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铁骑踏乱明 > 第307章 简易炸药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转眼之间,时间便到了第二天,刘大正带着那一百来名青壮在演武场上进行操练。至于他们所操练的内容,自然便是沈默所教授给刘大的“刺、拨、挑”三式。

    “弟兄们,都给俺听好咯!沈大哥有句话说得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谁也不许给俺刘大偷懒,千万不要小看这简单的三个招式,真到了战场上,这可是能用来保命的!”

    身为“刺、拨、挑”三招的受益者,刘大在旁边不断地耐心教导着这些青壮们。这些青壮原本就是二十郎当岁,正是最有气力的时候,虽然他们之前在那帮忠字营官兵手中吃了不少苦头,但是经过这些天好吃好喝的伺候,他们也慢慢恢复了过来。

    再加上他们心里也明白,往小了说,他们练好武艺是为了保护自己和自己家人的性命,往大了说,是为了将更多的老百姓从水深火热的日子里解救出来。因此,他们人人都没有偷懒,都专心致志、刻苦买力地进行训练。

    至于那三十余名因身强体壮、手臂修长而专门被沈默挑选出来跟着箭法超群的王往练习射箭的青壮,则都跟着王往在一处树林前练习。他们不练习别的,只练习一件事,那便是拉弓。

    实话实话,如果没有天分,要是想培养出一个像王往那样百发百中的神箭手,没有三五个月的勤奋练习根本就不可能。可是眼下马上就要攻打东海中卫,从时间上来说根本就来不及,因此,沈默对这些弓箭手的要求很简单,只要能拉得开弓然后把箭矢射出去就算是合格了。

    当然,只是单纯把箭射出去还不算,还要把箭矢射远,不能软绵绵的,一点杀伤力都没有。

    而沈默在睡了一觉之后,精神头确实好了不少。他把目光投向了缴获的那四门虎蹲炮,准备研究出一些新玩意。

    虎蹲炮这东西,沈默确实见过,只不过那是在后世的山东戚继光纪念馆中。相传这虎蹲炮是抗倭英雄戚继光当年为了抵御沿海的倭寇所打造的,由于当时明军所使用的火炮大多数又笨又重,在北方地势平坦的平原利用马匹车辆托送还算是方便,但是在多山地丘陵的南方却并不实用,不光威力有限,而且还特别笨重。

    为此,戚继光专门研制了虎蹲炮,这种火炮类似于后世的迫击炮,因其炮管前方有两个支架,搭在地上的时候就好似老虎蹲在地上一般,也因此被命名为“虎蹲炮”。这种新型火炮不光质量轻便,而且还方便运输,根本不需要马车,必要的时候三四个士兵便能扛着它走。

    它不光可以发射大号球形铁弹,而且还可以发射霰弹,平时以曲射为主要射击方式,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平射。当年戚家军攻打台州时,就是在紧要关头,采取一人握前方炮管、两人在后方把持火炮后部、再有一人负责点火的方式进行平射,通过发射霰弹的方式将一拥而上、密密麻麻的倭寇给射翻一大片,这才彻底扭转了战局。

    不过,现在摆在沈默眼前的这四门虎蹲炮,确实是货真价实的“老家伙”,上面的炮管都已经生锈,连青斑都生出来了。而且,虎蹲炮炮管的内壁也变得潮湿异常,炮管内壁也是薄得吓人,甚至都没有一个三四岁小孩的手掌厚。

    依照沈默的经验来看,像这种质量的火器,最多最多不超过两炮,这虎蹲炮就会炸膛。总的来说,就这几门“老祖宗”,肯定在接下来攻打东海中卫的战斗中派不上什么用场了。不过,跟这四门“老家伙”所配套的火药,倒是可以派上用场,虽然量不是很多,但是做几个简易的小型炸药包那还是绰绰有余的。

    由于这些火药已经受潮,对威力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沈默先将那些缴获的火药倒入一个大缸中,然后放在太阳底下将里面的水分晒干。可惜现在时间紧迫,而且条件受限,不然沈默一定要将这些落后的粉状火药给加工成威力更大的颗粒状火药。

    待将这些火药中的水分晒干之后,沈默便拿出干燥的麻布,然后再将一根用火油沾满火药的麻绳均匀地摆放在麻布上作为引线,再将这些火药依次装入麻布中,然后再用麻绳捆绑得严严实实。最后,再用牛皮纸从麻布外面包裹上一层铁钉、铁屑,这样,一个简易的炸药包便做好了。

    至于威力的话,沈默也进行过测试,爆炸杀伤范围大约能达到周围一米左右,如果要是再将火药进行提纯、加工的话,恐怕威力还会变得更大,只不过沈默现在确实没有时间了。

    至于剩下的火药,沈默则做成几个超小型的炸药包,专门捆绑在箭矢之上,方便王往进行射击,虽然射程减少了不少,但是威力却增加了不止一倍。

    “孩子们,都累坏了吧,抓紧来吃饭吧!今天给你们蒸了大白面馒头,绝对管饱!”

    到了晌午时分,那一百余名青壮们都累得满头大汗,他们十人一堆,端坐在地上休息,张刘氏也带着那帮妇女端着一框框香喷喷的大白面馒头走了过来,招呼这些青壮们吃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