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铁骑踏乱明 > 第230章 番外:聊聊明末才子陈子龙(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子龙(1608年1647年),初名陈介,字人中,更字卧子,又字懋中,号轶符、海士,晚年自号大樽。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朝末年大臣、学者、民族英雄,工部侍郎陈所闻之子。

    陈子龙早年曾受夏允彝推崇,于崇祯初年参加以张溥、张采为首的“复社”,又与夏允彝、徐孚远、周立勋等结“几社”,为“几社六子”之一。崇祯十年(1637年),中进士,选授惠州司理,随后丁母忧;服除后授绍兴府推官。明亡后,以兵科给事中起复。弘光元年(1645年),与沈犹龙起兵松江开展抗清活动,后事败隐居。隆武年间加入吴?[义军,隆武帝授兵部左待郎、左都御史,鲁王监国授兵部尚书、节制七省漕务。永历元年(1647年),为提督吴胜兆作书潜通明守将黄斌卿反正。最终遭泄密被捕,于五月十三日投水殉国,享年四十岁。乾隆朝谥“忠裕”。

    陈子龙是明末重要作家,其诗歌成就较高,形成沉雄瑰丽的独特风貌,为云间诗派首席,被誉为“明诗殿军”。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誉为“明代第一词人”、清词中兴的开创者。骈文精妙,奏疏与策论功底深厚,小品文自成一格。曾主编《皇明经世文编》,删改徐光启《农政全书》并定稿。著有词集《江蓠槛》《湘真阁存稿》,文集《安雅堂稿》等。

    万历三十六年六月初一(1608年7月12日),陈子龙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府城,父亲陈所闻为其取名为介。不久后,其母告诉其父,在生子当晚,梦见房间壁上有龙出现,“蜿蜒有光”,其父因此改其名为“子龙”。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六岁的陈子龙入学,勤治经史,力攻章句。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三月,松江万余人焚毁城内董其昌及其豪仆陈明的房屋,张贴揭纸,是为“民抄董宦”事件。陈所闻与同郡举人联名上揭鸣冤,年幼的陈子龙心中便萌生反抗权贵的念头。八月,陈家迁居北城原冯恩宅。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陈子龙从师同邑的何先生,由于何先生不苟言笑,陈子龙对其敬而远之,唯独祖父陈善谟与之相处融洽。陈所闻将先秦诸子所作《春秋三传》私下传授给陈子龙,并以古者忠孝节概事勉励他。陈子龙撰散体举业文二篇,何先生却因这些不是自己教授的而不予置评。同年,陈子龙听到同邑的前辈谈论辽东的战事,不禁扼腕流涕。

    万历四十七年秋,陈子龙从事旧师沈先生,在舍旁佛寺中读书,开始攻读考取举人的学业,兼通三礼、史、汉诸书。归乡的陈所闻为陈子龙聘宝庆府邵阳知县张轨端长女。

    天启三年(1623年)十六岁的陈子龙举童子试,县试中名居第二,府试也位居高等。但在院试中,督学御史孙之益不予录取,导致陈子龙无法进学。

    天启四年(1624年),当时大批廷臣因为反对魏忠贤,纷纷被削职为民或被下诏狱而死。陈所闻告病在家,每阅邸报,扼腕叹息,教陈子龙剖析邪正,明辨是非。六月,工部郎中万?G弹劾魏忠贤而被杖死。陈所闻平日里与其交好,听后担心被牵连,对陈子龙说:“万?G不应该一个人死。“同年秋,陈子龙再次参加童试。县、府试后,赴江阴院试,仍未被督学孙之益录取。

    天启五年(1625年),陈子龙先后与同郡夏允彝、彭士超、徐孚远、周立勋、宋征璧以及苏州、嘉兴等府的一些文人学士结为好友,切磋学术,议论时务,后来他们大都成为明季江南党社运动的骨干分子。

    天启六年(1626年)春三月,前吏部主事周顺昌被逮捕,应社成员张溥、杨廷枢、徐?F都为之四处奔走;陈子龙也征集一些少年准备联名上书,结果周顺昌还是被阉党所害。此时,陈子龙结交陈继儒、董其昌以及嘉定县的侯峒曾、侯岐曾,嘉兴县的钱?睢⑶?钡热恕M?晗模?伦恿?渭酉厥浴⒏?跃愀叩取J?拢?伦恿?渭釉菏缘弥行悴牛?顾山????薄2痪贸滤?挪」剩?伦恿?蛹沂匦ⅲ?彰挪怀觯?├廊菏椋?绕渲铝τ诖醋鞴盼拇省

    天启七年(1627年),二十岁的陈子龙前往苏州,参加应社选文之会,并结交张溥、张采、姚希孟、文震孟、徐?F、杨廷枢、魏浣初等应社诸子。

    崇祯元年(1628年),艾南英听闻张溥、张采自京师回到苏州,便由山东到苏州,当时心高气傲的陈子龙听闻后则在苏州城下截住他,在舟中与其就文学理论辩难数天。[43]随后便写信往返争论。之后二人在王世贞的?m园见面,言语不合,艾南英就在席上指责陈子龙年少无知,陈子龙见其无理便上前殴打他。因为见解不同,艾南英最终被从应社中除名。[46]同年冬,因三年守孝期满,陈子龙与张轨端之女正式结为夫妻。

    崇祯二年(1629年),夏允彝、杜麟征二人在松江组织“几社”。最初入社者有周立勋、徐孚远、彭宾三人。陈子龙听闻后奋然来归。诸君子因其年少而惊讶,但陈子龙早已精通经史,因此落笔惊人,诸君子方才信服,于是陈子龙便成为“几社六子”之一。很快陈子龙又结交华亭(上海松江)人李雯,并为其介绍几社的成员,引领他加入几社。两人都提倡为文因当求古而作,并将古文放到很高的位置,听到的人都深受震动。之后他便赴苏州参加岁试。同年,张溥将几社、同社、闻社、南社、则社、席社、云簪社等文社合并为复社,并召开尹山大会。陈子龙与几社诸子都前往赴会,参与宴集。

    崇祯三年(1630年)春,陈子龙参加科试,督学御史李懋芳将其评为县学第一名。六月,陈子龙与周立勋、徐孚远、彭宾赴南京准备参加乡试。李雯因父亲被下诏狱而北上,无缘乡试,陈子龙顺路送别。这时陈子龙在南京结识方以智。乡试揭榜,陈子龙被录取为举人第七十五名,与杨廷麟同出华亭知县郑友玄的门下。复社中也有很多中举的士子,如杨廷枢为解元,而张溥、吴梅村等人名列前茅,张溥为庆祝而在秦淮河上举办“金陵大会”。随后陈子龙与张溥、周立勋、徐孚远、彭宾一同归乡。经过此次乡试,陈子龙等几社士子名声远播福建、广东、江南三省的商人便出重金请求翻刻《几社会义》。同年冬,陈子龙陪同夏允彝入京会试。在京师,陈子龙受教于徐光启,并了解到《农政全书》一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