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铁骑踏乱明 > 第140章 书生亦有报国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剩下的那三四个汉人包衣奴才兵见眼前杀气腾腾的李老汉竟然如此勇猛,一刀便结果了那领头的张烙子性命,他们原本就紧张不安的心顿时又惊慌失措起来。

    “你,你这个贱民,你不要过来呀!当心爷爷手里的刀剑可不长眼睛!”

    剩下的这三四个汉人包衣奴才兵哆哆嗦嗦地举起手中锋利的牛尾尖刀对着慢慢向他们不断走近的李大胆强装声势的大吼大叫着,他们腰下穿着漆黑野兽皮靴的瘦弱双腿也不受控制地慢慢向房屋外退去。

    就这些只会费尽心机讨好建奴鞑子兵的狗汉人包衣奴才,平日里在建奴鞑子兵的庇护下,狐假虎威地欺负一下手无寸铁、不敢反抗他们的可怜百姓还勉强凑合儿,又怎么会是身经百战、战力彪悍的李大胆的对手呢?

    这三四个汉人包衣奴才兵看着浑身上下都透露着满满杀气的李大胆冷峻肃穆的脸庞,尤其是李大胆那双透露着满满杀气的鹰眼,将这三四个平日里只会狗仗人势、狐假虎威的汉人包衣奴才兵瞬间打回了原形。失去了建州鞑子兵的庇护,他们瞬间就从老百姓面前狗仗人势的疯狗打回原形,变成了如同失去家园一般被猎人狠狠驱赶的丧家之犬。

    正在这三四个汉人包衣奴才兵惊慌失措之时,浑身上下透露着满满杀气的李大胆突然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对着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包衣奴才满是白花花肥肉如同肥猪一般的大肚子就是一脚。刁钻而又犀利的强劲儿力道瞬间就将这个汉人包衣奴才兵从原地直接给踹飞出去。

    这个倒霉的汉人包衣奴才兵痛苦地躺在地上无力的呻吟着,巨大的冲击力瞬间将这个倒霉汉人包衣奴才兵体内的五脏六腑给震得粉碎,这个包衣奴才兵此时已经七窍流血,在胡乱挣扎一番之后,他便永远停止了呼吸。

    “魏瘸子!你,你这个贱民!本爷爷和你这个贱民拼了!”

    看着眼前那个名字叫做魏瘸子(因这个汉人包衣奴才兵身材肥胖、满身都是白花花的肥肉,直压得这个汉人包衣奴才兵走路时一瘸一拐的,走起路来时就像一个瘸子一般。因此,与这个汉人包衣奴才兵相熟的包衣奴才都戏称他为魏瘸子)的汉人包衣奴才兵就这样惨死在自己面前,剩下的两个汉人包衣奴才兵中有一个二十郎当岁正值血气方刚年龄的包衣奴才兵心中仅存的一分血性瞬间被唤醒,他大声怒吼着,抄起手中锋利的牛尾尖刀就向李大胆套着破烂麻布衣裳的胸脯子上狠狠砍去。

    身经百战的李大胆见这个汉人包衣奴才兵向自己胸脯子上迎面狠狠砍来的一刀来势汹汹、不容小觑,即使是无数次死里逃生的李大胆心中也丝毫不敢怠慢。满是结实肌肉的身躯瞬间利索地弯下,正好堪堪躲过了那个汉人包衣奴才兵向自己狠狠砍来的一刀。

    这个汉人包衣奴才兵手中锋利的牛尾尖刀带着呼啸的风声堪堪从李大胆冷峻的脸庞前划过,见自己这一刀没有砍中李大胆,这个汉人包衣奴才兵心中不免吃了一惊,他挥动手中牛尾尖刀的动作也渐渐变得缓慢起来。而李大胆则趁着这个汉人包衣奴才兵反应迟钝的良好时机,在凭借着自己灵敏矫健的身手又轻松躲过这个心中还残存着一丝血性的汉人包衣奴才兵向自己狠狠砍来的几刀之后,便反手就握起自己手中锋利的解腕尖刀,对着这个汉人包衣奴才兵的胸口就是狠狠一刀。只听“扑哧”一声,李大胆手中锋利解腕尖刀的刀刃瞬间就刺破这个汉人包衣奴才兵胸口上的简陋皮甲(皮甲,是古代中外盔甲的一种,也就是使用皮革等材料所制成的防身盔甲。皮革铠甲的使用年代久远,即使后来出现了金属铠甲,但是由于皮甲轻便、价廉的特点,所以仍在金属盔甲出现后被普遍使用。而到了我大中华的明清时期,虽然在此时由于红衣大炮以及火铳等火器的大量运用,装备对火器防护能力较强的棉甲成为大明军队与满清八旗兵的主流。而善于在马背上进行轻装骑射的建州鞑子兵却依旧没有放弃皮甲,而是将那些换装下来的皮甲经过改造之后制成皮甲背心,用来装备给归降自己的汉人包衣奴才兵,而在皮甲背心的正中间则刻着一个“兵”字或者一个“卒”字)后,又带着残余的强劲儿力道狠狠地扎进那个汉人包衣奴才兵的胸口,瞬间便结果了这个汉人包衣奴才兵的性命。

