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赘郎 > 第223章 三个喷子一台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所谓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文朝社会的现状何其不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状况呢?但是谁又有能力改变呢?难不成在这种民智未开的年代推行后世政策?那无疑就是和自寻死路,所以说欧尚这类的人必须存在,而且长时间之内自己还是要依靠这些人。

    教育是最根本的事情,这点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不过是的理念,古人难道真的不知道读书识字的重要性吗?无非就是家庭条件的不允许,普通人家对于劳动力是无比的看中,这年头读书识字的成本高,出材料的几率低,自然很少有家庭愿意做出这样的赌博。

    对,这年头读书其实就是一种赌博,而且这种赌博还是决定人一辈子的命运,话虽然是有些难听,但是实际情况就是这个样子,读书做官是相互勾连的,若是读书不能做官的话那么读书有何用?

    入朝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朝高中,四海扬名,除此之外就是从军或者造反成功,但是后者风险都是很大,可以说都是一不留神吃饭的脑袋就不在自己脖子上面挂着了。

    冯宁成立县学的目的很简单,并不是真的希望长安城人人都是秀才举子,显然这是不现实也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冯宁希望长安县城之中人人都能识字,起码不会因为文字机巧而吃亏上当。

    不过纵然是这样的一个目标说出来都是让其他的人感觉困难重重,文朝虽然从上到下都是中式教化,都是推崇教育,但是文朝所谓推崇的教育重视的教化和后世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文朝地方官员教化看的便是这个地方每科高中的人数,往往中举的人数越多这个地方所谓的教育推广的越好,相反则是县官的失职,重则自然是要受到朝廷的责罚,至于说百姓的识字率?不好意思文朝上到皇上下到每一个官员脑海之中都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冯宁所谓推广教育的办法欧尚听了直摇头,欧尚也是精明人,自然是能看出来这里边究竟有多么的艰难,自己本就是大儒,已经有了很高的社会名望,为什么还要陪着冯宁?浑水呢?过去了是冯宁的功劳,过不去还需要赔上自己的名望。

    一边的陈宾也是陷入到了沉思之中,陈宾一开始或许也是和冯宁想的大相径庭,陈宾依然还是普遍的读书人的想法,他却没有想到冯宁的思想竟然如此的超群。

    但是陈宾毕竟做过官,眼界上面要比欧尚开阔一些,这里边的契机和机遇自然人家陈宾也是能够看到,如果冯宁的设想真的有朝一日实现,那么或许天下大治也不久以。

    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生意买卖,三教九流之人可以说无时无刻都需要文字的辨别和书写,如今为何百姓不打官司?一方面由朝廷的官官相护,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有诉讼的过程限制。

    往往蒙受不公的百姓在诉讼的第一步就被卡住了,很显然状纸这东西不是文盲能写出来的,甚至认字不多的人都是写不出来,找会写的往往人家也是看人收费,而且普遍要价不菲(对于百姓来说)自然而然也是没有百姓诉讼了。

    当然不排除这里边由朝廷的愚民政策,但你若说都是愚民政策导致那就有些不现实,更大的因素还是文化对于一般百姓的束缚。

    此后的谈话可以说欧尚的态度冷淡了很多,冯宁的意思人家已经了解清楚了,很明显欧尚并不愿意来帮冯宁做,或者说人家压根就不看好冯宁去做的事情。

    难如上青天的事情,官家都不一定敢做,你一个小小的县官凭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欧尚态度的变化冯宁和陈宾自是能感觉到出来,这样的名儒人家不愿意就是不愿意,冯宁自然不能动粗把人家绑到长安吧。

    相比较而言冯宁反而是更加的坚定了普及教育的决心,百姓们实实在在的需要,另外若是百姓们都会读书认字之后例如欧尚这样的人还有什么牛气的资本?

    天才不常有,但是当一个基数足够大的话那么天才就变成寻常的东西了,欧尚这类的高级知识分子如今能这样的牛气还不是因为读书人的基数小,等自己有机会真的完成了夙愿的话欧尚这类的人或许就如同后世大学生一般多了吧。

    离开了欧尚的府邸,冯宁感觉到了陈宾的几分失落,这倒是让冯宁觉得有些不解。

    说起来应当感觉失落的人是自己才对,陈宾失落什么呢?不过听完了陈宾的叙述之后冯宁倒也是觉得陈宾这份古怪之中还真的有几分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

    只可惜的事情就是冯宁的真实想法不能对陈宾说,不过陈宾把自己也当成了兼济天下之人倒也是挺好,起码懒得自己再去解释了。

    表面上冯宁想要做的事情是兼济天下造福苍生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冯宁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赚钱,这年头不管说什么做什么赚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不然没钱你养我呀!

