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七十二章 孝死我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倭患得以解决,卢象升率兵再次返回城中的时候,朱由检也一路风驰电掣,率领关宁铁骑和魏武卒等一众部队,近两万将士拍马赶到天津。

    百官出城接驾,朝着龙旗大纛下的朱由检躬身行礼,山呼万岁。

    众臣见到朱由检身后的大批兵马,无不面露惊讶之色,瞠目结舌。

    八千人阻击李自成的十三万大军,非但没有损失惨重,反而多了这么些兵马,陛下真乃神人也,离谱啊!

    朱由检神色严肃,扫视了一眼相迎的百官,朗然道:“吴襄!”

    人群中的吴襄闻言,顿时浑身一震,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关宁铁骑为何会随帝南迁?该不会是自己那便宜儿子又惹了什么麻烦吧!

    这般想着,吴襄神色慌张,急忙走出行列,来到朱由检的面前,拱手道:“臣在。”

    朱由检翻身下马,缓缓走到了吴襄的面前。

    而吴襄极尽卑微,不敢抬头,一直躬着身子。

    “朕待你们吴氏一族不薄吧,诏封吴三桂为西平伯,掌辽东一地,又让你来提督京营。”

    顿了顿,朱由检神色一凝,冷冷道:“枉费朕如此器重,想不到,竟养了一窝子的白眼狼!”

    闻言,吴襄顿时吓得脸色剧变,眉宇间泛起一抹恐慌之色。

    吴襄顿感不妙,立马跪倒在地,伏首不起,颤声道:“陛下,臣对大明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啊!”

    必然又是吴三桂惹的祸,吴襄这般想着,心中颇是恨铁不成钢。

    朱由检不怒自威,注视着跪在地上的吴襄,语气不悦道:“你对大明忠心耿耿,也不妨碍吴三桂他狼子野心啊!”

    一时间,在场百官神色肃穆,静静地吃瓜。

    朱由检倒不想清算吴氏一族,眼下这情形,还得靠吴三桂拱卫北方,清军破关南下可就麻烦了。

    这一次,他只是要给吴家一个下马威。

    而吴襄,此刻已是满头大汗,满脸的惴惴不安。

    吴襄神色慌张,极力挽救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犬子无知,忤逆了陛下,是臣教子无方,枉为人臣,罪该万死!”

    顿了顿,吴襄抬起头来,可怜巴巴地看向朱由检,求情道:“只望陛下看在臣为朝廷效力多年的份上,法外开恩,原谅臣这个不孝子吧!”

    说着,他又再次伏首在地,紧贴在朱由检的脚边。

    “自今而后,臣愿为朝廷之鹰犬,陛下之爪牙,唯命是从,至死方休!”

    得此一言,朱由检的脸色这才稍稍缓和下来。

    但他还是觉得不够,于是又冷声问道:“你那犬子,率兵回辽东了,他若是降了清怎么办?”

    “朕杀不了吴三桂,不得子债父还,把爱卿千刀万剐、剥皮抽筋?”

    末了,朱由检面露煎熬之色,缓缓摇头道:“朕不忍心呐!”

    这话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而吴襄闻言,瞳孔骤然一震,满脸骇然,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背后已然被汗水浸湿。

    这便宜儿子到底捅了多大的窟窿啊,以至于崇祯帝想把自己千刀万剐!

    吴襄连忙开口担保道:“请陛下放心,只要臣还活在这世上,犬子就定然不会有二心,死忠于大明!”

    吴襄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一旦吴三桂降了清,自己这一大家子就死定了。

    但愿吴三桂的野心没有膨胀到要舍弃至亲的地步,只要他能坚守住山海关,于吴氏一族,于大明朝廷,于天下百姓,都是皆大欢喜的。

    而这,也是朱由检迟迟没有翻脸的原因。

    听闻吴襄此言,朱由检的脸色顿时阴沉了几分。

    他自然听出了吴襄话里有话,但也没有戳破,威严如山道:“最好如此!”

    说罢,一挥龙袍,再度翻身上马,朗然道:“进城!”

    百官自发分拨为二,站在城门的两边,注视着朱由检率军入城。

    ……

    之后,吴襄连忙找兵部要了两只巢在辽东的飞鸽,以防万一,写了两封相同的信,叮嘱吴三桂一定要守住山海关,千万不能降清。

    看着两只飞鸽越飞越远,最后消失在视线之中,吴襄慌乱的思绪这才稍稍安定下来。

    ……

    短短一日,天津就来了这么多的兵马,百姓自然察觉到了异常。

    这一天,不知通向何方的道路上,出现了不少拖家带口的百姓,风尘仆仆,想要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从大臣的口中得知这一现象后,朱由检并没有干涉,反而下令不得阻拦。

    日暮之下,朱由检登临城头,老太监王承恩紧跟在他的身后。

    朱由检眺望着远方逃难的无数百姓,一时有些怅然。

    再怎么逃,也逃不掉这乱世凶年啊!

    正是此时,范景文和方岳贡,大明的首辅和次辅,快步走到了朱由检的身边。

    范景文和方岳贡拱了供手,开口道:“陛下。”

    朱由检转过身,见是二位阁臣,正色道:“两位阁老何事?”

    范景文率先开口道:“臣以为,闯军明日必将杀到天津,若他们星夜兼程的话,也许五更天就能兵临城下。”

    “为了以防万一,恳请陛下连夜行军,到了两百里外的沧州城再休整!”

    旋即,方岳贡也补充道:“加上关宁铁骑和魏武卒,我军兵力才不过四万,其中新兵就占了一万两千余,而闯军人多势众,又身经百战,需避其锋芒啊!”

    面对两位阁臣的请求,朱由检眉头紧皱,神色颇有些凝重。

    他想用魏武卒来阻击闯军,挫挫李自成的锐气。

    但范景文和方岳贡所言也不无道理,那一万两千名新兵蛋子,充其量就是炮灰,军令旗语都可能还没弄明白呢。

    而京营的老兵,也就只剩下八千人了。

    加上玄甲军、关宁军、魏武卒,能打的也不过三万兵马。

    三万对十三万,李自成麾下又名将如云,何德何能打得赢啊!

    沉思片刻后,朱由检还是决定命人留守天津,掩护大部队先行。

    这一次,朱由检就不打算亲自留下来了,手底下好几个大将,总不能次次都让自己这个皇帝御驾亲征吧。

    朱由检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朕已经在十里外设了岗哨,只要闯军兵马一到,即刻出兵迎战,掩护大部队先行。”

    “二位阁老先去准备行军吧。”

    闻言,范景文和方岳贡对视了一眼,相顾无言,只是脸上都不禁浮现起了一丝担忧之色。

    沉默片刻后,两人拱手道:“遵命。”

    目送两人离开后,朱由检转头看向一旁的王承恩:“把卢将军叫过来。”

    “是,陛下。”

    不多时,卢象升便来到了朱由检的面前。

    卢象升一脸肃穆,朝朱由检抱拳行礼道:“臣参见陛下。”

    在朱由检的印象里,卢象升的表情好像从来没有变过,永远都是这副不苟言笑的模样。

    朱由检开门见山,正色道:“朕命你率魏武卒和玄甲军留守天津,把天津各个千户所的兵马都调来,拖延闯军五日,之后再向南行进,与大部队汇合。”

    说罢,朱由检将手中的尚方宝剑递了过去。

    看着眼前代表无上皇权的天子剑,卢象升神色微动,眸光幽深,似有千思万绪在翻涌。

    一时间,他又想起了五年前的巨鹿之战,也是临危受命,接天子剑,这似曾相识的一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