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李逵后传 > 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出宫徽宗怀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徽宗皇帝如此信任咱,俺内心一时大为激动,急忙叩头领旨。

    俺于是与徽宗皇帝各自换上一身百姓服饰,信步走出了宫门。随徽宗拐过宫外大殿外,俺以为必是先出了内城然后骑马进入民巷,不料徽宗却带着俺奔向艮岳园林方向,接着转过几个花亭,穿过一段甬道,来至一处假山,那假山旁有个暗地铁门,一旁还有几个小太监,他们一见是皇上,急忙躬身施礼,徽宗微微点了点头,抬手示意了一下,于是太监拽开铁门,里面竟出现一处洞府,打眼望去却是深不可测。

    徽宗抬腿进入,俺便也在后是紧紧跟随,越往里走,洞内变得越是宽敞,而且两侧墙壁上还高挂着万年不灭的苍松火把,照得洞府恍若白昼一般。

    徽宗也不说话,继续径直前走,俺在后面便继续尾随,这个洞府似乎是专一为皇帝而建,越走越是宽敞明亮,时而拐角处还设有石桌石凳,上面摆放着果篮点心茶水,可以稍稍休息一会,如此行走了约有半个时辰后,前面便出现了一道木门,那木门旁另有几个士兵在那厢横刀站立,见是皇上急忙躬身跪倒,徽宗点点头,一个士兵便拉开木门,俺向那方一看,竟然是已出了内城,来至靠内城外的街头一处茶坊,掌柜的已在那门边躬身守候,徽宗便问他道:“百姓的房舍被大雨浇得怎么样了?”掌柜的回答道:“这场大雨端得是百年不遇,冲垮了不少民居啊!”原来这个茶坊竟是朝廷设在内城外部的一个眼线。

    徽宗闻言,眉头一皱,便带着俺大步来至街边查看,果然一眼就望见汴京街道两边积水过膝,数处房屋已然塌倒在积水之间,很多平常百姓正在自家门前舀除积水,打扫院落。景象显然是惨不忍睹。

    俺一时心愧气馁,忙走到徽宗旁说:“哎!俺老牛本来想为民做点好事,却不想把事情办成了这个样子,求皇上回去后一定要重重惩罚俺。”

    徽宗笑了笑说:“事情都过去了,还提他做什么呢?再说了你的出发点也是好的,朕不怪你就是。”

    二人如此行走一段路程,两旁望去,眼前景象大多相似,徽宗也是抿着嘴暗暗生气、怨恨。看得出来,虽说徽宗皇帝平时在宫内骄奢淫逸,但这次微服出宫体恤民情却是至真至善,看来后人论帝王是非却也应该一分为二的去评价。

    正自行走时,不想眼前陡然却发生一件事情。原来便在一处十字街口处,一群浑身湿透的百姓不知何故,全都跪在水中,其中还有个汉子一手抱着个小孩,一手举着一张状纸正拦住一座八抬大轿大声喊冤。不多时,从那轿子里走下来一个官员,正是御史中丞王甫,字将明,因力持蔡京恢复相位,很受重视。却也是北宋朝廷上的六贼之一。

    徽宗回头向俺使了个眼色,那意思倒要看看这些老百姓却因何告状,于是俺二人便走过去混在看热闹的人群中抬脚观望。

    那王甫见被人拦住轿子告状,心中气恼,走出轿子便问道:“尔等百姓遭此大雨,不去打扫,却因何故拦住本府的大轿啊?”

    那手举状纸的汉子见问,不禁泪流满面的说道:“大人啊,小的姓张,行二,妻子梁氏,人称三娘,模样俊俏,三年前分娩后生下一个孩子,后来不知何故,竟然却被官府人抓了去,小人变卖家产托人四处打听,昨日才知晓却被抓进了枢密院童贯大人的府中,因此小人今日便跪在这里,但愿能遇到一个清官大老爷为民做主,放了小人的妻子,叫我们一家三口团圆,不想正遇见大人途经此处,小人便恳请大人为民伸冤啊!”

    那王甫一听到童贯的名字,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就见他捋了捋胡须,低头沉思了一下,然后突然怒喝道:“胡说,童大人乃当今枢密院枢密使,现在刚刚平定西夏叛乱,正是朝廷有功之臣,还在返回京都的路上,却怎么能抓了你妻子,简直是一派胡言,休听旁人乱说,再若胡闹当心本府将你送进监牢,判你个造谣生事,中伤官员的大罪。”

    那张二一听这话,依旧跪在水中,连连磕头道:“大人,此事千真万确啊,却有个童大人府中的买办,收了小人的银钱,他对小人讲,便在童府亲眼看见了小人的妻子,求大人快些把她解救出来吧,求你了,大人!”

    那王甫听完这话,一时怒不可遏,回头便唤左右人等,叫他们快些驱散了这些刁民,那帮奴才一听主子这话,个举刀枪,便向着百姓群中打去,不多时便赶散了民众。那张二也是慌不折路,只好抱着小孩扔下了状纸逃了开去。

    俺见了这般情景,两手攥紧拳头,眼中冒火,便要冲过去。徽宗见此情形,脸上一红,忙道:“牛打虎,你先别生事,朕自有主张。”

    那王甫见驱散了百姓,便重新坐上了大轿,高傲的走远了。徽宗大步走过去,捡起地上的状纸,从头至尾的仔细看了一遍,然后揣进怀中,面上不禁露出少见的怒气。接着便恨恨的骂了一声:“王甫,你且等着。”

    接着俺二人便返回茶坊地段,上了旁边一处富丽堂皇的一座高楼,楼上有块牌匾上书两个金字“樊楼”,正是东京七十二楼之首的一处花坊,俺曾在梁山时便听燕青说过此楼,也是徽宗皇帝闲时与那李师师幽会的地方。当时有个诗人刘子翠晚年失意,曾留下过“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承平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的赞美诗句。

    那徽宗信步上楼,早有老鸨子见了,急忙便要跪倒磕头,想来早已熟识。徽宗忙摆摆手,说道:“罢了,朕想在师师的房中休息一下。”

    老鸨子便在头前领路,带着俺二人进入一处小阁,见里面床铺依然,干净利落,一张八仙桌上放着一把古琴,墙上还挂有几处楹联,徽宗慢慢坐下,四处观看了一遍,抱起那把古琴,不禁叹了口气道:“师师啊,你现在何方啊,怎么就不想朕呢?”

    俺见此状,心中顿时想起周邦彦那事,不禁暗笑,原来这徽宗皇帝虽说平生风、流成性,但对于李师师倒还算是用情很专,可那李师师早已然随着俺燕青兄弟流落江湖数载,估计现在孩子都生了几个,他却还是这般惦记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