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赘郎 > 第221章 教育为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或许是因为疆土面积狭小的原因,历代的文朝皇帝对于赚钱都是异常的执着。

    或许也就是皇帝的这几分的执着造就了文朝相对繁荣的商品经济,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层因数才能让给冯宁发展商业的一个机会。

    驿站系统可以说是现成的,冯宁需要做的就是拿过来之后为自己所用,这年头虽然文朝的物产并不如后世那么的丰富,但是对于当代的人来说集中在一起也是足够眼花缭乱了。

    正所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自然是第一家入股的商户就是云州的许氏了,毕竟能帮助国家赚钱,自己也能盈利的买卖冯宁绝对不会好过外人。

    晋王李哲也是冯宁劝说的对象,虽然人家李哲不明白这里边究竟是什么门道,不过李蓉却洞悉了冯宁口中所谓的前景,显然这样的前景将会是无比美好的,一旦实现的话盈利也将会如同长江流水一般。

    在李蓉劝说之下李哲也是拿出了不少的钱投入到了原始的运营之中,别看晋王平日之中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人家随便拿出的钱都是一笔足以竟然的数目,这也就从侧面看出来文朝这些权贵和地主们百年的时间积累了多少的财富,更加的坚定了冯宁从他们兜里边掏钱的决心。

    也不知道晋王知道冯宁的想法之后会不会有些郁闷,不过让晋王郁闷的事情远不止如此。

    凌烟阁和许氏商号虽然开在了一起,但是效果似乎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果然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味道,再加上南城的消费水平比较低,这也是造成了凌烟阁生意较差的一个原因。

    说是入不敷出的话倒也不至于,但是盈利上面确实下降了很多,虽说广告也是做了不少,但一来口味和汴京相差不小,二来就是位置有些偏,人家达官显贵似乎不愿意跑这么远来吃东西。

    对于这点冯宁并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无非就是让晋王走亲民二字。

    说到底店面开在什么地方就应当和当地的实际相符合,菜单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自然价格也并不是一层不变。

    南城的收入不如东城和北城,这里很多的都是三教九流之人,本身收入也不是那么高,很多都是勉强度日而已,再这样的地方还是保持东城的价格,这能卖出去才有鬼。

    晋王虽说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过做起来却也是很难,不过好在人家晋王家底雄厚,况且也没赔钱,冯宁自然不愿意多操这份心。

    不过冯宁超市项目的招商引资到目前位置也就只有许家和晋王入股,其他的人对于冯宁这种异想天开的想法有的不屑,有的观望。

    这个年代冯宁有这样的想法确实让人看起来有些疯狂,说到底这年代人们的思维还是比较保守,虽说冯宁描述的前景不错,但是真的这样说那么风险也是很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能获得巨大的利益,也可能受伤,保险起见观望如今成了大多数人的态度。

    对此冯宁自然是早有预料,不过冯宁倒也是不这么着急,人们思想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

    一艘艘的船队已经从汴河上面往全国出发了,自然有运河流经的地方还是船运相对比较迅速,至于说没有运河流经的地方那或许就只能依靠笨重且时间长久的车马运输了。

    这几日也不知冯宁发了什么神经,一连的带着衙役们到城外不远出的乱坟岗转了数次,每次还是指指点点的人,这片乱坟岗的地方时间已经不短了,而且面积还不小,不过这里也算的上长安少有的无主之地了。

    乱坟岗这类的地方自然没有那个地主或者权贵有心情占据,这里的阴气如此之重,天晓得会不会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呢?自然这里的地契属于官府衙门。

    不日之后衙门之中一条消息传了出来,那就是官府竟然要开发城外的乱坟岗?

    一石激起千层浪,闹事的人几乎没有,但是看笑话的人却也是成群结队,这乱坟岗有什么好开发的?难不成这乱坟岗之类的地界还能种粮食不成?若是能的话那也不至于沦落成为埋葬死人的地方了。

    对于外界的嘲笑冯宁并没有做出什么回应,相反的如今自己手中能找到的地方就剩下乱坟岗了,如果自己不找寻这里开发的话似乎也没有地方能够供自己选择。

    本身冯宁担心的事情就是乱坟岗的开发会惊扰很多百姓,认为这是对他们祖先的不敬重,不过事实证明这点冯宁还是想多了,经过李二牛的解释之后冯宁也知道了在乱坟岗埋葬的基本上都没啥家人了,若非如此谁愿意让自己的先祖安身于乱坟岗之内呢?

