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乱世英雄寞 > 第二百一十六章猛虎出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且说徐州城内,吕布令人送粮米缎匹给刘备,自此两家和好,不在话下,徐州之事告一段落。

    却说袁术击败刘备后,大宴将士于寿春,这时有人报说孙策征庐江太守陆康,得胜而回。

    袁术听了召唤孙策至进前,孙策一身红甲来到大堂内,拜于堂下。

    袁术问劳已毕,便令孙策侍坐饮宴。原来这孙策自其父孙坚阵亡之后,退居江南,礼贤下士,后因陶谦与孙策母舅丹阳太守吴景不和,孙策乃移其母并家属居于曲阿,自己却投奔了袁术。

    袁术虽然对孙坚不满,但看到孙策如此英武之后,甚爱之,袁术更是长对左右叹道:“假如我也有子如孙郎这般,死复何恨!”足以见袁术对孙策的喜爱程度了!

    此刻的孙策被袁术任命为怀义校尉,前些时日孙策毛遂自荐引兵攻泾县大帅祖郎得胜,袁术见孙策勇武远在纪灵之上,于是又复使孙策攻陆康,如今又得胜而回。

    且说当日筵散之后,孙策单骑归营寨。今天袁术或许是因为喝醉酒的缘故,席间竟然讨论起了他的父亲孙坚,这袁术对其父亲言语之间尽是轻慢之意,孙策虽然心中愤怒,但此刻寄居人下,也无法发作,因此心中郁闷!

    且说孙策步月于中庭,抬头望月,不由想起父亲孙坚在世时是多么的英雄,而今他自己却沦落至此,成为别人帐下的一条狗!

    孙策心中郁闷,长叹一声,忽见一人自外而入,大笑道:“伯符何故如此?尊父在世时,多曾问计于我。孙郎今有不决之事,何不问我,反在这里长吁短叹!”

    孙策闻声放眼望去,只见此人一身轻甲,腰跨宝剑,颔下长须,孙策认出此人乃丹阳故鄣人,姓朱名治,字君理!

    此人乃是其父旧日下属,孙策于是正色请朱治坐于庭院,孙策开口说道:“叔父勿怪,策所叹者,恨不能继承父亲遗志,故再次长叹。”

    朱治听了,不由嘿然一笑,他眼中闪过一丝狡猾,然后开口说道:“既然如此,孙郎何不告知袁公路,借兵往江东,假以救吴景为由,实则令图大业,毕竟你是猛虎之才,岂可久困于藩篱之中?”

    朱治说完,孙策眼前一亮,朱治所说点亮了孙策心中所想,是啊,猛虎本就应该虎啸山林,怎可自困牢笼!

    二人正商议间,一人忽然闪身进来说道:“哈哈,你等所谋,我已尽知,我手下有精壮百人,不如暂助伯符一马之力如何?”

    孙策视其人,原来是袁术手下的谋士,汝南细阳人,姓吕名范,字子衡!此人虽然在袁术麾下但并不受重用,所以孙策见了他之后大喜,于是请吕范共同商议如何借兵!

    此刻三人坐定,吕范率先开口说道:“以袁术那中锱铢必较的性格,从他手中借兵,无异于从铁公鸡身上拔毛啊!”

    吕范说完之后,朱治和孙策二人不由陷入沉默,就在这时孙策突然眼前一亮,他开口说道:“我有亡父留下的传国玉玺,以此为质当,相信袁术一定会心动的!”

    吕范听了孙策的话,也是眼前一亮,他扶须笑道:“袁公路欲得此玺久矣!若以此相质,其必肯借兵于你。”

    三人计议已定,次日,孙策入见袁术,哭拜道:“明公在上,策父仇不能报,如今母舅吴景,又为扬州刺史刘繇所逼,策之老母家小,皆在曲阿,必将被害。策斗胆敢借雄兵数千,渡江救难省亲。又恐明公不信,有亡父遗下玉玺,权为质当。请明公借兵于我!”

    袁术本来听到孙策借兵先是一脸不耐,后听闻有玉玺,不由瞬间变了脸色,袁术不由开口说道:“取来于我看看!”

    孙策依言从怀中掏出一块绸布,打开绸布,一方四四方方的玺印出现在袁术面前,袁术见了不由喜出望外,俗话说得玉玺者得天下,如今这玉玺出现在自己面前莫不是上天在指示他什么?

    袁术想到这里猛然回过神正色对孙策说道:“好,我非是要你玉玺,只是权且留在这里。这样我借兵三千、马五百匹与你,待平定之后,你可速回来。如今你职位卑微,难掌大权。我到时候表你为折冲校尉、殄寇将军,克日领兵便行。”

    孙策拜谢,遂引军马,带领朱治、吕范、以及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人,择日起兵。

    且说这一日孙策领军行至历阳,只见前方一军到。当先一人,身穿红色锦绣华服,面容英俊,姿质风流,此人见了孙策后,下马便拜。

    孙策视其人,乃庐江舒城人,姓周名瑜,字公瑾。

    原来孙坚在讨董卓之时,曾移家舒城,这周瑜与孙策同年,交情甚密,因此结为异性兄弟。孙策长周瑜两月,周瑜以兄事孙策。

    且说孙策见了周瑜后不由大喜,他急忙翻身下马扶起周瑜,然后高兴的拍着周瑜的肩膀说道:“周郎因何到此?”