    从最开始冯宁有这建造学堂这个想法之后,他的初心就是赚钱,第一目标还是赚钱,这样的初心和目标冯宁就没有改变过,后世的学区房了解下?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冯宁要做的就是把学堂的周边打造成为文朝第一个学区房区域。

    欧尚的名人效应本就是添彩的,而不是本质,如今欧尚这边不愿意虽说缺少了一位名师坐镇,但少了几分的卖点,但是冯宁丝毫没有灰心,毕竟成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有坎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放平心态就可以了。

    送走了冯宁之后,欧尚其实也是不能平复自己的内心,不得不说冯宁的口才还是很棒,自己有一瞬间真的被冯宁那种吹拍之功说动了,但是理智告诉自己这件事情危险很大,而且冯宁的目的远没有那么单纯。

    虽说建造学堂是好事情,但是欧尚总觉的冯宁看自己如同看金元宝一般,这种目光其实让欧尚感觉很不爽,不要问欧尚如何发现,毕竟人在被利用的时候第六感还是很敏锐的。

    不行,欧尚突然间感觉自己这样的拒绝多少还是有些不妥,陈宾是君子不假,但是冯宁不一定是,自己和冯宁之间的密谈如果有心人泄露出去,那对于自己的名声简直就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读书人更加的爱惜自己的名声,欧尚这样的大儒更是如此,况且冯宁对于《大学》的解释很多还是自己从来没听过的东西,虽说词语不明白,但是欧尚却还是想要求其原,让家中的下人迅速的去寻找冯宁和陈宾二人,想来距离他们出门时间不长,应当还不会走远。

    别说冯宁和陈宾二人如今确实还是祥符县,而且这二人还真的遇到了一件事。

    祥符县不愧是文风鼎盛的地方,哪怕是一个茶楼之中人们谈事作词的态度和神韵都不亚于曾经自己参加过的上元灯会的场景。

    本来冯宁并没有打算多待,毕竟你让自己作词冯宁确实不太会,自己做出来的词都是抄袭的老祖宗的东西,这方面冯宁还是有自知之明。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好一副孤傲的美人,若是能和这样的美人约会倒也是不失英雄本色。”

    就在冯宁刚喝了一口茶之后,猛然间听到了自己对面一人吟诵起了自己在上元灯会上做的哪一首青玉案。

    京城卧虎藏龙,而代地竟然出了一个斗酒诗百篇的人,而且之后一曲青玉案更加的让代地佚名才子声名鹊起,虽说汴京的人心中暗暗的不服气,但是你若是让他们真的较量却都还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抵不过,那就嘴上鄙视,但是内心却服了。

    “报国无门,孤苦,若是我幼安能和这首词的作者相见那该多好。”

    “幼安兄何发如此的感慨?莫不是还想着弃文从武的事情?北方的梁国时日无多,大敌来临还是在自相暗杀,料想这样的国家也是不久矣。”

    二人的交谈似乎并没有回避的意思,让后面的冯宁听了个真切。

    只见到那位叫做幼安的人好似未来世界的愤青一把,至于说他同坐的人就委婉多了,最多能算个喷子,或者是键盘侠而已。

    历史上面这样空谈的读书人不少,但是真到了用他们的时候却发觉他们并没有什么本事,冯宁自是没有把这两个人放在眼中,不过相反陈宾到是和这两个人搭上了话。

    陈宾和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这边骂朝廷的政策,那边有有说到了北方的梁靖争端,文朝的燕山六州,反正天南海北就是没他们看顺眼的地方,合着三个喷子做到一起了呀!

    好在欧府的下人寻到了冯宁和陈宾,这方才是结束了他们三个人之间的交谈,唾沫横飞之间竟然在这里耽误了一个多时辰。

    临终拜别的时候自然陈宾报出了自己的名号,不过这两个年轻人对于这个数十年前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并不了解,以为只是和他们一样愤世嫉俗之人。

    但是这两个人报出自己的名号之后吓的冯宁差点摔倒在地上,合着陈宾刚刚和两个妖孽在一起谈论了这么长时间的时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