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铁骑踏乱明 > 第318章 得罪贾贵的下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海中卫硕大的码头上,几个忠字营官兵正有一句没一句地吹着牛,他们中大多数人皆内穿一件红布短衫,外面还套着一件粗布短衫,中间的粗糙的补丁上,依旧绣着一个大大的“忠”字,头上戴着一顶大白宽檐红缨斗笠。

    其中一个红脸儿的汉子则与众不同,他内穿一件红布短衫,外面则套着一件棉甲背心,所带的头盔,也不是看起来皱皱巴巴的大白宽檐毡帽,而是一顶四瓣飞碟帽,由于此时南方的天气过于炎热,这个红脸汉子还将自己的四瓣飞碟帽摘下,用红绳挂在自己的背上,只露出了他那头上包裹着的红布头巾。这红脸汉子背后,还插着一个红布小旗,上面用黑墨写着

    “忠义营左哨小旗”七个大字。

    这红脸汉子姓宋,单名唤作一个孙字,从他的穿着打扮来看的话,他在忠字营的职务便是个小旗。明军编制内,分为左哨、前哨、右梢、中军、后梢,其中前哨为正兵,也就是主要作战的部队,左哨与右哨则是要负责侦察情报,至于中军,便是主将所在的位置,而后哨则是后勤部门,他们一般负责看管粮草、辎重等物品。

    这种编制,不光区分在军事职能上,而且还体现在行军方式以及野外扎营上。如果军队规模大的话,就不能用所谓的“哨”来称呼,则要用“军”来称呼。比如随永乐大帝朱棣五次远征塞外的三大营,就是用左军、右军来称呼。就拿综合性能最强的五军营来说,也正是因为分为前军、中军、左军、右军、后军的称呼才得名为“五军营”。

    但是这种制度到了总兵、千户、将军、王侯等多如牛毛的南明,便形成一种虚设了。一般来说,在那些南明将领的眼中,兵只分为两种,一种是炮灰,平日里只要给点粮食,饿不死就行,在作战时专门用来顶着敌人的箭矢炮弹进行冲锋。可千万不要以外这些炮灰们在平时就没有了用处,在平日里他们还可以被那些南明将领拿来冒领军饷。比如南明赫赫有名的“贼将军”左良玉,便号称拥兵八十万,但是其中有多少水分,可能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另一种便是他们通过募兵而招来的亲兵,这些亲兵名义上归朝廷调遣,但实际上却成为了这些只知道拥兵自重将领的私人武装,他们平日里的粮食饷银,也是由雇佣他们的将领来负责,至于粮饷的多少,则是那些充当炮灰大头兵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当然,他们所穿戴的盔甲、所使用的兵刃,也是与那些充当炮灰的大头兵有所不同。那些大头兵充其量就只有一件号衣,一些好一点的底层军官还能有件棉甲穿穿,至于他们手里的家伙什,也是一堆破头烂铁,说不好听点砍猪都不一定能砍死。

    再反观那些将领手底下的亲兵,则个个衣甲鲜明、兵器精良,什么镶钉布面甲、臂铠、锁子甲甚至鱼鳞甲,只要是那些将领能承担得起的,肯定给他们安排最好的。这些将领手下亲兵家丁的来源,则也是五花八门,他们或是跑江湖耍把式卖艺的,或是之前从一些武林门派比如什么少林寺呀、形意门之类里练过几年武的,或是因在战场之上有着突出表现的老兵被将领提拔上来的,或者直接是这些将领的亲人、族人、义子(萨尔浒之战阵亡的大刀刘挺,他的亲兵卫队大部分便是由他的亲人、族人、义子组成,刘老将军被八旗鞑子杀死之后,他的一个义子还背着他的尸首拼命厮杀,想要将刘老将军的遗体带回故乡,但是他也被那些武装到牙齿的八旗兵给团团围住,最终不幸阵亡)组成。

    当然,这些由将领亲自负责提供粮饷的家丁在作战的时候,也是英勇异常、奋勇当先,但是他们毕竟人数实在是太少了,遇到那些汉军、农民军、因活不下去而起义的百姓时,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若是遇到战斗力强悍且同样盔甲精良、士气高涨的军队,比如说满清的八旗军、闯军的老营精锐、吴三桂手下的关宁铁骑,这些家丁亲兵所起的作用可能仅仅就是保护着他们的家主快速从战场上逃离。

    因此,一般这些南明将领作战时,先派一波大头兵往前冲一阵(若是有火炮的话便先放一阵火炮,就算打不死几个敌军最起码也能吓一吓对面的声势,给自己这边壮一下胆子),争取能冲散对面敌军的阵型,就算冲不散对面的阵型,最起码也能消耗一些对面的炮弹箭矢;待这些炮灰与敌军厮杀的时候,将领便指挥着自己身边这些家丁亲兵从敌军的侧翼或者后方冲杀一阵,若是能一举冲散敌军,则那些原本充当炮灰的底层官兵再跟着追杀一阵,打一打顺风仗;若是一时冲不散的话,那些家丁亲兵们便再撤到将领身边,待有机会的时候再冲杀几阵,最后若是实在打不赢对方,将领便会在这些家丁亲兵的保护下逃之夭夭,而那些充当炮灰的底层官兵也就跟着一起一哄而散,最终的结果只会是一溃千里。

    而这宋孙,之前的时候也是千户贾贵手底下的一名亲兵家丁,但是这宋孙好色,而那贾贵也好色,有一次贾贵纵兵劫掠百姓的时候,宋孙抢到一个长得有几分姿色的女子,他贪恋这个女子的美色,便没有将其上交给贾贵,而是将这名女子给私藏了起来。后来被贾贵发现之后,贾贵一怒之下,便将那名女子给一刀砍了,而宋孙也从贾贵身边高高在上的亲兵变成了一个大头兵。

    不过好在那贾贵还念点儿旧情,他还好歹让贾贵当了一个小旗,最起码不是大头兵一个。至于跟在宋孙身边的那八九个忠字营官兵,便是宋孙这个小旗里的,也因为宋孙得罪了贾贵的缘故,一般有什么脏活累活的时候,贾贵总会先让宋孙这个小旗的官兵去干。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久而久之,在宋孙这个小旗里的官兵也明白了正是因为宋孙得罪了那千户贾贵的缘故,才让他们几个被区别对待,因此这几个官兵私底下也是对宋孙抱怨连连。

    而那宋孙本来就是处事圆滑之人,因此他平日里也经常自己掏钱给他小旗里的弟兄买些好酒好肉啥的。之前跟他一起当家丁的弟兄也因为贾贵的缘故早就不搭理宋孙了,若是他这个小旗里的这几个大头兵再不把他当根葱的话,那他在这忠字营中,可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上面的人他宋孙惹不起,下面的人他也不敢得罪,不得不说,宋孙当官能当成这样,也真算得上是个人才。倒也算是对得起他名字里的那个“孙”字。而宋孙小旗里的那几个老油条,自然也是明白宋孙这样干的意思,因此,他们也是表面上对这宋孙恭恭敬敬,但是私底下却都在嘲笑宋孙,笑他没有眼力见,只知道用下半身思考,白白断送了大好的前程。

    宋孙心里自然也是跟明镜似的,但是他也无可奈何,谁让自己当时一时淫虫上脑,与那小肚鸡肠的贾贵作对呢。自己做的,只能自己来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