    原来周瑜有一个叔叔叫周尚,如今为丹阳太守,如今这个周瑜正好去丹阳省亲,不想竟然到此与孙策相遇。

    二人此刻大喜,孙策传令兵马就地休息,然后两人一起来到路边,互诉衷情。

    当周瑜听说孙策准备做大事后,周瑜立刻说道:“哥哥若不嫌弃的话,公瑾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

    孙策听了周瑜的话后,不由喜道:“我得公瑾,大事可成了!”

    也不怪孙策如此高兴,原来这周瑜不同于一般的文弱书生,此人不但头脑灵活是,而且更是有一把离火剑,此剑挥舞之处,自代火灵气,可立刻将前方十米烧成灰烬!这离火剑可谓是神兵利器,当然每次释放的时候代价也不低,据说会影响使用者的寿命!

    且说孙策引着周瑜与朱治、吕范等人相见。众人落坐后,周瑜对孙策说道:“兄欲图大事,可知江东二张么?”

    孙策摇头有些不解的问道:“何为二张?”

    见孙策迷惑的样子,周瑜不由朗声说道:“一人乃彭城张昭,字子布,另一人乃广陵张?,字子纲。此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因避乱隐居于此。兄长何不前往请二人出山?”

    孙策听了大喜,如今他正是事业刚起步的时候,自然急需人才的招聘,想到这里孙策急忙令人赍礼往聘,使者回报二人俱辞不至。孙策听了于是亲自到二人家中去请,交谈之间,孙策感觉这二人绝对不是泛泛之辈,于是力聘,最后在孙策的软磨硬泡之下,二人最后终于答应出山。

    于是孙策拜张昭为长史兼抚军中郎将,拜张?为参谋,正议校尉,此时孙策文有朱治,吕范,张昭,张肱,武有程普,韩当,黄盖,更有周郎辅佐,可谓人才济济,且说当天孙策召集众人商议攻击刘繇之事,暂且不提。

    却说这个刘繇字正礼,乃东莱牟平人,这个刘繇亦是汉室宗亲,太尉刘宠之侄,兖州刺史刘岱之弟,此人旧为扬州刺史,曾引兵屯于寿春,后与袁术战,不胜,被袁术驱兵赶过江屯,故来曲阿。

    当下此人听闻孙策引兵至,急聚众将商议。在他看来孙策是奉了袁术的命令,所以他不得不重视!

    且说部将到了之后,刘繇将事情和众人说了之后,刘繇话音落,他部下张英不由开口说道:“大人,我愿领一军屯于牛渚,谅他孙策纵有百万之兵,亦不能近。”

    张英言未毕,帐下一人又高叫道:“某愿为前部先锋!”

    众人视之,乃东莱黄县人太史慈。话说太史慈自解了北海之围后,便依信来见刘繇,刘繇留其于帐下,但刘繇闲他年轻,所以只是让他留在帐下为亲兵并没有给他实际的官职。

    当日听得孙策来到,他自愿为前部先锋。刘繇见了不由说道:“子义你如今还太年轻,未可为大将,只在我左右听命就行了。”

    太史慈听了脸上露出失落之色,他不喜而退回去,且说张英领兵至牛渚,积粮十万于邸阁。孙策引兵到,张英出迎,两军会于牛渚滩上。

    双方列阵,孙策出马,张英于旗下大骂,孙策阵中,黄盖策马出阵直取张英。

    张英见了提刀迎了上去,二人不数合,忽然张英军后大乱,张英见了那还有心思和黄盖战,找了个机会飞马回阵,此刻斥候来报说寨中有人放火。

    张英听了急忙回军救援大寨,而这机会孙策又岂能放过,孙策纵马舞枪引军前来,乘势掩杀。张英军心大乱,弃了牛渚,领兵望深山而逃。

    此刻孙策追杀残敌之后,大胜而归,孙策聚将,这时周瑜引二人来见孙策,原来这二人正是那寨后放火之人!

    孙策仔细打量二人,只见一人面目刚毅,背后大弓乃九江寿春人,姓蒋,名钦字公奕。

    而另一人身穿黑衣,脸上有一道长长的刀疤,背后背着一把三把长刀乃九江下蔡人,姓周,名泰,字幼平。

    这二人皆遭世乱,聚集数百人在洋子江中,以劫掠为生,此二人久闻孙策为江东豪杰,又能招贤纳士,所以特引手下三百余人,前来相投,正逢孙策与张英对阵,二人趁虚偷袭了张英大寨,使张英军心大乱,这才让孙策轻易得胜!

    孙策此刻见了二人不由大喜,这二人虽然出身江贼,但孙策能感觉到这二人实力都不弱,由其是背刀的周泰,此人沉稳干练,武力更是不弱!

    孙策于是将二人留于军前做校尉,孙策收得牛渚邸阁粮食、军器无数,又收降卒四千余人,孙策军威大阵遂以得胜之兵进军神亭。

    真是一场厮杀方罢,又一场厮杀又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