    “快!快跑呀!狗明军杀过来了!”

    此时仅剩下的那一个汉人包衣奴才兵原本就薄弱不堪的心理防线终于绷不住了,他一边惊慌失措地大声叫嚷着,一边狼狈地就如同不要命了一般似的拼命向这所民宅门外逃去。而如果真让残存的这个汉人包衣奴才兵逃窜引来大批真奴重甲鞑子兵的话,对于身手矫健、经受过严格军事训练与实战考验的李大胆、李庆二人来说,倒也真的不算是什么,他们二人直接翻出铁岭城墙去,逃走便是。但就怕会打草惊蛇,会影响到沈默红袍军占领铁岭城的计划。

    李大胆见这个仅存的包衣奴才兵要逃,不免心中一惊,抽出手中锋利解腕尖刀后对着那个仅存的汉人包衣奴才兵的后背狠狠掷去,可惜那个仅存的包衣奴才兵已经跑远,而且再加上天色太暗视野不好,李大胆匆忙掷出的这一刀并没有投中那个汉人包衣奴才兵。

    眼见那个仅存的汉人包衣奴才兵就要逃出自己的视野,李大胆、李庆二人顿时焦急万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熟悉的身影瞬间从黑夜中走出,对着那个逃跑的汉人包衣奴才兵的脖颈处就是狠狠的一刀,瞬间结果了这个汉人包衣奴才的性命。

    而此人,便是那方少结。这方少结虽然只是一个连考数年都未中榜的穷酸秀才,但他却也是一条血气方刚的汉子,一直以那汉时投笔从戎的班固为榜样。虽然他在万般无奈之下才被迫投降了那如同吃人不吐骨头的野兽一般的建奴鞑子兵,但方少结却一直在心中思考着如何报复建奴鞑子兵。

    而在明朝末年这个乱世,像方少结一样甘愿投笔从戎、以报国恩的书生还有很多,就像那打得闯王李自成只剩下不到十八骑的陕西巡抚孙传庭(注解一)以及创建天雄军(注解二)的卢象升,都是投笔从戎的英雄豪杰。

    (注解一:孙传庭,字伯雅,号白谷,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末年大臣、名将,所率军团为大明末年最后三大精锐军团之一的秦兵军团。

    孙传庭于二十七岁中进士,接连担任永城知县、商丘知县、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司郎中等职务,后来便因为不满魏忠贤专权而弃官归乡,赋闲将近十年之久。崇祯八年也就是1635年还京任职,历任吏部验封司郎中、顺天府丞,崇祯九年(1636年)调任陕西巡抚,与洪承畴一起镇压农民起义,擒获“闯王”高迎祥,消灭十五股义军,极大地稳定了陕西的局面。崇祯十一年(1638年)因建州清兵入塞,直接威胁到京城地区,便火速领命带领手下秦兵赴京勤王,在卢象升战死后代其总督各镇援兵,第二年后便升任保定总督,不久以失聪为由请求辞职,遭到崇祯帝怀疑而下狱。崇祯十五年(1642年)获释,任陕西三边总督,在崇祯帝催促下出潼关进剿李自成,在郏县之战中败退陕西。崇祯十六年(1643年)加督师、兵部尚书衔,再次出关进剿李自成,在汝州之战中溃败,不久后阵亡于潼关,享年五十一岁。

    孙传庭死后仅五个月,明朝就被李自成推翻,因此《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之说。清乾隆朝赠谥“忠靖”。有《白谷集》《鉴劳录》《省罪录》等作品传世,后人辑为《孙忠靖公全集》。

    注解二:天雄军,卢象升的军队,是明末最强的军队之一,由于都是老乡、朋友、兄弟、家人等等,往往一个人战死,就可以激发大部分人的愤怒,所以战斗精神极强,一旦遇上敌人,就紧紧咬住打到底。不脱层皮没法跑。但是如果只要有一个人逃跑,就会有很多人逃跑,导致战斗溃败,如后期的曾国藩部队。然而卢象升的军队却没有这个顾虑,因为卢象升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有次军队缺粮,士兵三天没吃饭,卢象升同样三天没吃饭,甚至连水都不喝:“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