    兴建一座官学,乱坟岗开发项目第一期的目标就是建设学校,这倒是让长安的士绅不这么能笑出来了。

    相比较而言因为朝廷的文风鼎盛,自然下面的乡绅们也是希望自家能够有运气出现秀才甚至举人或者进士,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家族辉煌得以延续。

    如此一来可以说学校在文朝虽然不至于遍地开花,但是却也是不少,不过大部分都是私塾的性质,官学在这里边占据的数目不是很多,或许有就只有一等县或者富裕的县城官府才有这么能力开办学校。

    长安城虽然在京畿重地同时也是经济重地之内,但是因为长安是二等县并且税收相对比较低,自然到现在为止长安的官学一直都是筹备之中。

    之前的县令对于办学校已经成为了他们敛财的手段,每次都是征收大量的银钱,但是弄到最后别说是办成了,就算是选址都是一直没有圈定。

    一次次的敛财之后让士绅也对官府有些失望,起初捐钱捐物倒也是踊跃,但是到了后来是神门的热情也是越来越低。

    这次学校直接建在乱坟岗上面?显然这又是一种敛财的手段么?还是官府想要趁机敲诈自己?士绅们这时候心眼已经十分的活泛了,时时刻刻针对这县衙门的一举一动。

    不过显然士绅没想到得是到如今为止依旧是没有传出来任何让他们捐学的要求,更加的没有传出让士绅捐地的要求,打听消息的下人只说县衙门的老爷去了祥符县欧尚的家。

    这个消息顿时在长安传出之后人们开始纷纷的相信这次官府可能是动真格的了。

    欧尚是什么人?或许长安甚至是京畿地区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但是拒绝了朝廷做官的要求,相反一心一意专研学问,如今已经是京畿远近闻名的一代名儒。

    县老爷去哪里的目的是做什么?莫不是想要请人家出山教授学问?百姓们这样想,不过难度也是可想而知。

    往往越出名的人脾气也越是奇怪,显然欧尚也是这样,据说欧尚出了自己能看上眼的人之外,别人连见面都是很困难,不少的官员学子甚至是祥符县令在人家府门口都吃过瘪。

    冯宁这次去估计十有八九的要吃闭门羹,其实冯宁之前就听陈宾说过这人性格比较奇怪,但是冯宁有自己的杀手锏,无疑这人就是陈宾。

    说起来陈宾和欧尚之间还是有一点的交情,二人应当算得上是同年了。

    这也是自己和陈宾闲聊之中才知道的事情,若非自己主动询问的话估计陈宾自己都忘记了这件事情。

    同样的都是那届会试的佼佼者,但是双方的命运有这天壤之别的关系,欧尚虽然最终的成绩不如陈宾,但是弃官研学,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儒,反观陈宾?流年不利仕途备受打压,人生或许有很多的选择,一个看起来小小的疏忽或许就能决定一个人一辈子的走向,若非偶遇冯宁或许陈宾这辈子在也是没有扭转的机会。

    祥符县和长安县的距离不远,不过因为不是公务,所以冯宁一行人穿的不过是便装。

    在城中或许还不觉得,但是出城之后冯宁便觉的自己坐下的马车无比的烦人。

    官道可以说已经损坏严重,一路之上都是坑坑洼洼,这还是京城不远的道路尚且如此,冯宁不敢想象更远一点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

    前世冯宁还有些不理解为什么古代的官员或者大家闺秀出门必须坐轿子,但是现在明白坐轿子的好处了,这年头轿子的舒适程度远远的超过马车,走在这种颠簸的道路之上冯宁觉得能把自己的内脏颠出来。

    中途休息了一下,吐了几口,冯宁实在是坚持不了了,道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但是交通工具却可以,冯宁决定了等到长安之后自己一定先拿马车练手,把马车改造的舒服一些,这样起码对自己能好一点。

    短暂的休息之后一行人继续的上路了,李二牛陈宾等人或许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颠簸,人家就如同没事人一般,不过幸好也就是二三十里地这样的路,忍一忍之后终于看到了祥符县的轮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