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风起元武 > 第五百七十六章:出现分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众臣见到姬玉峰凝重的面色,顿时心头一沉。

    云州也出事了?!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姬玉峰身上。

    良久。

    姬玉峰放下手中军信,道:

    “一万魏兵以及戚汗部的一万兵马,攻打大风口了!”

    话音刚落。

    兵部尚书褚半桥怒声道:

    “魏国是要挑起中原大战不成?!”

    刘知禄施礼道:

    “陛下,云州不能再乱了,咱们武国现在,难堪三边共战啊!”

    姬玉峰深吸一口气,微微摇头,道:

    “云州能不能乱,已经不是咱们能说了算的了。”

    这时,

    苏秦问道:

    “陛下,平西侯可申请出兵了?”

    姬玉峰颔首,道:

    “李千军申请出兵,意欲助乌达部守住十万大山。”

    苏秦道:

    “陛下,臣以为,魏国之意,不在助戚汗部拿下十万大山。”

    姬玉峰疑惑问道:

    “苏爱卿以为如何?”

    苏秦道: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咱们明白这个道理,魏国自然也是明白的。

    臣以为,魏国之意在于,消耗十万大山里的山越族人,甚至想借此机会打垮他们。

    将十万大山变作他日中原大战时,入我武国的一条畅通无阻的路!

    魏国深知仅凭姬玉蝉和倭寇是不可能击垮咱们武国的。

    所以,他们很可能会利用此时的乱局,为将来中原大战做准备。”

    姬玉峰颔首,道:

    “让平西侯看清形势,如果魏国兵马真像你所说这般做。

    那咱们不妨一不做二不休,配合他们彻底把山越一族灭了便是。

    这条路可以通入我武国,同样,也可通向他们魏国!”

    苏秦施礼,道:

    “陛下圣明!”

    姬玉峰道:

    “燕州那边估摸着再有月余就会动手了,苏爱卿即刻返回琅州,准备迎战吧!”

    “是!陛下!”

    苏秦起身,施礼告退……

    ……

    此时,

    燕州地界。

    征兵之事已让百姓们怨声载道。

    新武国的行宫之内。

    一名老者跪在地上,呼道:

    “陛下,老臣斗胆谏言,削减部分兵卒,放他们回家吧!”

    说话的,是新武国的户部尚书杨素。

    杨素一头磕在地上,继续道:

    “陛下,因为倭寇带走许多男丁,所以咱们新武国征兵未按律法,许多家所有男丁尽数入征,致使其一家丧失生活来源,已是孩童无所养,老人不所依。

    百姓们怨声载道啊……

    臣,恳请陛下,将部分兵卒送回家中,至少让每一家留有一名男丁,维持生计啊!”

    姬玉蝉眉梢跳动。

    他当然知道百姓们怨愤。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现在倭寇占据这燕州许多土地。

    如果没有充足的兵力与之抗衡的话。

    这新武国还没等与武国硬碰硬的时候。

    就先被倭寇灭杀了。

    新武国兵部尚书程文玉,道:

    “杨尚书,您只知百姓哀怨,却不知新武国之困境。

    若是将这些兵卒放回去,到时候真打起仗来,谁去上战场与武国那些判军抗衡?

    若是国家没了,还谈何百姓之怨?”

    杨素道:

    “国以民为基!若是百姓不再拥护朝堂,国家将不复存在!”

    姬玉蝉喝道:

    “好了!不要再吵了!”

    二人低下头,不再说话。

    姬玉蝉道:

    “杨爱卿说得有理,程爱卿说得亦是没错。

    你们二人皆是为了国家考虑,朕心甚慰。

    但眼下,战事将起,若是自己削减兵力岂不是自断臂膀,还如何与姬玉峰抗衡。

    所以,杨爱卿的谏言,暂且先向后放一放。”

    杨素道:

    “陛下——”

    姬玉蝉抬起手,道:

    “杨爱卿,朕,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你的忧虑。”

    杨素一脸疑问。

    姬玉蝉唤道:

    “施源!”

    “臣,在!”

    姬玉蝉道:

    “朕,再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抓紧训练新兵!

    一个月之后,攻打武国!”

    “是!陛下!”

    杨素愣了一下,仓皇喊道:

    “陛下!不可啊!不可啊!此时民怨四起,若再起战事……”

    姬玉蝉道:

    “杨爱卿!”

    杨素突然被打断,祈求地看着姬玉蝉。

    后者开口道:

    “战事起,民怨落,胜者王,败者寇!

    等到咱们夺回武国所有疆土,百姓们自会没了怨气,拥护新武朝廷!”

    何谦平与程文玉带头,伏身叩拜,呼道:

    “陛下!圣明!”

    姬玉蝉看着眼含不甘和哀怨的杨素,眼底闪过一丝不悦。

    他站起身,向后堂走去。

    身旁太监呼道:

    “退朝——”

    众臣退去。

    返回后堂的姬玉蝉对身旁太监道:

    “传令施源,派人盯紧杨素,如果他敢私通武国任何人,可先斩后奏!”

    “是!陛下!”

    ……

    杨素失魂落魄地走出新武国的‘皇宫’,走在大街上。

    百姓们从他身旁经过,行色匆匆。

    他站定脚步,转身环顾四周。

    百姓们的脸上没有半点喜悦,眉宇间全是阴霾。

    杨素抬起头,望向天空。

    脑中不停问着自己,拥立姬玉蝉是对是错?

    他是武国老臣,与秦温庸同期。

    二人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所以,

    二人一样的固执。

    他们是没什么政治头脑的,故而被先帝分到了翰林院。

    但,这些个老学究却各个心怀大抱负。

    自诩大义,却一件实事办不好。

    以前在武国时还好。

    被先帝保护起来,算是温室里的老花朵。

    现在没了庇护。

    杨素被姬玉蝉矬子里面拔高个,放到了户部尚书位置。

    本以为可以一展抱负。

    没想到处处碰壁。

    终于,

    在遍体鳞伤之后。

    杨素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心中那原来秉持的东西,松动了。

    杨素缓缓收回视线,眼中多了一丝坚定。

    他迈步前行,步履匆匆地返回家中。

    然后,坐到矮案之后,铺开纸,奋笔疾书起来。

    他洋洋洒洒地将近来在新武国的所见所闻,尽数写了下来,包括姬玉蝉征兵和倭寇城池建造地点等等。

    然后又把一个月之后恐有大战一事,书写于纸上。

    杨素放下手中狼毫,唤道:

    “杨健!”

    不多时,

    伴随着开门声,

    杨素的大儿子,杨健走了进来。

    “爹!”杨健施礼。

    杨素将纸装入信封,递到杨健面前,道:

    “将此信送予武国琅琊侯苏秦!入琅州之后,就别再回来了!”

    杨健眼含惊讶,张张嘴。

    杨素赶忙道:

    “快走!现在就走!不能再耽搁了!从后门走,不能让任何人发现!”

    杨健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见父亲竟如此慌张,郑重将信收入怀中,告退离开。

    杨素坐回矮案之后,长舒一口气,自语道:

    “难怪先帝将我放在翰林院。

    我们,真是不适合做官呦!

    希望现在弥补,还来得及吧……”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