    而就是因为卢象升身先士卒、愿意与士卒们同甘共苦,这就导致这支军队的总体战斗能力很强大,当时的百姓们都称卢象升手下的这支部队为“天雄军”。这支精锐之师由卢象升组建,曾经创下过以不到两千人的天雄军击败过上万的重甲骑兵(高迎祥军)的惊人战绩。在取得如此惊人战绩之后,人人皆使用强弩能够连续施放箭矢的天雄军,接连射杀重甲骑兵千余人(高迎祥军),在确山再次击败高迎祥军。后来高迎祥攻击南京时,因攻击失利,高迎祥便领兵转战滁州,天雄军将其击溃,追出五十余里。

    注解三:卢象升,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宜兴)人。明末抗清名将。

    天启二年进士。自崇祯六年起,因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升任为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崇祯七年,击溃张献忠农民军。崇祯八年,在与崭露头角的孙传庭的配合下击败高迎祥、李自成所部农民军。崇祯十一年,担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反被太监高起潜陷害,免去尚书职务,以侍郎视事。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年仅三十九岁,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清朝,追谥“忠肃”,是明朝末年少之又少的名将。

    其中卢象升所部天雄军最辉煌的一战,便是击溃闯王高迎祥、李自成所部的贼军。崇祯六年,山西的贼兵涌入京师郊区,占领了临城的西山。卢象升打退了他们的进攻,与总兵梁甫、参议寇从化接连打败贼兵。贼兵逃回西山,把游击董维坤围困在冷水村。卢象升在石城南部设下埋伏,大败贼兵,又在青龙冈、武安先后获胜,接连斩杀贼首十一名,歼灭了他们的党羽,收降、遣返男女群众两万人。京郊三府的百姓因此几年间得以安居乐业。而卢象升每次上战场,都身先士卒,跟贼兵格斗时,贼兵的兵刃砍到他的马鞍他都不顾,战马死掉就步行作战。有一次他在险峻的山崖边追赶贼寇,一名贼兵从山顶上放箭射中了象升的额头,又一支箭飞来,象升的仆夫死于马下,象升提刀更加勇武地作战。贼兵吓得逃走了,相互告诫说“:卢廉使这个人,谁撞上谁死,不可碰他。”象升因此获得了军事本领大的声名。贼兵怕了,向南渡黄河而逃。彭孙贻的《流寇志》记载这次战后,义军称卢象升为“卢阎王”,一遇到他就赶紧避开。

    崇祯七年,贼兵进入湖北,打下了郧阳府的六个县。朝廷命令卢象升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去接替蒋允仪抚治郧阳。当时四川的贼兵返回湖北,驻扎在郧阳的黄龙滩。卢象升和总督陈奇瑜分路夹击,在乌林关、乜家沟、石泉坝、康宁坪、狮子山、太平河、竹木砭、箐口等地连战连胜,斩敌五千六百多人,汉南的贼寇几乎给消灭完了。接着卢象升向朝廷申请增加郧阳城的驻军人数,减免税赋,修补城郭,向邻近的府借贷稻谷,招募商人来采铜铸钱,郧阳由此安定下来。

    崇祯八年五月,卢象升升任右副都御史,接替唐晖前往巡抚湖广。八月,朝廷又让他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总督洪承畴负责惩办西北部的贼寇,卢象升负责东南部。不久,卢象升被解除了巡抚一职,升为兵部侍郎,增加管理山西、陕西军务,皇帝赐给他尚方宝剑,让他便宜行事。汝州、洛阳传来警报,卢象升昼夜兼程飞马进入汝州。贼兵的人数有三十多万,连营百里,气势很浩大。卢象升率领副将李重镇、雷时声等在汝州城西面进攻高迎祥,用强弩射死贼兵一千多人。高迎祥、李自成撤离而去,攻占了光州,卢象升又在确山将他们打得大败。在此之前,大将曹文诏、艾万年阵亡,尤世威战败,所以官兵将领很多人都害怕贼兵,畏缩不前。卢象升常常慷慨激昂,热泪横流地激励大家忠义报国。他的部队曾经有一回绝了三天粮饷,卢象升自己也不喝一口水,因此他得到了将士们的拥戴,每次打仗都能立下战功。)

    

    作者有话说:

    真是对不起诸位书友,笔者老白最近事情实在是太多,以至于现在才进行更新,日后一定好好补偿诸位书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