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八十五章 世外桃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乐陵城中的安居乐业,实在太不寻常了。

    朱由检眉头一皱,眼眸中掠起一抹狐疑之色。

    不仅是朱由检,跟在他身后的范景文,方岳贡等人,面对与这乱世格格不入的安定,都不禁起了疑心。

    朱由检不动声色,转头看向身旁的赵逵,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微微一笑道:“赵知县真是治民有方,百姓安然,人来人往,乐陵乐陵,乐以忘忧啊!”

    听闻此言,赵逵神色一变,脸上顿时升起一丝紧张之色,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也不知道是因为直面天子的威压,还是其他原因。

    下一秒,赵逵满脸堆笑,笑得很假,朝朱由检卑躬屈膝,奴性十足。

    “陛下谬赞了。”

    “下官身份卑微,只不过尽了分内之事,比起陛下您,为天下苍生呕心沥血,为江山社稷日理万机,下官所为,实乃九牛一毛,沧海一粟。”

    面对赵逵的一通马屁,朱由检的脸上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依旧冰冷如霜。

    他什么也没说,稍微一提马缰,胯下战马打了个响鼻,又开始向前行进。

    长长的队伍再次开始移动,孙传庭和卢象升去安置百姓和军队了。

    朱由检率领数十名朝廷重臣,以及百余亲卫,在乐陵城的街道上缓缓前行。

    他身后跟着的这些大臣,随便选一位,哪怕是这名大臣的下属,那都是人中龙凤,都比赵逵的地位高。

    可想而知,此刻正跟在朱由检身旁的赵逵,是何等的紧张。

    战马之上,朱由检左右张望,观察着街道两边的百姓。

    这些百姓见到龙旗,无不面露惶恐之色,不管是行人还是小贩,纷纷跪倒在地,不敢抬头,不敢出声。

    在古代,这很正常,可这也让朱由检很是苦恼,不由面露凝重之色。

    百姓见到自己好像见了鬼似的。

    朱由检一路走,沿途的百姓就一路跪,默契得有些诡异。

    走着走着,前头的朱由检突然停了下来。

    他的目光落在了街边的几颗树上,这些树都没有皮,光溜溜的。

    见此一幕,朱由检迟疑了一下,旋即,脸上的狐疑又不禁加重了几分。

    他看着那几颗光秃秃的树,眉头紧皱,思索了片刻,又转头看向赵逵,正色道:“赵知县,城中还有多少存粮?”

    赵逵抬头,仰视着战马之上的朱由检,拱手答道:“启禀陛下,官仓里屯粮十万石,足够全城两年所用,还没算上百姓家中自己囤积的粮米。”

    朱由检听闻此言,面沉如水,半信半疑地盯着赵逵,什么也没说。

    面对陷入沉默的崇祯帝,赵逵却是一脸镇定,指着前方,有恃无恐道:“官仓就在前头不远处,劳请陛下移步,下官领您去看看。”

    “好!”

    朱由检没有迟疑,直接应道,他倒要看看,这赵逵是人是鬼。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官仓,此地有重兵把守,戒备森严,不难看出,赵逵对此事还是很上心的。

    在赵逵的带领下,朱由检和几名阁臣进去了,除了身边的几名贴身侍卫,其余人都在门外守着。

    乐陵城的粮仓,分为仓廒和露天广场两部分。

    露天广场上,陈列着百余座圆柱形的筒仓,由土坯垒砌而成,高约六米,直径约八米,如同蒙古包,每座筒仓上面都写有一个斗大的“粮”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粮食是用麻袋装着的,仿佛一座座小山,整齐地叠放在仓廒之中。

    朱由检走在一望无际的筒仓之间,身后的几名阁臣与侍卫紧紧跟随。

    突然,朱由检停下脚步,随便指了一座筒仓,看了身旁的侍卫一眼,沉声道:“这个。”

    “遵命!”

    侍卫点了点头,旋即立马沿着梯子爬上了这座筒仓,透过顶部的通风口,往里面看了几眼。

    “启禀陛下,粮仓是满的。”

    闻言,朱由检不禁眉头一皱,面露狐疑之色。

    这几年灾祸不断,年谷不登,百姓多匮,粮仓没道理是满的啊。

    与此同时,赵逵满脸堆笑,拱手逢迎道:“陛下,乐陵距京城这龙兴之地,不过六百里,全城百姓沐浴在陛下您的龙恩之下,即便是乱世凶年,亦年年五谷丰登啊!”

    面对赵逵的溜须拍马,朱由检只是付之一笑,冷声道:“废物奴才假孝心,北京都没了,还龙兴之地。”

    此言一出,赵逵瞬间如芒在背,脸上冷汗直冒,战战兢兢地在朱由检面前躬下身子,颤声道:“下官失言,陛下恕罪!”

    朱由检没搭理他,又点了几个粮仓,让贴身侍卫上去查看,结果不出意外,都是满的。

    这会儿,朱由检的疑心才有所消退,但面对这满满的粮食,他还是困惑不已。

    朱由检不怒自威,再次看向赵逵,沉声道:“带朕到仓廒里看看。”

    “遵命。”

    赵逵连连点头,丝毫不敢怠慢,又领着朱由检等人到了仓廒。

    仓廒内,颇是干燥,朱由检刚走进来,一股粮食特有的醇厚气息,便扑面而来。

    环顾四周,装着粮食的麻袋,堆叠得四四方方,足有两人之高。

    朱由检蹲在地上,伸手捏了捏最底下的麻袋,能感觉到大米在互相摩擦。

    旁边的王承恩,递来一个带槽子的铁制利器(米探子)。

    朱由检接过米探子,直接插进了麻袋里,旋即缓缓抽出,槽子都是晶莹剔透的大米。

    见此一幕,几名阁臣不禁面面相觑,朱由检亦是眉头紧皱。

    按理说,天下灾荒连年,乐陵一带遍地流民,时常要开仓赈粮,不可能还有这么多存粮的啊。

    这就奇了怪了。

    朱由检不信邪,又随机捅了几个麻袋,无一例外,里面都是白花花的大米。

    一时间,朱由检不禁有些迟疑,出神地看着槽子里货真价实的大米,心想难道自己错怪赵逵了?

    可乐陵的情况,又确实是太反常了,乱世之中,这座小城能独善其身?

    正是此时,范景文神色严肃,走到朱由检的身旁,耳语道:“陛下,世间焉有桃花源,山河破碎,百姓飘零,臣以为,这乐陵城,定然暗藏猫腻。”

    朱由检亦有此感,他虽什么也没说,脸上却若有所思。

    此时,赵逵就站在不远处,眼见范景文跟朱由检说悄悄话,他不由紧张地咽了口唾沫。

    ……

    官仓里查不出什么端倪,朱由检等人索性便离开了。

    走出大门,朱由检深呼吸了口气,转身对一众阁臣道:“咱们去百姓家中瞧瞧。”

    众人点头表示同意。

    而赵逵闻言,神色微动,脸上顿时闪过一丝不安之色,转瞬即逝。

    眼尖的范景文,瞬间捕捉到了赵逵脸上一闪而过的慌乱,不禁眉头一皱,心中已然笃定,赵逵必然有所隐瞒。

    与此同时,朱由检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他依旧是不动声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