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长安攻略 > 第四十五章?朝臣也不容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远山,滚出来!”济王终于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

    济王讨厌这个秦远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当初仪王还没死的时候,依附着仪王。仪王死了,就巴结上了太后,自始至终秦家都和他不是一条船上的人。

    如今,这条船要翻了。

    秦远山亦步亦趋跪在前头,声泪俱下“微臣该死,臣失职,未成想南使竟然无中生有挑起事端,没能事先觉察,让皇上和殿下失了面子,臣罪该万死呐。”当真玲珑心思,在这种情况下,嘴上说着该死失职,话里话外都是南使的错。

    “你是该死,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事先一点察觉都没有。这个宋麓先是不肯喝云露,后来又挑云坞的毛病,摆明了是要挑拨离间,秦远山,哀家知道你冤枉,可是事关国体,皇上不得不罚你,皇儿,你看秦远山官降一级,罚俸一年如何。”太后捏着皇帝的手腕,暗暗用力。

    小皇帝大事上还是怕太后的,因此也只敢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找找太后的晦气,所以太后话音一落,小皇帝就连声附和。

    “慢着!”济王冷着脸说道。

    济王虽然性情暴虐,有时又刚愎自用,但是他不傻。

    太后护着秦远山的心思,真是太过明显了。

    “秦远山,你这上嘴皮碰下嘴皮,就把自己摘了个一干二净。你这茶真的没有问题?如今南使气焰高,若不是捏着你实在的把柄,他们怎么敢和我叫板。你给本王仔仔细细的讲清楚咯,朝廷每年花大笔银子采买的贡茶怎么就成了宋麓嘴里的下品。”

    “微,微臣不知。”秦远山看了一眼太后准备咬紧牙关,死扛到底。

    “不知?呵呵,好啊,秦远山你好算计啊,身为朝廷买办,你一问三不知,本王爷最多定你一个失职之罪,比起你欺瞒朝廷,私吞官银,以次充好的死罪,可真是轻了不知多少。”

    太后也知自己过于急躁了,如今济王不依不饶,看样子是要坐实了秦远山的贪墨之罪。她也知道,这个秦远山是贪,若是由着济王的性子,秦远山必死无疑,只是如今她和陛下还要依靠他,所以秦远山不能死,至少现在不能死。

    秦远山还在等待太后解围,权力这颗大树从一开始他就抱错了,如今也只能将错就错。

    “来人,把秦远山先押到大理寺去,七十二般刑罚,都过上一过,秦大人就能清醒清醒,该怎么回答本王爷的话了。”

    “济王,哀家”太后的话才开头,倪东奇终于站了出来。

    太后稍稍心安,这个丞相一直是稳重持平,虽不是亲信,但也不和济王狼狈为奸,这也是皇权和王权这些年来能够维持平衡的原因。

    “倪相,一下午没吭声,现在站出来是什么意思?”

    “王爷稍安,这秦远山办事疏漏,自当交付有司仔细讯问。只是如今南使还在长安,今天这出戏也演得蹊跷,就这样查办了秦远山,恐怕正中南使下怀。”

    “那你说,这件事情该怎么办?”济王喘着粗气,阴冷的问着。

    “依臣之见,秦远山当罚,但也不宜太过,不如小惩大诫,以观后效。”

    “你这和没说有什么区别?”济王哼声道。“如果只是贬官罚俸,倒是和太后想到了一块啊。”

    “本王看这样,秦远山去大理寺老实待着,朝廷采买的差事改由别人做。怎么样啊,太后,倪相,本王这么处置可否妥当啊”济王盯着太后步步紧逼。

    “秦远山的罪是够大理寺下狱的,只是这些年秦家一直妥当,哀家和皇帝用惯了,突然之间将茶叶,丝绸,制盐等事宜交给别人,哀家不放心。”

    “那就不交给别人家,还给他们秦家,不过是换个人,秦远山有个儿子叫秦九樘的,这些年历练的不错,不如秦家买办的事情交给他。”济王道。

    “这??????”太后一时拿不定济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太后、王爷明鉴,九樘年纪轻,但仍不足以支撑朝廷采买事宜,还是另选为好。”秦远山适时的一句话点醒了太后。

    这个秦九樘只怕已经是济王的人了,怪不得济王紧咬着秦远山。

    “呵,秦远山现在有你说话的份吗,你还是多想想大理寺的七十二刑你能熬过第几道吧。”济王拂袖言道。

    “秦九樘?哀家不知道,哀家只记得秦远山有一子,名唤九樟,这些年来一直跟在秦远山身边为朝廷分忧,济王为何舍近求远,偏偏挑出个秦九樘来。”太后冷言道。

    “太后娘娘,济王殿下,臣有一言,不知两位意下如何?”倪相打断了太后和济王的争执。

    “倪相有一言,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济王斜眼看着倪东奇。

    “臣觉得,秦家世代皇商,百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事发突然且未有实证,贸然连根拔起动其根基恐有兔死狗烹之嫌,于圣名有损。今日南使在茶叶之事上发难,如果再让秦家的人继续经办采买茶叶,恐怕也会流言四起,让天下嘲笑我朝无法度可言。所以,臣以为不如先将秦远山押在大理寺,由大理寺查清贡茶贪墨一事。朝廷茶叶采买交由他人,至于制盐还有丝绸,秦家没有错处,自是还应由秦家打理。”

    大臣们交头接耳,大多捋着胡子点头,有的人虽然不完全赞同,但是这是这些年来夹在太后和济王之间最好的解决争执的办法。

    不光是倪东奇,大多数的官员都在努力维持着这个平衡,这些人官也是真心当得不容易。

    “说得轻巧,茶叶采买交给谁,还有秦远山关在大理寺,其他采买又是谁来打理啊。”济王心里盘算着。

    “太后,殿下,秦家由谁来打理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确保朝廷盐业和丝业的正常收支,臣以为无论是秦九樘也好还是秦九樟也好,都没有选一个不选另一个的理由,陛下还小,将来还需要他们这样的年轻人来辅佐,应当广纳贤才,所以臣以为不如暂时让秦家两子共同掌事,一则遇事有商量,二则也是让太后和殿下再看看谁能堪当重任。”

    “臣等以为,丞相大人所言有理,还望陛下圣裁。”大臣们大多随声附和。

    小皇帝看了看太后,又看了看济王,两边都没有表情言语,这算是偃旗息鼓没有异议了。

    “茶叶的事情,怎么办?这等小事今在朝堂上说了这么半天,也不差这一件了,索性一起都定了。”济王没有好气地问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