大明朝腐败官员和后金凶悍鞑子兵逼到绝路上的辽东百姓们不惜揭竿而起,在这原本就已经哀鸿遍野、死尸遍地的辽东大地上对着与他们同样没有半点生路的穷苦辽东百姓们胡作非为、痛下杀手。

    在未来等待着这些可怜背井离乡辽东难民的,无非只有惨遭杀戮成为路边一具腐烂的白骨以及万般无奈之下落草为寇这两条退路。而这两条路,无论是哪一条,对于这些无辜辽东百姓来说,都无疑是死路一条。而造成逃亡的辽东百姓此种无奈局面的,以辽东巡抚王化贞和征虏将军李如桢为首的大明朝辽东贪腐无能的文武官员恐怕占了很大一部分不可推卸的责任。

    (注解:李如桢,男,是大明末年名将李成梁第三子。凭借父荫担任指挥使,万历四十七年(1619),在辽东已经危在旦夕之际,因出兵朝鲜抗击丰臣秀吉倭寇大军而耗费大量物力、人力、财力的大明朝廷此时已经无可堪大用的镇辽将军可派。这时,明朝中有大臣建议以李成梁李氏之旧威,派遣李如桢为镇辽总兵官。初守铁岭,后屯沈阳。当年,清军攻铁岭,其拥兵不援,致铁岭失陷,其被罢官。天启初(1621)下狱论死,崇祯四年,崇祯皇帝念李成梁勋绩,特免这李如桢死罪,令李如桢再次从军。

    关于这李如桢所作出的荒唐之事,最为著名的,便是在后金努尔哈赤带领后金大军围攻铁岭之时,在铁岭城即将被后金大军攻破的危难之际,李如桢却率领着辽东大地仅剩的数万精锐龟缩在城高墙厚的沈阳城内迟迟不敢带兵前去救援,致使铁岭城及其周边数十座明军城镇尽数落于后金努尔哈赤之手。)

    

    作者有话说:

    小说写到现在,不知道各位书友还想看到哪个历史人物出场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哟。等下还会有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